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姚明火箭nba勇士太阳苏群 |
分类: NBA |
“小球”在NBA兴起,不过三五年。小牛和太阳的旋风对决,当年不过是一道风景,季后赛仍是防守的天下。转眼之间,烟云已过,勇士和太阳赫然占领西部四强半壁江山。勇士“黑八”之际,天下大惊,等到主场大胜爵士,“小球”可行,即成定论。
多少球队为季后赛门票重建又重建,多少球星为进入下一轮熬白了头。总冠军只有一个,多数球队的第一目标是下一轮,再下一轮。如果有一种方法让你进入下一轮,哪怕总冠军仍然遥遥无期,这种方法还是可行。
“小球”通过勇士之身,由理想主义变成机会主义。
什么是小球?快,抢投,这两点是最大特征。小球至今没有明确的定义,专家说,小球之“小”,不是指个子小。这种说法是逃避,因为小球未取江山,你不知道小球的变种到底有多少。当年小牛和太阳杀得难解难分,小斯与诺天王各有特色,如今太阳和勇士都是小球,但打法并不雷同。不过,既然称为“小”球,而不是“大”球,小球一定不是大个子的特长。取消传统的中锋,在高速中完成进攻,在运动中完成配合,是小球的根本理念。除非2米26的姚明也能像小斯一样成为“野兽派”——而他一定不是“野兽派”——他和小球势不两立。
现在NBA还有多少姚明这样的传统中锋?惟一的对手奥尼尔江河日下,姚明成了NBA的“少数派”。如果你是“少数派”,不是被推崇,就是被孤立,或者效仿你,或者弃你而去。但如果你三次未过第一轮,问号后面还是问号,绝对不是句号。
在汹涌的小球风潮中,火箭仍然在范甘迪的一张张小纸片中演绎着亘古不变的“内外结合”战术。面对NBA两支传奇式的小球队伍,火箭不能言勇。对太阳,首战输了11分,次战没有姚明输了9分,再战有姚明输了21分,最后一战已近尾声,火箭赢了3分。对勇士,初战胜了28分,再战输了2分,在季后赛末期勇士疯狂的9胜1负期间两队,最后一战麦迪中途离场,姚明4投2中得9分,全体失误24次,再输21分。
和世界上大多数的篮球联赛不同,NBA首先不是比赛,而是商业秀。如果库班告诉你,为了篮球他什么都愿意,哪怕放弃赚钱,那一定在骗人。亚历山大也是老板,他对篮球的痴迷只比库班少,不会更多。对老板们来说,篮球的真谛是动态的,没有标准,取胜和市场才是不变的标准。
疯狂的小球已经把灰熊变得疯狂,把勇士变得更疯狂,更多的老板正把疯狂看作平常,很难保证火箭老板亚历山大置身事外。作为一个商业秀,NBA正经历有史以来最关键的转折期,当和1984年大卫·斯特恩把篮球推向电视相提并论。二十多年前只是一个决策者的英明决断,现在是几十个老板的集体反思。火箭队以姚明为基础屡试不“爽”,如果突然决定改打小球,姚明的落脚点在哪里?
“少数派”的生存,正越来越成为一个问题。
前一篇:汹涌小球激荡半壁江山
后一篇:圣安东尼奥的“罗生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