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F1型蒸汽机车

英国York铁路博物馆(英国)
1999年8月
KF1型蒸汽机车是上世纪30年代由中国人设计、英国人制造的,是当时技术最先进的蒸汽机车之一
1935年英国Vulcan
Fondry公司制造,当时是中华民国粤汉铁路的600型。它有1750毫米的大动轮,是一种既美丽又力大的大型蒸汽机车。中华民国政府把这种蒸汽机车预定为标准旅客用机车,但是战争爆发,最後没能实现。该车中的一辆被送回英国,保存在英国国立铁路博物馆里。
中国铁道博物馆内的006号KF1型蒸汽机车

KF1-007号蒸汽机车
英国国家铁路博物馆内KF1-007号大型蒸汽机车

--------------
KF1型基本资料
车轴配置 4-8-4 全传热面积(m2) 394.64
机车空车车重(t) 101 水柜容量(m3) 30.0
煤水车空车车重(t) 37 煤炭装载量(t) 12.0
动轮上车重(t) 67.96 锅炉中心线高(mm) 3,200
动轮直径(mm) 1,750 总长(mm) 28,410
汽缸直经×冲程(mm) 540×750 总高(mm) 4,540
锅炉压力(kg/cm2) 15.50 炉栅面积(m2) 6.34
设计人员:铁道部路政司技术员应尚才等
----------------
1929年,铁道部决定修建株(州)韶(关)铁路已于湘鄂铁路(长沙——武昌段)相接,从而贯通粤汉铁路全线。为此成立了粤汉铁路株韶工程局,并向英政府筹借中英庚子赔款,以用于工程施工、购置机车车辆及其他器材设备。1933年中英签订贷款协议,工程进展顺利。但是粤汉铁路是我国南北交通运输干线,运量大、运距远,还要翻越南岭山脉,须大功率机车作为牵引动力。二工程全线分别由广东、湖南、湖北三省集资修建,因此施工进度不一,工程标准不一,与国外相近铁路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其线路和桥梁承载能力低。国外大型蒸汽机车的功率虽大,但其动轮轴重都超过了粤汉铁路线桥的承载能力,而动轮轴重较轻的机车又因功率偏小,不能满足运输需要,因而都不适用。面对这一难题,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教授、时任铁道部路政司技正(相当于总工程师)和铁路技术标准委员会工程司(相当于高级工程师)的留美机车专家应尚才建议自力更生,自行设计一种适合我国铁路运输需要的大型蒸汽机车。在铁道部路政司帮办(相当于副局长)杨毅的支持下,乘此机会不仅解决粤汉铁路的牵引动力问题,也为解决沪宁铁路牵引动力不足。应尚才领衔接此项重任。于1933年7月应尚才主持并组织中国机车专家经过半年的奋战终于胜利地完成了KF1型(2-4-2轴列)客货两用大型蒸汽机车的技术设计。应尚才在总体设计和部件选型上都采用当时国际先进技术,及其技术指标为功率1750千瓦,机车和煤水车总重为195.73吨,车长28.81米,东轮直径1.75米,车轴排列为2-4-2式。其中采用2-4-2轴式之目的是既能保证机车较高的速度,又可保证68吨的黏着重量。另外锅炉的火床面积为6.3平方米,采用E型过热管,蒸汽压力为15.5
公斤/平方厘米,汽缸直径为530毫米。机车轮周功率为2350匹马力,机械部件多采用合金钢。还采用6轴煤水车结构,可装煤12吨,装水30吨。恒温式自动给油,也选用的是当时最新技术。注水、自动点火装置都用美国当时的成熟产品。在煤水车车架上还设置助推机,以适应大坡度线路运输。应尚才设计的KF1型蒸汽机车不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而且在设计思想和设计理论上也有自己的特色。
7}D[4,68那时铁道部就随即举行招标,结果英国沃尔冈工厂(The
Vulcan Foundry Ltd, Locomotive
Builders)在上海的代理人马尔康洋行中标承造。 ^1+N:tqX 然而,当时英国铁路的运距不长、大型机车极少,其机车设计水平与制造技术都不及美、德等国。加上伏尔冈机车工厂因经验不足和难以理解设计意图,不得不电请应尚才亲赴英国现场指导。于是1934年,应尚才奉派赴英监造他设计的机车,并向英国同行介绍了他的均衡设计思想和要求,受到了英方的欢迎和尊敬。
1F>GJ5{?
1936年3月造好的3台机车海运抵上海,随即在沪宁铁路上试运行,结果表明性能良好,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与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大型蒸汽机车不相上下。
g'Pt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