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教育类文章 |
京城MBA评论06:谈经济学与管理学
大家经常谈论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区别,我也十分困惑,但是为了弄清其一些区别,对大家的报考有一定的帮助我也查了一些资料,希望可以为大家选择经济或管理强的院校有一定的帮助。
一下内容摘自高考指导的本科科目分类
经济学类: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金融学、国民经济管理、贸易经济、保险、金融工程、税务、信用管理、网络经济学、体育经济学、投资学、环境与发展经济学、海洋经济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房地产经营管理、产品质量工程、项目管理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商品学、审计学、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国际商务、物业管理、特许经营管理
公共管理类:(略)农业经济管理类:(略)
从以上可以看出经济学和管理学是交叉十分明显、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群。因此有必要根据各学校在各方面的优势来确定自己报考的学校。
目前看来综合类院校在各方面实力都可以。财经院校在经济学与工商管理学科实力强大。理工院校在管理科学的学科领域有一定优势。
经济学是文科院校的强项,因此如北京大学、人民大学这类文科实力强大的院校其经济学的实力相当强大,有悠久的经济学传统。而财经院校则是专门的经济学院校所以经济学实力也很强,如对外经贸大学、中央财经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综合运用系统科学、管理科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和行为科学及工程方法,解决社会、经济、工程等方面的管理问题的一门学科。其要求学生的科技实力与数学能力很强,因此理工院校在这方面比较强,如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科院等。
工商管理专业培养具有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知识和能力,培养能从 事企业及经济管理部门战略策划、企业运营、生产组织与运作及跨国经营的高级管理人才。是一个应用型的学科,目前北京比较强的学校主要是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和对外经贸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院校。
大家切不可仅仅根据想当然的学科来学则院校,而要比较各科目的分类和自己的报考方向来分类。经济学对于学习金融、投资、贸易等的学员十分重要。管理科学则对于选择信息、科技、项目管理的学员十分重要。工商管理则对于选择财务、人力、市场、商务的学员十分重要。
希望大家在学则学校的时候不要轻经济而重管理,而应同等对待,依照自己的方向而选择重点。
京城MBA评论07:谈辅导班的选择
是否选择辅导班,如何选择辅导班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
我感觉,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是选择一个辅导班,当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如果大家数学的基础很差,那么最好从基础班学起,而这个很差的定义基本上是那些很多科目连学都没有学过的考生。
现在已经7月初,很多基础班早都开了,现在参加有些晚了。因此目前大家还是以自学数学和英语为主。
除非自己的基础很好,或时间十分充足,否则最好是选择一个强化和模考班。强化班一般在9月份开始,大家最好是报全科。强化班可以使大家梳理考试的知识点,得到复习的宝贵信息并找到同学、老师交流。
在强化班之前,大家主要是要打好数学和英语的底子。在买到新教材后,大家把其他科目的教材简单浏览一下即可。数学和英语都是在长期磨练与积累下才有可能提高的,有必要提前准备。其他科目则内容不多,容易遗忘,可以进行突击准备。
当然,如果自己基础很好,或者已经考过一年了,就没有必要参加强化班。
无论大家基础如何,模考班都是应该参加的。模考班可以检查大家复习的结果,有实战的感觉,可以查漏补缺。又可以通过排名,得到自己的大概位置,方便自己下一步的决策。
辅导班选择过程中应当遵循什么原则呢?我认为至少要考虑以下问题。
1、辅导班的硬件水平。主要是大家上课是否方便舒适。教学方配备的教学设备是否齐全先进。
2、辅导班的周遍环境。是否距离自己的居住地比较近,乘车、吃饭是否方便。在上课前后是否有比较理想的场所自习。
