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阴扫地 风向转变?

(2006-06-08 08:29:25)
分类: 大市综述
主持人 徐海洋
  嘉  宾 长城证券 张勇
         东方智慧 黄宇  

  主持人:此前有投资者预料到了调整,但很少人想到大盘会出现如此猛烈的下跌。昨日沪综指一口气放量下跌89点,5.33%的跌幅创4年半之最,数百只个股跌停,市场气氛一下子变得冷酷起来。当前我们最关心的问题也就是:大盘为何如此暴跌?调整会延续多久?投资者如何应对?

  短期向下寻求支撑

  长城证券 张勇:促成股指暴跌的因素很多,既有偶发因素,也有常规因素,但根本原因是市场累计升幅过大,需要通过调整进行消化。

  从偶发因素看,近期多种不利因素纷纷袭来。首先是国际股市风云突变,美国股市受加息预期影响大幅下跌,香港股市也跟随大跌,H股指数短期头部的形成对A股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从国际商品期货价格来看,铜、铝等有色金属期货价格也都显著下跌,有色金属板块遇到较大抛压。

  从常规因素看,多数投资者普遍认为新股扩容速度过快是大盘下跌的直接原因。从新股扩容速度看,事先普遍被认为新老划断三步走是为了保证市场平稳,因此市场疑虑有所消除。但随着股指的快速上涨,新股发行速度明显加快,尤其是“巨型航母”中国银行即将发行,市场资金供求关系发生转变,引发市场恐慌。由此引申开去,扩容作为管理层重要的调控手段,“信号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大盘在“五一”长假后一路高歌猛进,个股行情极其火爆,其中很多题材股借助朦胧消息大举拉抬,投机气氛浓厚。在股价飙升的背后,如果没有业绩支撑,泡沫最终将会破裂,引发更大风险。从这点看,通过加快新股扩容平抑市场资金供求关系,有一定的合理性。

  当然,市场获利丰厚是股指下跌的内在动力。股指自从有效突破千三阻力后,各个整数关口也被相继突破,每次市场在出现大幅下跌之后都能够化险为夷,投资者多有盈利,市场累积了丰厚获利盘。这是跌势出现便引发暴跌的根本原因。

  从操作上看,周三的高位带量巨阴表明阶段性调整已经开始,但此次调整幅度应该不会太深,1500点将会遇到有力支撑。而多数指标股也普遍提前进入调整,中国石化目前尚未股改,向下调整空间有限,长江电力、中国联通等重量级指标股股价也都处在合理区间。如果从估值角度看,中行上市也不会对银行股造成很大冲击。

  当然,大盘向下调整空间有限并不代表个股风险不大。此次行情中,很多题材股股价迅速翻倍,所以此次调整幅度最大的也是前期股价大幅飙升,并且缺乏业绩支撑的题材股。投资者应该及时调整投资策略,首次应适度降低仓位,其次应增加防御性品种配置,如交通运输、电力、钢铁等前期滞涨品种。

  大盘将进入中期调整

  东方智慧 黄宇:昨天沪综指下跌89.58点,深成指下跌199.16点,跌势令所有人惊讶。我们认为,在IPO发行加速的背景下,三战千七失败的大盘将进入中期调整。

  消息面加重了市场的不良预期。从中工国际开出IPO第一单到昨天中行6月发行A股的消息,IPO发行加速势头明显。管理层似乎不希望指数涨得太快而出现泡沫,有通过IPO节奏调控大盘的意图。目前市场的市盈率水平已经达到30倍,很多个股股价翻番有余,它们已经透支了未来几年的业绩增长,这使得大盘上涨源于基本面的支持越来越小,对资金面的依赖性越来越大。而IPO发行加速正好击中资金供给这个软肋,尤其是中行上市欲融资200亿元,按照50倍申购将冻结10000亿元资金,对市场形成的巨大分流效应是很大的。当然,近期周边股市、国际期货市场走势的疲软,再度加息的传闻,都使得中国A股市场的空方力量大盛。

  事实上,近期主流机构在热点品种上的减仓动作非常明显。很多基金重仓股都在重复这样的走势,快速涨停一两个板,然后冲高回落,接着连续跳水,G茅台、G火箭等都有这样的特征。至于主流机构扎堆出货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和中行发行A股有关。目前基金等机构手里的现金并不十分充裕,为了备战中行上市,他们只能选择套现手中获利丰厚的筹码。由于机构介入相关品种的成本非常低,他们极有可能通过进一步打压股价的手段吸引抢反弹资金介入,而这会对指数形成进一步压力。

  从技术上看,大盘在上冲1700点的过程中,已经出现了三次大幅调整,且幅度逐渐扩大,多头在上攻2004年因宏观调控形成的密集套牢区域时,有力不从心之感,昨天深沪股市的光头长阴更有断头铡刀的味道。从市场轨迹来看,此次调整有可能展开对周、月线的调整,调整周期有可能延长,多头要想迅速反击的难度加大。目前,大阴线已经击破5日和10日等短期均线支持,多头是否能在30日均线组织抵抗值得观察,后市回落目标估计在1550点附近。

  长阴之后大盘短期波动将会加剧,个股风险与机遇并存,操作上不宜盲目抢反弹。对于涨幅巨大的题材、绩差、过气品种逢反弹坚决卖出。跌时重质,可以关注业绩成长性好,市盈率合理的品种,在技术形态调整到位的时候逐渐低吸。(中证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