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揭开基金“新坐庄模式”赚钱路径

(2006-09-11 08:10:10)
分类: 实战技巧与成功经验
编者按:赚钱才是硬道理,广发和易方达等后起之秀因此成为耀眼新星。不过有业界人士担心,赚钱能一直赚下去吗?如果没有交叉持股、集中持股等或称之为“新坐庄模式”或称之为“类庄股模式”的手法,这钱还能赚多久呢?
 

人们发现,一直是业界老大的南方基金似乎在压力之下悄然变化,由稳健而激进,和交叉持股、集中持股几乎零距离。这是一种新的坐庄模式吗?存在何种风险?如何防范?我们试图通过与南方和广发的对话,和业界一起思考这个问题……

南方基金谋变:“集中持股”推动价值发现

集中持股和交叉持股到底算不算一种“新坐庄模式”?这是一个让业界争论不休的话题。

“集中持股和交叉持股应该有所区分。”南方基金投资部执行总监许荣则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回应道。他说,市场的印象可能是南方现在擅长主题投资,忽略了均衡配置,“其实不是这样,公募基金与个人投资者的重要不同点就是,如何以最低的风险代价确定合适的行业及个股的投资组合。我们并不认为风险比前几年提高了,正是我们比以往更多的不断尝试和反思,提高了每个投研人员的能力,也完善了公司层面的投研系统建设。而我认为,完善投研系统、完成一个公司从几十亿向千亿规模基金的管理,正是对国内基金行业、龙头公司最重要的挑战。”

南方谋变

许荣说,2006年以来的投资主题之多,是以往不多见的,“我们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强调了自上而下的思考,这是南方能够有效把握几个投资主题的原因。其次,单个股票的风险,不等于组合的风险,如何通过组合来分散风险是专业投资者思考的问题”。

南方谋变,引起了业内的关注。一些基金业人士对记者举例说,南方稳健前5名股票占净值的比例,2005年6月30日时为23.85%,一年后的2006年6月30日,就达到了40.31%,而同期前8名股票占净值比从38.32%竟然提高到了60.66%,“对南方基金的投资风格之变,我们感到意外。”

许荣表示,这种印象的产生有两大原因。第一,南方从去年开始强调一种分工明确下的团队合作,除了投入研究资源,更重要的是改变过去基金经理把从研究员、基金经理到交易员各环节工作一肩挑的情况,南方对旗下的股票基金从投资策略,到行业配置等都统一布置。第二,从去年中期到今年市场牛熊转折,南方认为应加大投资。

在业界看来,南方谋变,还有其他方面的因素。

一家深圳基金公司的高管则分析说,南方基金风格之变和投资总监王宏远有一定关系。南方基金1998年3月成立,王宏远当年4月就加入了公司,在任职基金开元的基金经理时,他曾对媒体公开表示要“精选个股、重仓持有”。不久他因故去国外留学,2005年7月回国,南方基金的风格变化几乎与他的归来同步。当记者致电王宏远时,他断然否认这是在向广发和易方达的方向靠拢,“我们(集中持股)主要是共用公司的研究平台,研究员推荐了好的股票,大家可能都会买。”

上述高管认为,南方谋变还有更深层次的两个原因:其一,南方旗下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只有三四只,固定收益类产品较多,产品结构在牛市到来时略显被动;其二,南方虽然一直是业界老大,但单论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南方已经跌出了前十名的范围,为继续保持老大地位,南方必须得变。

许荣却认为,南方目前的产品结构,恰恰验证了南方对市场判断的准确。去年中期市场最困难时发行低风险产品会较受欢迎,但南方发行了南方高增长;南方判断今年6月时新一轮重估已近结束,因此推出了相对稳健的南方稳健二号,并且把规模控制在50亿份左右。

集中持股之辩

“集中持股和交叉持股要区分开来,集中持股不是问题。”许荣强调说,集中持股反映了投资品种相对有限,公募基金本身就有严格的投资比例的限定,就应该以自上而下的角度、以最低的风险来实现行业和风险的搭配,所以对有深入研究的个股应该加大配置。近两年基金的发展速度快于整个市场的市值扩大,这样也势必会造成基金持股的相对集中。

许荣认为,南方的投资组合完全按照产品的定义,不会不同产品所持有股票非常类似而交叉持股严重,他进一步解释说,南方稳健强调一个合适的风险收益的搭配;南方积配强调精选行业;南方高增长是追求高风险高收益、强调自下而上选择个股。

金融街网站统计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基金季报,南方基金旗下产品在52只股票上有交叉持股,其中持仓量占流通A股比例超过8%的有12只。

“集中持股也好,交叉持股也好,就是一种新的坐庄模式,和坐庄没有本质区别,因为实际控制人很可能就是一个。”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私募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而另一位信托证券投资基金的负责人则表示“什么是‘庄’?巴菲特就说一生不要买超过20只股票,他买了可口可乐总股本30%多,因为世上顶级的投资品和最好的东西一定是很罕见的,如果只是做平衡分配,就应该买指数基金。”

许荣则强调,今年上半年的大涨和以前的坐庄不同:第一,以前是违规资金流入市场,现在不是;第二,以前股市有大量泡沫,而股改前市盈率10倍,目前整个市场20倍左右,投资价值和以前完全不一样。

