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大市综述 |
成思危:股市泡沫源于上市公司质低 |
|
(02-07 10:18 香港商报) |
|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在周二出刊的《中国金融时报》上发表最新观点称,当前中国股市飙升固然有中国因素和奥运因素,但也有国内外资金大量涌入进行短线炒作的因素。近期股指的上涨是靠少数的所谓蓝筹股的支撑而不是股市整体质量的提高,所以必须要下大力量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 多数投资者应获合理回报 成思危认为,‘股市是虚拟经济,它内在就存在泡沫,泡沫的膨胀和破灭,就造成了股市的波动……我们要注意的问题是不要等到泡沫涨得很大的时候再让它破灭’。 面对中国股市的飞速上涨,他去年12月初就已提出要警惕股市泡沫的意见,‘我不赞成一些过于乐观的说法,现在是靠少数的所谓蓝筹股的支撑而不是股市整体质量的提高。现在有些人的头脑又开始发热了,发表言论说明年可以上到4000点。我说如果基础不打好的话,即使股指上去了,最后也是造成一大堆泡沫,又会造成投资者的损失。’ 他还呼吁保障公共投资者的利益。 他指出,股市要健康发展,就要让多数投资者总体上得到合理的回报,这个回报不仅仅是红利,还加上上市公司价值的增值,而不是靠炒作抬高股价。 质量不高有据可查 针对有人提出,成思危关于内地上市公司70%都达不到国际标准的提法缺乏依据,他拿出了具体数据进行反驳。 截至2006年4月31日,有1344家A股上市公司已经向中证监会提交了2005年度财务报告。其中股东权益<0、调整后的每股净资产<0、净利润<0、扣除非经常性项目后净利润<0、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0、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0、净资产收益率<0的上市公司数量分别占总数的3.94%、4.61%、18.23%、27.16%、19.27%、54.91%和15.10%。 如果用国际标准综合衡量,达到标准的大约是400家,约占上市公司总数的30%。 政府无需为涨跌负责 成思危指出,政府作为监管者不应对股市的涨跌负责,而应当为投资者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保障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内地需要建立的是一个健康的、能够优化资源配置的资本市场,而不是一个过度投机、脱离上市公司质量的资本市场。因此中小投资者在股市飙升时应特别注意股市的风险,不要投入超过自己财力许可的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