3、辅导班的师资配备。辅导班的老师是否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师。这是最重要的一点。老师大家可以咨询往届上辅导班的学长,或看被各个辅导班吹捧的老师一般都是不错的。
4、辅导班的教学服务。看各辅导班提供的课下辅导与资料提供方面的一些措施是否全面到位。
5、辅导班的规模。有些辅导班规模很大,有些则比较小,这都对大家听科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也应有所考虑。
6、辅导班的时间与经验。建议大家选择那些办学时间久、有丰富经验的辅导学校。
7、不必追求学院。并不是大家想考哪所学校就去哪里参加辅导班,如考清华不是非要去清华办的辅导班,可以是商业的或北大的都可以。
8、首先试听。大家在选择辅导班的时候最好先亲自试听后再决定。这种试听不一定去听他们的公开课,最好是在他们开课后去听他们正式的课。
9、不被迷惑。无论辅导班说什么自己以前的教学成绩如何,大家都应不去理会,因为那种统计很多都是假的。再说即使以前取得了成功,今年的老师与以前有很大的不同,环境和学员也不一样,如何复制自己的成功呢?对于那些所谓的保过承诺也不要抱什么幻想,要签定好协议,关键还是自己努力。等以后你要求他们退钱的时候就知道有多么困难了,也明白自己是如何进入那个圈套之中了。
北京的辅导班,我认为北京以下这些都有一定的历史和经验了,大家最好是从其中进行选择:
太奇、SUSSES、华章、燕园、新起点、清华、北大
京城MBA评论08:新大纲的贡献分析
新的大纲的考试科目和分数值有了很大的变化,各方都分析数学的比例如何变化,我也根据自己的理解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05年新大纲的分数分布是:英语:100 数学:70 逻辑:60 写作:70 满分:300
04年的分数分布是:英语:100 数学:90 逻辑:50 写作:60 管理:100 满分:400
由于总分下降了100,各科对总分的贡献都有所提高科目 04的贡献 05的贡献英语: 25.0% 33.3% 数学: 22.5% 23.3% 逻辑: 12.5% 20.0% 写作: 15.0% 23.3% 管理: 25.0% ---
仅仅从去掉管理的角度来看,我认为联考的难度提高了。这主要要从管理学科的特点谈起。
考MBA的考生,基本上都有些管理经验或对管理知识有所关注,因此在考试的时候管理学科并不是很重要。它是那种即使付出很多努力也很难达到80分,即使不复习,只要不钻牛角尖就可以达到国家线的科目。在往年被单科卡下的人中很少有因为管理的,大多是因为英语或综合。
由此可见,新大纲是去掉了一个比较容易的学科,由此带来的是难度大学科(英语、数学)变得更加重要起来,其对总分的贡献都有所提高。因此,联考改革从考试角度看不是简单了,而是使难度加大了。所有的考生已经不得不把所有的宝都压在英语和数学上。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任何其他的保险的得分手段,英语和数学一个也不能放弃。
那么,这种改革的好处是什么呢?可能是省去了准备管理科目的精力,但不可避免的,必须把数学和英语的精力大大加强。数学的比例由22.5%上升到23.3%其实可以忽略,但英语却从1/4上升到了1/3,因此在各科目中必然是得英语者得天下。考生必须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英语上,争取可以考个好分数。
在考试难度提高的情况下,我认为又增加了不确定性。这个不确定性来自写作,写作的贡献从15.0%上升到23.3%,这个比例比较大。写作科目作为这里最大的主观题,必然为考生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有的人答的好,可能会得比较好的分数,有的人写作走题,可能得不到任何分数。并且即使你答的很好,由于众所周知的判卷的主观因素也会使大家的分数很难受到自己的控制。写作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靠考生的水平就可以决定的,还要靠那飘渺的运气。
关于逻辑,是那种分数不会太低,也不是太高的科目,因此逻辑的变化虽然也比较大,但其并非人力的努力就可以收到很好效果的。逻辑并不能保证使大家脱颖而出,但其重要也是不言自明的。
由以上分析,我认为今年联考的难度有所提高,考生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英语与数学成绩。另外就是考试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写作大家需要尽人力的同时也要听天命。
京城MBA评论09:在京院校费用分析
以下是引自网络的北京各院校04年的学费,以供大家参考
北京大学 F ,P 75000元;国际班80000元(如果第二年到国外学习,北大学费为50000元) 10月在职 北京班培养费60,000 深圳班 80,000 金融企业80,000
清华大学 F ,P, A三类是72,000 国际班88,000 10月在职培养费60,000
