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轴邓肯

(2005-05-25 20:08:40)
分类: NBA
马刺两战拿下232分,证明他们的攻击实力远非常规赛表现出来的那样低下。 马刺与太阳在攻击上最大的不同,在于轴心。马刺以邓肯为轴,位置在3秒区两侧的“柱子”(post,即3秒区的两根长方形的条)附近,太阳以纳什为轴,位置飘忽不定。两种打法各有妙处,马刺的大轴稳定,其他队员围绕他做轮转,由外而内,由内而外,视对手的防守而变化。太阳的攻击点变化多端,但由于纳什个子矮,传球范围有限,多形成局部小配合。马刺的转移范围广,战术配合磅礴大气,太阳的速度快,战术配合精致,但略显小气。 这里用三幅战术图来表现马刺队邓肯这根大轴的作用。这是在第一战最后一节还剩4分48秒时的一次经典配合,邓肯作轴,最后把球打给布伦特·巴里,由他命中三分球,使马刺以107比98领先,奠定了胜局。 图1是邓肯持球掩护完成吉诺比利的转移。邓肯(黑21)先在罚球线左端接球,他在持球后并未急着单打太阳队中锋斯塔德迈尔(白32),而是在原地高举球,用身体替三分线外的吉诺比利(黑20)挡掉里查德森(白3)。吉诺比利迅速到弱侧篮下,里查德森跟上,同时吸引马里昂(白31)回撤。这样,马刺在三分线外埋伏三个点:霍里(黑5)、帕克(黑9)和巴里(黑17),邓肯可给任何一个点传球,他们也都有攻三分的能力。 图2是邓肯持球继续为外线做“墙”。马里昂(白31)回撤后,外线已有四人设防,邓肯为了防止马里昂前来包夹,仍没有单打斯塔德迈尔(白32)。强侧三分线外的布伦特·巴里(黑17)迅速提上,邓肯(黑21)运球几步,持球给巴里做掩护,挡掉吉姆·杰克逊(白21)的同时,他把球交给身边的巴里,然后往下,巴里的球回传邓肯,完成一次漂亮的挡拆。 图3是马刺队的真正攻击。先看弱侧的变化:弧顶的霍里(黑5)无球转移至篮下,甚至到了底线之外,马里昂(白31)跟进,吉诺比利(黑20)和帕克(黑9)埋伏在弱侧三分线外,这三人的位置变化目的是为强侧邓肯单打做准备。邓肯(黑21)已接巴里(黑17)传球,面对斯塔德迈尔(白32)做单打状,杰克逊(白21)回撤准备包夹,邓肯突然把球传回给巴里,由他命中致命的三分球。 (相关战术图,请见《篮球先锋报》5月26日星期四第63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