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近看老蒋(《篮球先锋报》11月12日专题报道/发自乌鲁木齐)

(2007-11-13 19:00:00)
标签:

体育/竞技

cba

巴特尔

蒋兴权

姚明

易建联

阿联

篮球

nba

苏群

分类: CBA
乌鲁木齐的太阳起得晚,下得也晚。
 

上午九点半,红山上的宝塔才刚刚有一层红晕,初冬的风还带着夜里的清冷。街上开始热闹起来,红山体育馆周围却很冷清,一辆画满了篮球运动员的大客车停在馆外,孤伶伶的。车身上写着“新疆广汇乌啤飞虎篮球队”,正中是球队大合影,一个老人和一个中年人端坐中间,身边站立着两排队员。

 

九点半,不过是北京的七点半。因为乌鲁木齐时差比北京晚两个小时,却用北京时间,所以这座北疆都市在这时候刚刚天亮。乌鲁木齐小一半的人方才出门,小一半的人还在迷朦着眼睛刷牙洗脸,小一半的人仍旧睡着。而那辆大客车,已经把一群篮球运动员送进了球馆。

 

球馆的每一道门都用软锁锁着,但顺着门缝可以看到队员们在练快攻。那个飞奔上篮的大块头,就是巴特尔;场边的塑料椅子上,坐着车身合影上那个老人,那就是蒋兴权,大家当面尊称“蒋指导”,背后叫“老蒋”,也是尊称。


“晚上只睡了两个小时,没事儿。”

 

这时候距离新疆广汇队打完江苏、从南京飞回乌鲁木齐,只有9个小时。老蒋坐在椅子上,右手揉着腰说:“我们从南京飞到银川,两个多小时,先停一下等了四十分钟,再上飞机到乌鲁木齐,又是两个小时,昨天晚上到的时候,已经11点了。”

 

老蒋记错了,他们头天晚上——或者说这天的凌晨12点半,还在地窝铺机场等行李。老蒋接着说:“回来先让大夫做理疗,然后我自己看上海队的录像,睡下已经3点,我5点多就醒了。晚上只睡了两个小时,没事儿。”他边说边盯着场上训练的队员,脸上看不出疲色。助理教练刘铁后来说,老蒋现在喜欢吃素,吃地瓜(红薯),精神好着呢。

 

老蒋坐了一会儿,就站起来到场边,手还是扶着腰,场上队员在来回飞奔,他扶着腰微微地来回转。“上次在济南,早上起来洗脸,腰又抻了,”他站了一回儿又坐回塑料椅子上,“老站着不行,站一会儿就得坐着。”他说,济南当时变天,旅馆没开暖气,一冷就不行,“我年轻那会儿,一天站八九个小时都没问题。”

 

老蒋的腰的确问题很大,场边站着指点训练没事,一出球馆就看出来了。记者准备跟车去广汇的基地看看,起初以为那辆黑色越野车的副驾驶上没人,一上车才发现老蒋“躺”着。他把靠背几乎放到底,靠在后排的皮座儿上,只有这样躺着才舒服。在基地食堂吃饭,老蒋先到一边洗手,不料陶瓷水盆没安好,晃悠着眼看要倒,老蒋直着腰,两腿微微弯着,用这样尴尬的姿势一边洗一边吃力地要扶住水盆,就是不敢弯腰。“我在医院躺了五十多天呢,”他说,“本来要做个手术,后来想想还是不做了。”


“这头几场比赛,得赢下来,然后再慢慢试年轻的。”

 

在红山球馆的地板上,12名队员围成一圈,由新队员吴龙喊口令,做拉伸放松。这12人,真正大牌的是巴特尔,脸熟的有金力鹏、徐国冲、薛玉洋、木拉提和外援杰克逊,因为他们是新赛季新疆广汇最常用的六个人。

 