中国人民大学 脱产66,000 在职60,000 集中65,000
中央财经大学 F,P均为50,000
北方交通大学 40,000 深圳:46,00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48,000 民航管理方向MBA学费总额: 5.8万
北京理工大学 45,000
北京科技大学 45,000
北京邮电大学 45,000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F:50,000 P:50,000
中国科学院 50,000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38000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30,000
如果大家读P班,可以按以上的学费参考即可,但是如果读F班,有必要考虑一下其他比较固定的费用,其中住宿费用是各学校差别比较大的,至于吃穿用度方面的花消则是各人自己控制的了。以下便按顺序把F班的费用排列一下。
1、北京大学 83000 学费:75000元,由于其不提供住宿,在其周边租房一年最少也要4000元,故其总费用为:83000
2、清华大学 79000
学费:72,000,其住宿费用在3000-4000元左右,故其总费用为:79000
3、中国人民大学 66,000 学费:66,000,由于其每个月为学生发补助,虽然我不知道其住宿费用,但其两项相抵,总费用仍为:66,000
4、中国科学院 52000 学费:50,000 ,其住宿在中关村,其住宿费用估计至少在每年1000元以上,故其总费用为:52000
5、中央财经大学 51800 学费:50,000,其住在校内,住宿费用每年为900,其总费用为:51800
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51600 学费:48,000,其住宿在大运村,住宿费用是每年1800元,总费用为:51600
7、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51500 学费:50,000,其住宿在校内,费用是每年750元,总费用为:51500
8、北京理工大学 48600 学费:45,000,如其住宿在大运村,住宿费用每年为1800,其总费用为:48600
9、北京邮电大学 48600 学费:45,000,如其住宿在大运村,住宿费用每年为1800,其总费用为:48600
10、北京科技大学 48600 学费:45,000,如其住宿在大运村,住宿费用每年为1800,其总费用为:48600
11、北京交通大学 43000 学费:40000,其住在校内,住宿费用每年为1500元,其总费用为:43000
1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42000 学费:38000,其住宿费用为:1000~3500每年,其总费用为:42000
1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3360 学费:30,000,如其住宿在大运村,住宿费用每年为1800,其总费用为:3360
虽然很多是用估计的数据,但按这些数据排列起来,大家也可以看到有很多性价比不错的学校。
如北京交通大学,03年报名人数第五名,04年报名人数是第四名,但其固定费用却排在第11位。(当然,这里有SMBA对报名人数影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03年报名人数第四名,04年报名人数第五名,但其固定费用却排在第7位。(两年报名人数的前三名都是清华、北大、人大)
另外一些学校则是价高,至于质量就不好评价了,但对比其报名的人数来看似乎不应当定这么高的价格。
希望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学校。
(上述数据很多是估计,如有错误请提出,谢谢)
京城MBA评论10:往年报考人数分析
了解各学校近年的报考与录取人数,对于大家的报考是有好处的。下面对近年的情况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
学校 03报考 03录取 03录取比例 04报考 04录取 04录取比例清华 2880 480 16.7% 2306 402 17.4% 北大 2139 260 12.2% 1455 320 22.0% 人大 2092 350 16.7% 1260 359 28.5% 外经贸 1557 150 9.6% 712 184 25.8% 北交 738 150 20.3% 852 186 21.8% 北航 582 140 24.1% 628 172 27.4% 北理 400 200 - 395 175 - 北邮 154 120 - 315 148 - 北科 132 120 - 123 102 - 矿大 65 50 - 51 46 - 中科 - - - 83 120 - 中财 - - - 93 98 - 首经贸 - - - 22 59 - 华电 - - - 19 122 -
