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女篮不得不说的话——苏群专访马赫(2)

标签:
奥运火箭篮球苏群体育王治郅姚明易建联中国男篮 |
分类: 北京奥运会 |
全文见8月28日《篮球先锋报》专题《后奥运·后马赫时代》
TO 女篮姑娘
苏群:俄罗斯女篮为什么也能培养出优秀球员呢?她们队里有一个美国人贝基·哈蒙,身体
素质超强……
马赫:其实陈楠、任蕾、叶莉、苗立杰的身体素质也不比她们差,所以这并非问题的根本。
问题在于,她们不明白一个动作的完成,必须做到自然而发。赢一场球,前提是你做好了所有的
细节。中国球员扑到地上抢球,不是出于本能,是因为你让她这样做。中国球员的很多动作都不
是出于本能,所以没有破坏性。比方说,如果我这么站位,如果我伸手的时候朝这个方向,会怎
样呢?会给对手的进攻带来破坏性。在我们澳大利亚,我们有一个"百分之一"理念,意思是"百分
之一代表一切"。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好很多的"百分之一",那么我们所有人都做好了很多的"百
分之一",那么我们这支球队的实力就可以提高20分。打个比方,我们来看中国队的篮板球。在我
们WCBA,篮板球水平很差,在这方面我们从来不会因为篮板球差而去教她们,我们只是站在那里
,等着皮球从篮板上弹下来掉到我们手里。如果我们先挡住苗立杰,她就没有抢篮板的角度,除
非对我犯规。我们需要有积极拼抢的防守者,有了擅长拼抢的防守者,也是对其他人的教育,为
什么我就可以那么有竞争力?
这是她们打篮球的本能问题,为什么和体制有关?
我认为这是体制的问题,我们应该有一个奖励机制。在美国、俄罗斯或者澳大利亚打球,甚
至在西班牙,当场上队友打了一个漂亮的反击,队席上大家就会欢呼雀跃,拼命鼓掌,这就是对
她们的一种奖赏。而场上队员也会想,哦,这个球我打得不错,这不只是一个接球得分,而是一
次漂亮的配合。当有人在场上飞身扑救,把自己的整个身体扔出去,在我们澳大利亚,队席上每
个人都会站起来鼓掌欢呼,高喊好球,漂亮,那么场上队员就会想,好,下一次我还会这样。而
在中国,当你投进一个三分球,大家都会疯狂,可是仅仅投三分球是不够的。
可在中国,并不是所有的球迷在意你的防守如何,他们喜欢看你投进三分球。
那就让他们在意你的防守,他们本来就应该在意。他们是花钱来看球的,如果他们愿意,就
会在意你的防守。
可是在中国没有这么多球迷来看女篮比赛。
那就应该推广,我们必须拿出东西来表演给他们看。他们应该看到这种比赛,当他们来到球
场,就应该看到激烈的、身体拼抢凶狠的比赛,这就是我努力想做到的。可是在中国,当一方领
先20分,比赛就停下来了,一方不停地投篮,另一方也不停地投篮,看上去就像一场投篮训练。
球迷应该看到整场完全投入的比赛,而这一切,都必须由带有奖赏的机制来做到。你为一个三分
球欢呼当然是应该的,可是如果你在场上拼命,很多想不到的精彩场面就会出现,即使有的时候
你接球没接到,也能给对方造成压力,或许另一个人就能接到球。这样打球,就能给对手创造出
压力。不断地这样打球,大家心里就会明白,这样打才漂亮,然后逐渐地就会演变为本能。
这就是你为中国女篮做的根本性的改变吧?
我尽力想做到。
她们的确改变了许多。
是改变了许多,中国女篮变成了一支防守上还不错的球队,篮板球提高了不少。我们必须灌
输这样的概念,那就是抢篮板前你必须挡人,把别人的来路挡住,只有这样能具备摧毁性。中国
球员抢篮板球的习惯是,假如这是个篮板球,她就直接朝球冲过去抢,这样抢法很奇怪,千万不
要这样。正确的抢法是这样的:这是篮板球的位置,你在这个位置,你要本能地这么走然后去抢
篮板球(马赫站起来,示意身体先挡住对手,然后冲过去抢球)。这样打球,你可能在数据上体现
不出来。我并非鼓励肮脏的球风,而是要求你利用自己的身体取得优势。你并非无意中挡了人,
而是本能地先挡住他。曾经有一位美国的知名教练---史上最伟大的教练---他告诉我一个秘诀:
对手不想让你做什么,你就去做。他这句话一语中的,这就是"破坏性"。打球,要具备破坏性,
打乱对手,制造压力。哪怕小小的一点压力,也能让对手分神。
中国男篮的姚明是不是就这样打球?
我看了姚明在奥运会上的比赛,可能你们担心他得分不够多,但在我眼里,他的防守具有统
治力。评价中国男篮,单从防守上讲,他的表现是立了大功的。但你们希望他一场拿20分和20个
篮板球。
破坏性的防守是不是你让中国女篮打败西班牙的关键?
我们打败了西班牙,但在亚洲,尤其在韩国,对此小题大做,拼命渲染说我们"伏击"西班牙
,说我们如何运用策略。那其实是教练的说法,不值一听,篮球可不是那么回事。不过,话说回
来,的的确确可以看作我们"伏击"了西班牙队,因为那是小组赛第一场,我们很需要这么一场胜
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参阅如下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