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类文章 |
03年京城MBA恶心事
01、03年是MBA考试改革后的第一次考试,英语加试了听力,综合的作文大部分跑题,考出了近年MBA考试的最低分,不知仅仅是试题问题还是考生质量下降。
02、北京大学03年划线划出了整个北京的最低分215分,招来一片质疑声。并且面试对高分考生大规模淘汰,一时尸横遍野,不过对那些收调剂院校的院校倒是个好消息。
03、外经贸报名人数大增,进而导致分数抬高,成了京城第二高分,大量考生落马,相信那些想报一个中等院校保险些的考生可事与愿违了。
04、03年有34所可以自划线的高校,可是出人意料的是很多高校都划出了比其所在地区的分数线都低的分数,不知教育部给这34所著名院校的权利的初衷是否是要他们自降身价。
05、出分后一些考生为了保险提前面试了一些院校为自己准备调剂的机会,北邮在清华、北大面试前就开始了调剂面试并马上公布了录取名单,结果导致这些人在一志愿面试时直接被淘汰。
06、非典爆发,一些院校取消了面试,或仅仅以电话面试而简单带过。
07、四月底非典在北京爆发,很多04年考前辅导基础班的学员甚至还没开课就告失学。
08、在MBA大纲推出左右,市场上出现了机工版彩色套装印刷的辅导教材,很多考生当作统编教材购买,其内容拙劣之极,真是害人不浅。
09、北京辅导班市场上也上演了真假李逵之争,出现了两个华宏辅导班。
10、10月份考试的EMBA报名人数大降,很多院校报名的还没有招生的人多,整个北京报名人数都不足1500人。
11、北京大学04年招生简章开始对专科生严格设限,把北大的以出身定分数的传统发挥到了极至。
12、北京大学为了防止03年的残酷面试吓跑高分考生隆重推出了新的面试标准,并大力宣传。
13、北京有多了几所可以招MBA的院校,但明显经验不足。中央财经的招生要求明显抄清华的,而首都经贸则抄人大的。
14、从七八月开始就有人预测今年报名人数会大降,并且只能到2006年才可恢复,辅导班对这种预测最热衷,以便提升惨淡的行市。
15、报名开始,一时间各种消息尘嚣于网上,后来吵到了清华、北大都报到了4000多人。清华最后出了绝招随时播报报名人数,一时仿佛清华报的人最少。可最终结果却是清华成了报名的大赢家。
16、人民大学可能感觉到报名状况不好,取消了对专科生的四级要求,但招生简章却没有更改,信息的非对称导致很多专科生没能报上人大。北京理工大学则在简章上就明确的取消了对四级的要求。
17、最后报名人数出来了,北大、人大、外经贸报名人数大量减少,其他院校大多变化不大。整体报名人数下降20%左右。中央财经学清华的报名标准导致只有80人报名。外经贸报名人数下降了50%。
18、中央财经的政治提纲毫无经验结果和普研基本一样。外经贸则是搞了一本书,开辅导班也不通知考生,导致很多考生不知道外经贸有政治辅导班。
19、考前各辅导班传开了管理简答题,虽然没有完全堵上,却也着了点边。
20、MBA的严寒成了各大媒体报道的焦点,从高高在上成了万夫所指。
01、03年是MBA考试改革后的第一次考试,英语加试了听力,综合的作文大部分跑题,考出了近年MBA考试的最低分,不知仅仅是试题问题还是考生质量下降。
02、北京大学03年划线划出了整个北京的最低分215分,招来一片质疑声。并且面试对高分考生大规模淘汰,一时尸横遍野,不过对那些收调剂院校的院校倒是个好消息。
03、外经贸报名人数大增,进而导致分数抬高,成了京城第二高分,大量考生落马,相信那些想报一个中等院校保险些的考生可事与愿违了。
04、03年有34所可以自划线的高校,可是出人意料的是很多高校都划出了比其所在地区的分数线都低的分数,不知教育部给这34所著名院校的权利的初衷是否是要他们自降身价。
05、出分后一些考生为了保险提前面试了一些院校为自己准备调剂的机会,北邮在清华、北大面试前就开始了调剂面试并马上公布了录取名单,结果导致这些人在一志愿面试时直接被淘汰。
06、非典爆发,一些院校取消了面试,或仅仅以电话面试而简单带过。
07、四月底非典在北京爆发,很多04年考前辅导基础班的学员甚至还没开课就告失学。
08、在MBA大纲推出左右,市场上出现了机工版彩色套装印刷的辅导教材,很多考生当作统编教材购买,其内容拙劣之极,真是害人不浅。
09、北京辅导班市场上也上演了真假李逵之争,出现了两个华宏辅导班。
10、10月份考试的EMBA报名人数大降,很多院校报名的还没有招生的人多,整个北京报名人数都不足1500人。
11、北京大学04年招生简章开始对专科生严格设限,把北大的以出身定分数的传统发挥到了极至。
12、北京大学为了防止03年的残酷面试吓跑高分考生隆重推出了新的面试标准,并大力宣传。
13、北京有多了几所可以招MBA的院校,但明显经验不足。中央财经的招生要求明显抄清华的,而首都经贸则抄人大的。
14、从七八月开始就有人预测今年报名人数会大降,并且只能到2006年才可恢复,辅导班对这种预测最热衷,以便提升惨淡的行市。
15、报名开始,一时间各种消息尘嚣于网上,后来吵到了清华、北大都报到了4000多人。清华最后出了绝招随时播报报名人数,一时仿佛清华报的人最少。可最终结果却是清华成了报名的大赢家。
16、人民大学可能感觉到报名状况不好,取消了对专科生的四级要求,但招生简章却没有更改,信息的非对称导致很多专科生没能报上人大。北京理工大学则在简章上就明确的取消了对四级的要求。
17、最后报名人数出来了,北大、人大、外经贸报名人数大量减少,其他院校大多变化不大。整体报名人数下降20%左右。中央财经学清华的报名标准导致只有80人报名。外经贸报名人数下降了50%。
18、中央财经的政治提纲毫无经验结果和普研基本一样。外经贸则是搞了一本书,开辅导班也不通知考生,导致很多考生不知道外经贸有政治辅导班。
19、考前各辅导班传开了管理简答题,虽然没有完全堵上,却也着了点边。
20、MBA的严寒成了各大媒体报道的焦点,从高高在上成了万夫所指。
前一篇:京城调剂建议
后一篇:会计、财务、金融方向选课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