说明:(1)03年的录取人数是计划人数,如北航没有达到计划,实际录取了近120人,外经贸则超过了计划,录取182人(2)04年的录取人数是实际录取人数。(3)招收调剂的院校没有计算录取比例,因无意义。但也应注意,象北航这样的学校没有完成招生计划,但没有招收调剂,也计算了录取比例。(4)一些院校04年才开始招生,故03年无数据。
报名人数的多少,是考生经过群体行为后的一种体现,是比较客观的反映了考生对各个学校的追捧。
由03年可以看出,各学校报名热力的顺序是:
清华、北大、人大、外经贸、北交、北航、北理、北邮、北科、矿大由04年可以看出,各学校报名热力的顺序是:清华、北大、人大、北交、外经贸、北航、北理、北邮、北科、中财、中科、矿大、首经贸、华电
在这些表面层次下,又隐藏哪些问题呢?报名人数的多少,体现了考生对学校的认可程度。但是也不能否认,其他一些因素也影响着考生人数的多少。如招生人数,那些招生人数多的院校往往报考人数就多,但是也也不绝对,如北理03年计划招收200人,报名人数也没见增加。另外目前一些学校的操作也影响了报名人数,最常见的就是学校的宣传,在媒体上经常可以听到一些学校的声音,但另外一些学校则无声无息。目前最有效的操纵手段是开设SMBA,他们先上车,后买票,但只能买本校的票,这也就是最早搞这种形式的北交大报名人数大增的原因了。
挤除一些人为的水分后我认为目前北京MBA院校的排名基本如下:清华、北大、人大、外经贸、北交、北航、
其中前四未的地位还是比较稳固的,而后面的小学校就暂时处于混战中。北交、北航暂时领先,但新加入的中财、中科也是后生可畏。从各学校的录取分数就可见一斑,清华的分数是最高的,北大次之,人大和外经贸差不多,但他们的分数都至少比国家东部线高10-20分。另外的学校则是在东部线左右挣扎,甚至一些学校靠工科赚来的权利划出比东部线还低的分数。
对于录取比例的排名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因为各个层次学校考生的质量都不同。但通过这些比例我们可以看出,你在某一群人中被录取的可能性有多大。如人大04年录取比例是28.5%,北交是21.8%,并不是说人大比北交大好考,因为人大的分数线是240,北交是225,这不是在一个层次上的。
如报考,粗略来看,如果你可以超过东部线20分以上大可以冲击前四所学校。如果你对于超过东部线20分没把握,可以考虑北交、北航这样的不收调剂的院校。当然,选学校还要看各学校的优势与方向。但必须注意的是,即使你选那些第一志愿招不满的学校,也不代表你的分数就可以低些,因为你必须也要过东部线。
大家经常谈论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区别,我也十分困惑,但是为了弄清其一些区别,对大家的报考有一定的帮助我也查了一些资料,希望可以为大家选择经济或管理强的院校有一定的帮助。
一下内容摘自高考指导的本科科目分类
经济学类: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金融学、国民经济管理、贸易经济、保险、金融工程、税务、信用管理、网络经济学、体育经济学、投资学、环境与发展经济学、海洋经济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房地产经营管理、产品质量工程、项目管理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商品学、审计学、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国际商务、物业管理、特许经营管理
公共管理类:(略)农业经济管理类:(略)
从以上可以看出经济学和管理学是交叉十分明显、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群。因此有必要根据各学校在各方面的优势来确定自己报考的学校。
目前看来综合类院校在各方面实力都可以。财经院校在经济学与工商管理学科实力强大。理工院校在管理科学的学科领域有一定优势。
经济学是文科院校的强项,因此如北京大学、人民大学这类文科实力强大的院校其经济学的实力相当强大,有悠久的经济学传统。而财经院校则是专门的经济学院校所以经济学实力也很强,如对外经贸大学、中央财经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综合运用系统科学、管理科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和行为科学及工程方法,解决社会、经济、工程等方面的管理问题的一门学科。其要求学生的科技实力与数学能力很强,因此理工院校在这方面比较强,如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科院等。
工商管理专业培养具有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知识和能力,培养能从 事企业及经济管理部门战略策划、企业运营、生产组织与运作及跨国经营的高级管理人才。是一个应用型的学科,目前北京比较强的学校主要是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和对外经贸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院校。
