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二单元位置教案
(2018-12-16 20:18:55)
标签:
教育校园 |
分类: 教学设计 |
第二单元
课题:上、下、前、后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辨认实际生活中和平面图上的上、下、前、后这些方位,并用这些方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经历用上、下、前、后认识和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过程,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并引导学生和同桌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
3、积极主动参与方位的认识过程,体会方位在生活中的价值,发展学生积极学习的情感体验,产生用数学的眼光周围的事物。
教学重点:能正确辨认实际生活中和平面图上的上、下、前、后这些方位,并用这些方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人情境中理解“”上“下”“前”“后”的相对性。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彩笔、纸
预习:你能说出你的鼻子的下面和嘴巴的上面是什么吗?
你的前面和后边是哪位同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现在,我们就和聪聪、明明一起进入神奇的数学王国吧!
2、揭示课题
聪聪问我们:“鼻子下面是什么?嘴巴上面有什么?”
同这们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上、下。(板书课题:上、下)
二、探究新知,汇报交流
1、你能说一说我们生活中有关上、下的例子吗?
2、观察画面,体会上、下的含义
(1)你们听说过南京长江大桥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南京长江大桥是什么样子的?下面我们就一起去南京长江大桥看一看,开开眼界,好不好?
(2)出示主题图课件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告诉大家好吗?
(3)大家发现了这么多东西,真了不起!
谁能说出:汽车下面有什么?
你能像老师这样提出问题吗?
3、看书第9页,完成书上的问题。
指名口答订正。
4、观察画面,认识前、后的含义
(1)仔细看图,大桥上面的轿车、卡车和大客车有什么样的关系?谁能说一说。
(2)小组交流后汇报。教师评议。
(3)说一说你的前面是谁?你的后面是谁?
5、再看图说一说。
三、活动,反馈与检测
1、拍手游戏
(1)
(2)
2、小组活动,完成“做一做”
小组长发口令,其余的同学动手摆。如,把本子书放在数学书上面,把文具盒放在书上面……
3、做拍手操
拍手操
我的小手拍拍,
上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
我的小手举起来。
4、画一幅自己喜欢的能够表示上下关系的画。
5、完成练习二第1题,填在书上。看图再说一说。
6、起立游戏,完成11页第2题。
7、综合练习:完成11页练习二第3题。注意指向终点的方向是是前。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认识了谁?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板书设计:
火车在卡车的下面
教学反思:本节课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倡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与生活”的精神,学生在比较真实的情境核活动中真切的感受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教学中注重了体验和比较的过程,加深了学生对“上”“
课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页内容、做一做第1、2题,练习二。
教学目标:
1、在生活情境中,使学生认识“左、右”,感知左右的位置关系,初步了解它们的相对性,使学生能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经历观察、操作和活动的过程,初步掌握判断左、右位置的方法。
3、在游戏活动中,体会位置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认识左右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建立左右的标准,初步掌握判断左、右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用左、右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主题图、课件、卡片、图片、胶棒或胶水
教学过程:
预习:
你平时走路靠哪侧走?写字用哪只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平时上下楼靠哪边走?为了安全,避免我们上下楼冲撞在一起,学校要求我们都要“靠右行走”,为此在走廊内学校还为我们贴上了小脚丫,以指示靠右侧行走。由此引出左右。
二、学习新知,交流反馈:
1、分辨自己身体的左右。
(1)
(2)
2、进一步认识左和右。
(1)
(2)
(3)
3、借助儿歌强化认识左、右手
我伸出右手去,我收回右手来,我伸出右手摆一摆,右手收回来。
我伸出双手去,我收回双手来,我伸出双手摆一摆,双手收回来。
4、左右的相对性。
(1)
(2)
①
②
③
④
⑤
(3)
(4)
强调:左、右位置的确定要以观察者为标准。
三、检测与反馈:
1、第11页做一做第2题。
你的前面是(
2、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完成练习二4---6题
四、小结。
板书设计:
认识左、右
左
右
教学反思:本节课让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成为了教学活动的起点,直观形象的认识了左、右的相对性,并能正确区分自身的左、右,利用左右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尤其是借助儿歌强化左右,符合儿童的特点,使教学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