老蒋以培养年轻球员出名,早年的“黄金一代”,后来的辽宁和浙江,都打上了“蒋记”烙印。可就是在这支他曾带过的新疆队,老蒋前几战一反常态地只用六七人轮换作战,对辽宁那场,大巴一分钟都没歇,打满53分钟。

 

其实老蒋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但他有自己的计划。“替大巴的人,就是买吾兰,”他说,“但起用年轻人不能急。赛季开始吧,这头几场比赛,得赢下来,然后再慢慢试小的。你上来就用小的,一输球,他自信心就没了。你着急用他,锉一次,他没了自信,锉两次,这个人就完了。”

 

新疆广汇报了15个人,小一半是生面孔,留了12个,三个下放到二队。按老蒋的意思,上年轻人还没到时候。“这地方找人太困难了,”他说幸好二队和北京体育大学联办了一个培训计划,可以从中挑人,“这个张术就是,还有李鹏飞、李白金,他们报上名了,在二队练。现在新的就是这四个人,四五个人,明年打完这个比赛再找几个。”

 

地板上一片寂静,只有吴龙喊着口令,包括大巴、杰克逊,都在认真地做着拉伸,安静得像学校里在上课。


“那玩艺儿像吃饭一样,不能今天饿一下,明天饱一下。”

 

因为只是适应性训练,头天刚刚赶完夜路,晚上还要比赛,老蒋基本不指点,连刘铁都很少说话。刘铁说,虽然大家晚睡,但早上7点多就乖乖起了,把老蒋看完的上海队录像给大伙儿看了一遍,录像演的是刘炜绝杀那场球。

 

很少有CBA球队像新疆广汇这样辛苦,因为他们没有这两小时的时差。如此辛苦而又如此坚守训练原则的球队,那就更少。可是老蒋认为自己背着大运动量训练的“恶名”,那是篮球圈对他的误解。“说到这个训练,他们老说我,你练辽宁练多大量?”他不认为自己把辽宁的小队员练垮了,“我不是量大,而是比较系统,总是能保证系统。那玩艺儿不能像吃饭一样,今天饿一下,明天饱一下。”

 

老蒋平常不辩论,不解释,不理会,所以都在传说老蒋“大运动量”。这次他终于说到了“大运动量”的源头:“有这个说法,还是在杨伯镛当二司司长的时候,我带国家队,那时候没有篮管中心。我们在训练局,所有运动队一大早起来,都要上田径场,跑3000米,不光是篮球队。那时候上面都要来检查,你不跑不行。你现在去问问浙江那批队员,我到那儿,从没进过田径场。”

 

“缺练”,这是他对年轻球员基本功差的精炼概括。“现在这帮小孩,身体条件都不差,”老蒋说,“两米的,小两米的,都不错。他们的身体条件,比我们那会儿好多了。这些小孩基本功抓一抓,把他们的自信心逗起来,打球有那股劲,不差多少。”他还举了个例子:“天津那几个人,包括那个到广厦打球的张什么……那一批,刘浩啊,李刚风(??)啊,刚刚打上乙级,队伍就解散了。我把他们组织起来,打决赛的时候和八一队拼得也是不分上下。这帮小孩他有那个劲儿。”

 

训练场上的广汇队员劲儿十足,虽然他们只睡了五六个小时。分组练三线快攻,大巴、金力鹏和官秀昌一组,三个人跑得虎虎生风。

 

那个飞奔的大巴,完全不像33岁。

 

附蒋兴权巴特尔原音重现

老蒋ON老蒋:“我是最有人情味的”

 

大巴到新疆以后,有变化,今天感冒了他都没歇。(大巴为什么能在新疆安心打球?)实际这很简单,咱说实在一点儿,(大家)有共同利益,每个人都想把工作做好。大巴以前随便一点儿,年龄也不小了,但我们把道理讲清楚,他能做到。如果是个人项目的话,你可以投其所好,你想干啥,只要不影响(训练效果),教练可以满足。但这是集体项目,所以每个人都得按集体项目的要求办。