大家切不可仅仅根据想当然的学科来学则院校,而要比较各科目的分类和自己的报考方向来分类。经济学对于学习金融、投资、贸易等的学员十分重要。管理科学则对于选择信息、科技、项目管理的学员十分重要。工商管理则对于选择财务、人力、市场、商务的学员十分重要。
希望大家在学则学校的时候不要轻经济而重管理,而应同等对待,依照自己的方向而选择重点。
京城MBA评论07:谈辅导班的选择
是否选择辅导班,如何选择辅导班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
我感觉,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是选择一个辅导班,当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如果大家数学的基础很差,那么最好从基础班学起,而这个很差的定义基本上是那些很多科目连学都没有学过的考生。
现在已经7月初,很多基础班早都开了,现在参加有些晚了。因此目前大家还是以自学数学和英语为主。
除非自己的基础很好,或时间十分充足,否则最好是选择一个强化和模考班。强化班一般在9月份开始,大家最好是报全科。强化班可以使大家梳理考试的知识点,得到复习的宝贵信息并找到同学、老师交流。
在强化班之前,大家主要是要打好数学和英语的底子。在买到新教材后,大家把其他科目的教材简单浏览一下即可。数学和英语都是在长期磨练与积累下才有可能提高的,有必要提前准备。其他科目则内容不多,容易遗忘,可以进行突击准备。
当然,如果自己基础很好,或者已经考过一年了,就没有必要参加强化班。
无论大家基础如何,模考班都是应该参加的。模考班可以检查大家复习的结果,有实战的感觉,可以查漏补缺。又可以通过排名,得到自己的大概位置,方便自己下一步的决策。
辅导班选择过程中应当遵循什么原则呢?我认为至少要考虑以下问题。
1、辅导班的硬件水平。主要是大家上课是否方便舒适。教学方配备的教学设备是否齐全先进。
2、辅导班的周遍环境。是否距离自己的居住地比较近,乘车、吃饭是否方便。在上课前后是否有比较理想的场所自习。
3、辅导班的师资配备。辅导班的老师是否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师。这是最重要的一点。老师大家可以咨询往届上辅导班的学长,或看被各个辅导班吹捧的老师一般都是不错的。
4、辅导班的教学服务。看各辅导班提供的课下辅导与资料提供方面的一些措施是否全面到位。
5、辅导班的规模。有些辅导班规模很大,有些则比较小,这都对大家听科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也应有所考虑。
6、辅导班的时间与经验。建议大家选择那些办学时间久、有丰富经验的辅导学校。
7、不必追求学院。并不是大家想考哪所学校就去哪里参加辅导班,如考清华不是非要去清华办的辅导班,可以是商业的或北大的都可以。
8、首先试听。大家在选择辅导班的时候最好先亲自试听后再决定。这种试听不一定去听他们的公开课,最好是在他们开课后去听他们正式的课。
9、不被迷惑。无论辅导班说什么自己以前的教学成绩如何,大家都应不去理会,因为那种统计很多都是假的。再说即使以前取得了成功,今年的老师与以前有很大的不同,环境和学员也不一样,如何复制自己的成功呢?对于那些所谓的保过承诺也不要抱什么幻想,要签定好协议,关键还是自己努力。等以后你要求他们退钱的时候就知道有多么困难了,也明白自己是如何进入那个圈套之中了。
北京的辅导班,我认为北京以下这些都有一定的历史和经验了,大家最好是从其中进行选择:
太奇、SUSSES、华章、燕园、新起点、清华、北大
京城MBA评论08:新大纲的贡献分析
新的大纲的考试科目和分数值有了很大的变化,各方都分析数学的比例如何变化,我也根据自己的理解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05年新大纲的分数分布是:英语:100 数学:70 逻辑:60 写作:70 满分:300
04年的分数分布是:英语:100 数学:90 逻辑:50 写作:60 管理:100 满分:400
由于总分下降了100,各科对总分的贡献都有所提高科目 04的贡献 05的贡献英语: 25.0% 33.3% 数学: 22.5% 23.3% 逻辑: 12.5% 20.0% 写作: 15.0% 23.3% 管理: 25.0% ---
仅仅从去掉管理的角度来看,我认为联考的难度提高了。这主要要从管理学科的特点谈起。
考MBA的考生,基本上都有些管理经验或对管理知识有所关注,因此在考试的时候管理学科并不是很重要。它是那种即使付出很多努力也很难达到80分,即使不复习,只要不钻牛角尖就可以达到国家线的科目。在往年被单科卡下的人中很少有因为管理的,大多是因为英语或综合。