风险仍待评估

光大证券前段时间出具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南方基金股票型基金的回报率在各同类产品中居于中游偏上,但净值回报率波动的情况表明其风险偏大。当“激进”取代了“稳健”成为人们对南方的新印象后,风险问题就摆上了台面。

许荣回应说,南方稳健等加大了对某些股票的投资力度,但并不等于风险提高了,风险控制不是一个简单的量化指标,比如南方稳健在今年一季度时持有大量权证类股票时,同时也持有认沽权证,所以已经锁定了下跌风险,权证类投资实际已实现了20%~30%的收益,“南方稳健做了一个很好的操作示范,个人投资者可能关心某个个股的风险,机构投资者关心的则是某个组合的风险。”

一位基金业人士提醒说,交叉持股、集中持股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业界的认可,持有人也认可,因为从目前来看赚了钱,但其中的风险仍然不可低估,他总结说,目前的新坐庄模式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在坐庄筹码上,变控盘为交叉持股或者集合持股;二是坐庄对象上,强调有业绩支撑的中小盘股;三是在操作模式上,舍弃了过去的“黑嘴”、引入了行业研究员,“之所以要强烈关注这个话题,就是因为它可能存在的风险,仍然需要观察。”他强调。

广发基金:交叉持股不是我们的盈利模式

何震:合法合规情况下的交叉持股、集中持股是业界很正常的一种现象。但和庄股当然有区别,完全是两码事

“广发这两年来异军突起,成了业界的一匹黑马,广发策略优选不久前首募规模竟达到180多亿份,就是一个例证。”一些基金业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但同时,也有人质疑广发的业绩中包含了旗下基金交叉持股、集中持股的因素,他们对这种“新坐庄模式”感到忧虑。

金融街网站统计显示,根据今年第二季度季报披露的情况,广发旗下各基金合计交叉持股52只,持仓量占流通A股比例超过8%的有洪都航空(12.32)、G汾酒(11.34%)、G宝钛(14.3%)、苏宁电器(9.44%)、G张裕(9.13%)、G成发(9.18%)等9只。

9月7日下午,记者就此电话采访了广发稳健增长的基金经理何震。何震是2005年度中国“十大明星基金经理之一”,同时担任广发策略优选的基金经理。

《第一财经日报》:从今天(指9月7日)的收市来看,广发稳健的前几大重仓股都跌了,大商股份收在37.29元,对此你觉得有压力吗?

何震:没压力,股票涨涨跌跌是很正常的。要克服投资中的恐惧心理,关键是要形成自己的投资哲学。我曾经在周期性行业的最高点买过海螺水泥,结果损失巨大,但我发现行业的低潮更有利于其扩张和发展,如果行业走出低谷,这家管理优良、成本领先的企业必定会率先反转,因此我坚持下来了,并且在股价跌到第一次买入价三分之一时继续加仓,最终获得了丰厚的收益。

《第一财经日报》:你们和易方达有一个共同的股东广发证券,容易让人联想,有人说你们两家在对倒大商股份,也有人说你们周围有一批资金在做“老鼠仓”?

何震:这是空穴来风、毫无根据的,易方达是我们尊敬的同业,我们在一个城市,但基本没有往来,偶尔会一起打篮球,但是不会谈业务。易方达在自下而上的研究方面比我们深入、细致,我们注重宏观经济,自上而下的方面可能稍微强一些。

没有人跟着我们做吧,我们买的股票大家都知道的呀,白马为主,黑马比较少,但黑马我们买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它是黑马,也是不断跟踪才能确认,我们先去找像一匹黑马的东西,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第一财经日报》:对个股的一贯强调是不是因为广发基金有比较浓的投行色彩?广发的交叉持股、集中持股,被一些业界人士认为是一种新的坐庄模式,这和庄股有区别吗?

何震:这(合法合规情况下的交叉持股、集中持股)是业界很正常的一种现象。但和庄股当然有区别,完全是两码事。庄股没有基本面支持,没有业绩增长;坐庄的是价格主导者,它可以很集中,可以把流通股全买光,我们要按证监会的规定,最多只能买到一只股票的10%。至于说几家基金公司联手,别人难道是傻瓜吗?在现在的制度下,那么多基金想法各异,并且都是竞争对手,为什么要给你抬轿子呢?只有你买的股票,别人觉得物有所值,才会去买。

我们重视企业,分享企业的成长,这和所谓的投行色彩没有关系,和投资理念有关。一个好的企业三分钟就可以判断出来:第一,行业空间有多大;第二,它成长的代价有多大,就是说一个企业是不是以提升它的净资产收益率的方式来增长的,比如通过不停的融资也会有不停的增长,但不是我们希望的那种;第三,就是它能不能在成长的过程中维持一个比较高的毛利率水平,我们的重仓股基本都是按这个标准选的。

《第一财经日报》:交叉持股、集中持股的原因往往会说成没有那么多好股票,没法选择,这是唯一的原因吗?如何控制风险?

何震:对呀,没有那么多好股票买,难道这个原因还不够吗?至于控制风险,很简单,第一控制仓位,我们公司比市场更严格,我们所有基金不能超过一只股票流通盘的15%,即一般是总股本的6%,证监会规定的是不能超过总股本10%;第二,要不停地跟踪企业的情况,我们的研究员非常敬业。(第一财经日报 张晓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