小球只是“速效救心丸”(篮球先锋报10月6日评论)
(2008-10-06 13:10:26)
标签:
nba湖人火箭科比篮网苏群姚明篮球易建联体育 |
分类: NBA |
“小球风暴”刮了两年,势头大为减弱。现在的“小球”地位尴尬,甚至变得谁是烂队谁打“小球”,好好的一种风格,成了弱队的标签。
事实上,在过去两年的“小球”实践中,还没有哪支队伍靠“小球”跃升为顶级强队,最后的结论:“小球”只是一颗“速效救心丸”,它可以帮助你迅速起死回生,却去不了病根。
“小球”的两个倡导者小牛队和太阳队,随着两位主帅的先后离去,逐渐抛弃了“小球”风格。在小牛队,“小将军”取代老尼尔森以后,先行改掉球风,现在他又被卡莱尔取代,这是一个具有鲜明的防守风格的主帅,小牛进一步远离“小球”。在太阳队,奥尼尔的到来就是“小球”终结的标志,虽然太阳队老总科尔嘴上挽留丹东尼,但这位在意大利起家的进攻型教练决意远走纽约,今后在菲尼克斯你越来越难以看到“小球”的痕迹。
老尼尔森在达拉斯率先恢复“小球”风格,这种打法曾是美国职业篮球的主流,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湖人队将其发扬光大,登峰造极,号称“表演时刻”。在防守成风的NBA,“小球”打法特立独行,风格流畅而富于观赏性,并且解决了进攻上优秀中锋资源稀缺的问题。老尼尔森让小牛打“小球”,一是没有好中锋,二是他有“小球”最好的发动机纳什。2004年纳什弃小牛投太阳,带动太阳队成为另一支优秀的“小球”队伍。在2005年西部半决赛,小牛和太阳大战六场,打出12个“100+”的得分,那是“小球”的黄金时代,小牛和太阳俘获球迷无数。
小牛和太阳还没有靠“小球”打进总决赛,甚至小牛在老尼尔森离开后,“小将军”已经公开宣称要以防守取胜,但此时“小球”开始泛滥。2006-07赛季开始前,有多支队伍宣称要改打“小球”,其中包括掘金、篮网、黄蜂、奇才和老尼尔森刚刚接手的勇士。“小球”浪潮中,甚至在拥有超大中锋姚明的火箭队,范甘迪也跟着喊了几下口号,当然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摒弃大个子的内线单打,就是“小球”的标志之一。最终,具备真正小球风格的是太阳、掘金、勇士和奇才。赛季中途,灰熊换掉强调防守的老帅弗拉特洛,突然改打“小球”,上赛季则是步行者跟进。
从灰熊开始,“小球”凸现功利主义。灰熊改变打法,第一目的是拯救球市。这一招对灰熊和步行者并不管用,上座率反而越来越差,上赛季他们分列倒数第二和倒数第一。但勇士队效果奇好。勇士队没有优秀中锋,靠巴朗·戴维斯、斯蒂芬·杰克逊、蒙塔·埃利斯和哈林顿等一批小个子打球,哈林顿经常出任中锋。勇士差一点打进季后赛,但毕竟没有打进季后赛。到目前为止,打“小球”成绩最好的是太阳,两次打进了西部决赛,小牛进总决赛那年,已经不是“小球”。更多的“小球”队伍只是场面好看,成绩没有本质提高,典型者如掘金和勇士。
如果没有成绩作支撑,“小球”带来的激情会迅速衰退。而掘金和勇士还没等来成绩,艾弗森的合同已经面临到期,坎比被换走,“大胡子勇士”戴维斯也已经离开勇士。勇士多名战将离队,让老尼尔森的“小球实验”大受打击,坎比的离去也让掘金众将有唇亡齿寒之感,主帅乔治·卡尔随时有下课危险。在灰熊队,热闹了一年半的“小球”也很短命,今年他们起用三名内线大个子——西班牙的小加索尔、塞尔维亚的米利切奇、伊朗的哈达迪——“小球”风格会越来越淡。
除了一穷二白的纽约尼克斯,很多球队都像灰熊那样,变得羞于谈“小球”。从小牛刹车,到太阳减速,而仍有尼克斯前仆后继,你会发现打“小球”的队伍档次越来越低,成绩越来越烂。我称之为“蠕虫现象”:蚯蚓、线虫这类蠕虫,是靠肌肉伸缩前行,先走的是头,然后是身子,最后是尾。又好比堵车,长长的车龙启动时,前面的车先走,等队尾的车开始爬行时,前车又已经停下。
经过这两年的风潮,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对“小球”庸俗模仿只是好看,但不管用。中锋资源稀缺,“绿衫军”照样夺冠;拥有超级发动机,黄蜂和爵士也可以半场绣花。这说明,在缺少优秀中锋而“野兽派”横行的时代,“小球”不是必然的答案。“小球”提高了节奏,增加了攻守转换的得分,失分也随之提升。“小球”的致命处在于,你为了提高节奏而牺牲了中锋的使用,在篮板和半场防守上大大吃亏,迄今为止,还没有解决办法,所以太阳队想到了奥尼尔,而有了奥尼尔,“小球”不再纯粹。
老尼尔森仍然苦守着他的“试验田”,可是到目前为止,“小球”只是证明了它是一颗“速效救心丸”,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