由此可见,新大纲是去掉了一个比较容易的学科,由此带来的是难度大学科(英语、数学)变得更加重要起来,其对总分的贡献都有所提高。因此,联考改革从考试角度看不是简单了,而是使难度加大了。所有的考生已经不得不把所有的宝都压在英语和数学上。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任何其他的保险的得分手段,英语和数学一个也不能放弃。
那么,这种改革的好处是什么呢?可能是省去了准备管理科目的精力,但不可避免的,必须把数学和英语的精力大大加强。数学的比例由22.5%上升到23.3%其实可以忽略,但英语却从1/4上升到了1/3,因此在各科目中必然是得英语者得天下。考生必须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英语上,争取可以考个好分数。
在考试难度提高的情况下,我认为又增加了不确定性。这个不确定性来自写作,写作的贡献从15.0%上升到23.3%,这个比例比较大。写作科目作为这里最大的主观题,必然为考生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有的人答的好,可能会得比较好的分数,有的人写作走题,可能得不到任何分数。并且即使你答的很好,由于众所周知的判卷的主观因素也会使大家的分数很难受到自己的控制。写作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靠考生的水平就可以决定的,还要靠那飘渺的运气。
关于逻辑,是那种分数不会太低,也不是太高的科目,因此逻辑的变化虽然也比较大,但其并非人力的努力就可以收到很好效果的。逻辑并不能保证使大家脱颖而出,但其重要也是不言自明的。
由以上分析,我认为今年联考的难度有所提高,考生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英语与数学成绩。另外就是考试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写作大家需要尽人力的同时也要听天命。
京城MBA评论09:在京院校费用分析
以下是引自网络的北京各院校04年的学费,以供大家参考
北京大学 F ,P 75000元;国际班80000元(如果第二年到国外学习,北大学费为50000元) 10月在职 北京班培养费60,000 深圳班 80,000 金融企业80,000
清华大学 F ,P, A三类是72,000 国际班88,000 10月在职培养费60,000
中国人民大学 脱产66,000 在职60,000 集中65,000
中央财经大学 F,P均为50,000
北方交通大学 40,000 深圳:46,00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48,000 民航管理方向MBA学费总额: 5.8万
北京理工大学 45,000
北京科技大学 45,000
北京邮电大学 45,000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F:50,000 P:50,000
中国科学院 50,000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38000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30,000
如果大家读P班,可以按以上的学费参考即可,但是如果读F班,有必要考虑一下其他比较固定的费用,其中住宿费用是各学校差别比较大的,至于吃穿用度方面的花消则是各人自己控制的了。以下便按顺序把F班的费用排列一下。
1、北京大学 83000 学费:75000元,由于其不提供住宿,在其周边租房一年最少也要4000元,故其总费用为:83000
2、清华大学 79000
学费:72,000,其住宿费用在3000-4000元左右,故其总费用为:79000
3、中国人民大学 66,000 学费:66,000,由于其每个月为学生发补助,虽然我不知道其住宿费用,但其两项相抵,总费用仍为:66,000
4、中国科学院 52000 学费:50,000 ,其住宿在中关村,其住宿费用估计至少在每年1000元以上,故其总费用为:52000
5、中央财经大学 51800 学费:50,000,其住在校内,住宿费用每年为900,其总费用为:51800
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51600 学费:48,000,其住宿在大运村,住宿费用是每年1800元,总费用为:51600
7、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51500 学费:50,000,其住宿在校内,费用是每年750元,总费用为:51500
8、北京理工大学 48600 学费:45,000,如其住宿在大运村,住宿费用每年为1800,其总费用为:48600
9、北京邮电大学 48600 学费:45,000,如其住宿在大运村,住宿费用每年为1800,其总费用为:48600
10、北京科技大学 48600 学费:45,000,如其住宿在大运村,住宿费用每年为1800,其总费用为:48600
11、北京交通大学 43000 学费:40000,其住在校内,住宿费用每年为1500元,其总费用为:43000