我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古板),实际我在这方面是最有人情味的。比起别的教练,我认为我比他们做得好。我在辽宁的时候,队员都说,只要哪个队员的父母病了,或家里有啥事儿,你跟我请假,我连“喯儿”都不打,而且我还不给你定日子,马上走,啥时候没事了再回来。我信任队员。一般情况下我没发现队员有撒谎的情况,这是极个别的,一般都是实事求是,请假后很快就回来。因为这是人之常情,父母有病,或者家里有急事。在我这里假不太好请,但这假一定得给,别的假不太好请。像大巴这种情况,你也得那个啥,得(通融)。


其实我和过去没什么变化。有人说我这个人古板,有好多都是炒出来的。可能我对自己是这样的要求,但我对别人要求还是比较能够宽容。有些事情你去较劲,没啥必要。比方说2000年(奥运会后“倒蒋风波”)的时候,有些队员(对我留任)也有意见,因为媒体已经(造出了声势)。过了两年,这些队员回过头来和我还不错,说起来蒋指导这人还是不错,不会讲假话,该是什么就是什么。我这人是一就是一,是二就是二。我不会临时笼络一帮人,整你什么的。过去说“老实人常在”,你要让人总是信任你的话,时间一长就会一直信任你。


就说大巴这事,就要让一让,就得互相体谅。你看打辽宁,打决胜期,大巴打了53分钟,打山东打的时间也很长。大巴没有要求休息,我跟他们事先也讲明白了,我这人也不怕用人,但这几场还得谨慎。往后就要逐渐开始锻炼新人,你看打上海,下半场年轻人呼呼就上了,有的才练两年的也上去打。从长远的角度讲,哪怕我明天走,也会把队伍后边的人把他安排好。后边的(教练)一来,你看老蒋留的有人呐。不像有的教练,弄一帮老人儿,喀喀一打完他走了,后边没人了。

 

大巴ON老蒋:“他的原则永远不会变”

 

我觉得这好像是本来就没有的一个事情,不知道为什么大家老感觉老爷子跟我会不融洽,可能大家想象比较丰富吧。其实93年我第一次进国家队,也是老爷子第一个调我过去的。我不知道外面为什么会说我,就像你写的《老蒋的铁腕和大巴的浪漫》。“浪漫”这个词挺好,好听了是浪漫,不好听就是散漫。你说得也对,你算比较了解我的,本来我就是那样的人,我从小就这样。


我感觉老爷子有变化,以前老爷子说话少,现在也能开开玩笑。和队员说话比较多,交流比较多,这是以前没有的。可能时间是一个因素,加上职业改革,老爷子也在不断学习嘛,我觉得是。但他变化的是一些小的东西,原则性的东西是不会变的。比如说他的这种要求,对平时、对球队的整体要求,永远是非常严厉的。


他讲的细的东西比较多。其他教练可能更多讲整体的东西,但他会讲基本功,运球,传球,你这个球应该用右手运球,不应该用左手,因为防守队员在你左边;你应该传击地球,不应该传平球。至于老爷子的战术,他打的东西很简单,这是大家看得到的。我记得从我进国家队的时候他就这样。这就是老爷子的优势,他带哪个球队,哪个球队学到东西就多,你看辽宁啊、浙江啊,都这样。


对辽宁那场我打了53分钟,其实也没什么,球已经到那份儿上了,老头也想让我休息,没机会。(暂停)一下来他也跟我说,想让我休息,但时间是不够的。毕竟我个儿在那儿,体重在那儿,有些经验,总是有好处的。毕竟打这么多年球了,大家比较相信我了。我希望自己能够保持得好,希望有若干年可打。


在这支队里,其实得不得分是无所谓的,主要是球队得赢球。我不需要过程,只需要结果。老蒋非常反感这个(看中个人数据),他平时训练都要讲这个,要讲整体,找最合理的进攻机会,有人有机会的话你一定要传给他,不管是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