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06股市特别报道: 千点大底将抄到“大鱼”

(2006-02-05 10:08:35)
分类: 大市综述
 

2005年股指一度跌回“10年前” 也意味着机会的到来

郑重声明:投资存在风险,本文不作为入市依据

要说去年股市的投资,让我们先看看全球股市的表现:2005年,在美联储连续加息的影响下,全球股市不跌反涨——亚太指数年内涨幅为21.25%,道琼斯欧洲600指数涨幅为23.38%,拉美、东欧等新兴市场更是大涨超过40%。与此相比,沪指下跌9.8%,处于全球倒数第四位。这一切,都是在我国GDP每年保持在9%以上的背景下发生的。难怪北京群丰的证券分析师王朝烽表示,“轮也该轮到中国股市涨了。”

去年虽然股指最低跌到998点,回到了10年前的点位,但同时也意味着机会的到来。我们采访了一些这个市场中的普通投资者,他们长期以来都没有放弃过股市,也正因为如此,“有心人”终于迎来了自己投资的精彩瞬间。

段子一

抄千点大底不是吹的

“牛皮不是吹的,我在1000多点的时候果断补仓,现在看,那操作真叫英明。”张先生谈起去年的投资经历手舞足蹈,明显处于扬扬自得中。

其实,和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目前大多数人的状态相同,张先生家里按揭买了房,有一部经济型用车,手里已经没有多少钱用来投资,但从大学时代就与股票结缘的他坚持留了部分资金“玩”股票。

张先生炒股的确有些“玩票”的成分,上班时间不用说,股票行情是看不了,下了班各种应酬,家中杂事也是一堆。“其实看股票的时间真很少,不过,我每天回家打开电脑首先就是要看看行情,然后再翻翻自己手上股票的价格,最后要看看当天的财经证券新闻。”张先生认为,这算是几年炒股下来养成的好习惯。

和大多数投资者相似,四年多的熊市行情让张先生损失不少,手中的股票基本上是从短线做成了长线,股民熬成了股东。“要波段操作,实在没这个能力,我一般都是选择基本面比较好的,业绩预期也不错的股票。”尽管如此,按照张先生的说法,熊市行情,一些较好的股票也跟随下跌,在阶段底部补仓后,没想到股价又开始下跌。

对于去年为什么能在股指1000多点的时候果断买入,张先生回忆,当时消极的传闻不少,自己也挺害怕,什么股市700点论、推倒重来论,但仔细想想,股市又回到了10年前的点位,难道这10年国家经济就没有发展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另外,张先生还发现,股权分置改革开始试点后,虽然股市还在跌,但利好政策出台的频率明显加快:再度停止了新股发行,再融资也同步停止;银行基金获准筹建而且是股票型的;OFII增加60亿元投资额度;更有传闻说监管部门召集机构秘密开会等等。“我当时只是想这么多利好消息出台,说明国家管理层也希望市场走好,所以应该顺势而为。”

回头看看,张先生真是抄了个历史大底,但当时,他并没这么“骄傲”,因为股指在1100点一带又折磨了他好一段时间。

最近一个月,股市终于有了点牛市来临的势头,一个月时间涨一百多点,新年以来更是涨势逼人,张先生初尝胜利的喜悦,但问题又来了。

股市有句谚语:会买股票的是徒弟,会卖股票的是师傅。张先生的困惑是在熊市被套牢的时候不怕,反而股票一涨,赚钱的时候就不知道该怎么操作了。

段子二

港股策略收获颇丰

谈到港股投资的心得,曾先生兴致很高,他说目前香港市场比内地市场好操作多了,那感觉好像闭着眼睛都能买到好股票似的。曾先生分析说,从上市公司方面来看,内地优秀企业纷纷在港挂牌,增加了港股的含金量;从市场参与者方面看,香港的机构投资者比较成熟,他们都会从企业的实际经营出发,长期持有获利。一方面是稳定,而另一方面又很活跃。曾先生说港股的炒作不比内地差,一个概念也能把一只股票价格炒高几倍,机会真是很多。的确,据记者了解中石化目前港股价格就比A股的还要高。

令曾先生开心的是,家里在香港的亲戚希望他能帮助做些港股投资的指导,在他制定的投资策略下,这位亲戚去年也收获颇丰。

虽然目前内地的普通投资者还不能参与港股的炒作,但曾先生建议投资者应多关注港股动态,因为市场之间的联动会越来越强。

段子三

清华同方清醒一回

六十开外的王阿姨让记者佩服得一塌糊涂,记得去年夏天举行的清华同方股改方案投资者沟通会上,王阿姨义正词严、有理有据、不卑不亢地反驳着同方高管的陈述,当时记者就想冲过去拜此阿姨为师傅。

去年4月份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可以算是中国证券史上的又一件大事。首批试点的公司成就了两个“名”星,一个是三一重工,其公司董事长梁稳根就因成功公关三一股改而被评为2005年CCTV年度经济人物;另一个,就是清华同方,成为首家方案被否决的公司,名气之大,估计大凡炒股的地球人都知道。

当时清华同方的股改方案是用公积金10转增10股给流通股股东,王阿姨就认为,其他公司都是大股东直接送股给流通股股东,公司股本没摊薄,而同方用公积金转增,大股东没有任何损失,股本还大增,这样同方怎样在半年之间提高业绩以稳定股价啊!

当时清华同方高管只强调公司的利益,比如大股东要维持控股权等,在场的投资者很多对其提出质疑。

王阿姨事后告诉我,她之前做了很多功课,给同方仔仔细细地算了笔账,大股东成本、小股东成本、历年分红、股改后公司预期业绩等,算下来同方对小股东真是苛刻。

清华同方试点方案被否算是买个教训,但王阿姨始终在努力维护自己的权益。我们并非股市中“微小”的投资者,不是说“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信报记者焦菁

财神金手指

今年将有两次中期反弹机会

今日值班财神:民族证券分析师徐一钉

2006年,沪深股市将继续呈现强平衡市的特征,估计最高点在1450点附近,低点在1000点附近,沪指年线将收出阳线,上涨12%-18%。

指数目标:

2006年,沪深股市存在两次中期反弹的机会,一次在2006年初,即1074点开始的跨年度行情,另一次则出现在下半年。从历史经验看,在发行10亿以上流通股先后,都导致沪指至少15%的下跌。年中若发行全流通新股、恢复再融资,对A股市场的负面影响,要远大于以前历次大盘股的发行。一旦实施“新老划断”,沪深股市的重心难免下移,将给中、长线资金再提供一次低位吸纳的机会。

选股思路:

2006年,在全流通的背景下,机构的选股思路将跳出“业绩、成长”。在A股平均股价处在历史低点,不少公司的“并购价值”远高于“以业绩+成长测算”的投资价值,并购、重组有望成为2006年的主流投资主题之一,甚至出现被“标购”的案例。

热点板块:

2006年,由于各类机构选股偏好差异加大,个股的活跃度要高于2005年,机构持股的差异化加大。与“十一五”规划、扩大内需、循环经济相关的行业、公司,将成为市场的投资、投机热点。其中包括:商业连锁、资源、医药、金融服务、高科技、电子信息、3G通讯设备、数字电视、再生能源、新能源、节能环保、航天军工、电网改造、传媒网络、物流、轨道交通、食品饮料等,进入周期性谷底的公司也值得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