1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42000 学费:38000,其住宿费用为:1000~3500每年,其总费用为:42000
1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3360 学费:30,000,如其住宿在大运村,住宿费用每年为1800,其总费用为:3360
虽然很多是用估计的数据,但按这些数据排列起来,大家也可以看到有很多性价比不错的学校。
如北京交通大学,03年报名人数第五名,04年报名人数是第四名,但其固定费用却排在第11位。(当然,这里有SMBA对报名人数影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03年报名人数第四名,04年报名人数第五名,但其固定费用却排在第7位。(两年报名人数的前三名都是清华、北大、人大)
另外一些学校则是价高,至于质量就不好评价了,但对比其报名的人数来看似乎不应当定这么高的价格。
希望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学校。
(上述数据很多是估计,如有错误请提出,谢谢)
京城MBA评论10:往年报考人数分析
了解各学校近年的报考与录取人数,对于大家的报考是有好处的。下面对近年的情况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
学校 03报考 03录取 03录取比例 04报考 04录取 04录取比例清华 2880 480 16.7% 2306 402 17.4% 北大 2139 260 12.2% 1455 320 22.0% 人大 2092 350 16.7% 1260 359 28.5% 外经贸 1557 150 9.6% 712 184 25.8% 北交 738 150 20.3% 852 186 21.8% 北航 582 140 24.1% 628 172 27.4% 北理 400 200 - 395 175 - 北邮 154 120 - 315 148 - 北科 132 120 - 123 102 - 矿大 65 50 - 51 46 - 中科 - - - 83 120 - 中财 - - - 93 98 - 首经贸 - - - 22 59 - 华电 - - - 19 122 -
说明:(1)03年的录取人数是计划人数,如北航没有达到计划,实际录取了近120人,外经贸则超过了计划,录取182人(2)04年的录取人数是实际录取人数。(3)招收调剂的院校没有计算录取比例,因无意义。但也应注意,象北航这样的学校没有完成招生计划,但没有招收调剂,也计算了录取比例。(4)一些院校04年才开始招生,故03年无数据。
报名人数的多少,是考生经过群体行为后的一种体现,是比较客观的反映了考生对各个学校的追捧。
由03年可以看出,各学校报名热力的顺序是:
清华、北大、人大、外经贸、北交、北航、北理、北邮、北科、矿大由04年可以看出,各学校报名热力的顺序是:清华、北大、人大、北交、外经贸、北航、北理、北邮、北科、中财、中科、矿大、首经贸、华电
在这些表面层次下,又隐藏哪些问题呢?报名人数的多少,体现了考生对学校的认可程度。但是也不能否认,其他一些因素也影响着考生人数的多少。如招生人数,那些招生人数多的院校往往报考人数就多,但是也也不绝对,如北理03年计划招收200人,报名人数也没见增加。另外目前一些学校的操作也影响了报名人数,最常见的就是学校的宣传,在媒体上经常可以听到一些学校的声音,但另外一些学校则无声无息。目前最有效的操纵手段是开设SMBA,他们先上车,后买票,但只能买本校的票,这也就是最早搞这种形式的北交大报名人数大增的原因了。
挤除一些人为的水分后我认为目前北京MBA院校的排名基本如下:清华、北大、人大、外经贸、北交、北航、
其中前四未的地位还是比较稳固的,而后面的小学校就暂时处于混战中。北交、北航暂时领先,但新加入的中财、中科也是后生可畏。从各学校的录取分数就可见一斑,清华的分数是最高的,北大次之,人大和外经贸差不多,但他们的分数都至少比国家东部线高10-20分。另外的学校则是在东部线左右挣扎,甚至一些学校靠工科赚来的权利划出比东部线还低的分数。
对于录取比例的排名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因为各个层次学校考生的质量都不同。但通过这些比例我们可以看出,你在某一群人中被录取的可能性有多大。如人大04年录取比例是28.5%,北交是21.8%,并不是说人大比北交大好考,因为人大的分数线是240,北交是225,这不是在一个层次上的。
如报考,粗略来看,如果你可以超过东部线20分以上大可以冲击前四所学校。如果你对于超过东部线20分没把握,可以考虑北交、北航这样的不收调剂的院校。当然,选学校还要看各学校的优势与方向。但必须注意的是,即使你选那些第一志愿招不满的学校,也不代表你的分数就可以低些,因为你必须也要过东部线。
前一篇:京城MBA评论(1-5)
后一篇:大学女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