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创智科技“揭盖”:10亿资金不翼而飞与重组之谜

(2006-01-01 16:46:44)
分类: 大市综述

知情人士称,创智科技在早前时候曾向所在地长沙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提交报告。报告中称,目前创智科技账上已无现金流,属资不抵债,创智为大股东担保的5.589亿元现金亦有去无回,请求政府驰援。

“除了对大股东担保的5.589亿元外,上市公司6亿元募集资金和2亿元银行贷款中,扣除部分经营性亏损,另有部分资金也下落不明。”上述知情人说,“这实际意味着创智借壳上市这几年,玩掉了近10亿元。”

2005年12月29日下午,创智科技董事会秘书吴启东向本报记者表示,“大股东还不了钱。但钱到哪里去了?目前还没有结论。”

同时,他向本报记者转述公司董事长丁亮的说辞,“至今为止,丁亮从未协助过警方调查,所有资金之中,丁亮未获分文”。

但,这是实情吗?

证监局介入调查

吴启东表示,创智“案发”缘由是2005年11月的公司自查。

自查发现,创智科技及其控股子公司创智软件园有限公司为大股东创智集团及关联方提供违规担保5.589亿元,占到2004年底净资产的66%。

紧随其后,湖南证监局在2005年12月1日介入调查。

“证监局上市公司监管部,并会同会计师事务所,主要调查资金流向问题。”吴启东说。

2005年12月28日,湖南证监局内部人士透露,调查组2005年12月23日从创智撤出,对创智如何处理,目前正在上报程序中。

公告显示,5.589亿元资金中,除1.85亿元为深圳智信投资有限公司(创智集团控股子公司)获得之外,其他均为创智集团占用。

知情人表示,深圳智信的1.85亿元即是用来炒作创智科技股票。但该消息遭到创智高层的否认。他透露,“上市公司炒自己股票,一般不会用自己公司的名义。据我所知,这1.85亿元是用来炒作其他股票,已经亏了1.2亿元。”

该高层透露,创智集团自身另有9000余万元贷款,加之原有1.85亿元注册资本,合共6.5亿元现金,目前的资产形态,除了拥有创智科技6093万股,按最近3.28元的每股净资产计,只有2亿元外;另有一栋“北斗星商厦”——2000年时,从上市公司以8980万元置出,由于地理位置不优,已严重减值。

“大股东除了上市公司的股权,别的资产基本没有了。”有创智科技高层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上市公司作为担保方,只能为此买单。”

截至2005年12月30日,创智科技账上2.5亿元的质押存单分别被中国光大银行深圳分行(1.5亿)和长沙市商业银行华夏支行(1亿)强行划走。

而创智科技位于深圳南山区科技园南区土地使用权及地上附着物(已投资1.5亿元)则被轮候查封,创智科技旗下旗舰公司创智软件园公司99.8%股权亦被多次冻结,甚至创智科技所拥有的至少10部车辆也未能幸免,亦在冻结之列。

记者调查发现,在创智科技“盖子”未完全揭开之时,各大债权银行早已闻风而动。截至目前,可能只有创智科技所在办公楼等少数资产未被冻结。

10亿巨资不翼而飞

记者调查所知,目前违规担保部分5.589亿元已难以收回。而由违规担保牵出的创智科技财务黑幕也开始徐徐拉开。

一个很蹊跷的例证是,创智科技近年来账上现金充足,2003年4亿元,2004年3.6亿元,而相应的短期借款也有2亿多元。

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丁忠民分析,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假若有现金存款,为何还要贷款多支付利息呢?

这一现象在2005年证监局介入调查后开始陆续对外公布。其真相是,创智科技账上3.6亿元现金中,至少2.5亿元是被质押的,这意味着,该笔2.5亿元虽列在账上,却为其他关联公司提供了贷款质押,并不能为上市公司所用。

“大股东不能直接占用创智科技资金,这是个变通办法。”创智科技的一位高层说。该高层对余下的1.1亿元存款是否被质押不愿表态。

创智的财务造假由来已久。它在前几年就曾将五一文商场的销售收入充当高科技收入(后被证监局要求整改),并以此概念获得再融资,一度被市场追捧,最高股价达到45元。

翻开创智科技的财务报表,截至2005年三季度末的总资产是12.74亿元,净资产是8.46亿元。但总资产组成部分中,“水分十足”。

其中,货币资金3.6亿元中,目前已被银行划走2.5亿元;应收账款1.92亿元、其他应收款5900万元、预付账款8900万元、存货1.95亿元总计5.35亿元。

这些流动资产的计价遭到业内人士的诟病。从创智的公告来看,募集资金投向的电信行业新一代解决方案项目、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保险综合信息平台、创智国际化软件出口基地建设项目等四领域,单笔都在1亿元之上,总计5亿元。

“这是不可想象的,单个正常投入是几百万,最高也就是千万级。” 有IT行业人士说。

创智科技高层亦向本报记者承认,“这些流动资产的计价可能存在问题。”

如此算来,创智科技旗下的“真实”资产可能主要集中于固定资产和长期投资(近4亿),在扣除上述已扣划的2.5亿元现金、流动资产的水分、承担连带担保责任后,创智科技净资产已所剩无几。而这也印证了创智向政府的报告中所说——“无现金流,已资不抵债”。

另一方面,创智在1998年借壳以来,合共募集6亿元资金,加银行借款2亿元,该笔资金目前所形成资产有限。

“上市公司亏掉一部分,还有部分被挪走,加上违规担保的5.589亿元,总计10个亿左右的窟窿。”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说。

钱呢?不得而知!

重组之谜

包括湖南省信息产业厅、省市政府、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等政府部门都对创智科技重组给予足够关注。

“最近丁亮一直在和各部门商谈重组之事。”创智科技一高层说。

2005年12月29日下午,丁亮在接待湖南信息产业厅贺仁雨厅长之后,又紧急赶赴另一政府部门。“目前是丁亮在求政府,政府是要保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创智集团是不会保的。”

据称,创智科技在给政府提交的一份报告中称,希望政府能够提供500亩土地,将目前的窟窿补足。

但这一提议似乎存在颇多问题。创智科技本是民营企业,如何界定政府投入的产权?

记者在2005年12月29日下午5点30分赶到高新区的时候,已到下班时间,但高新区管委会主任、书记等正召开会议。一位受访的高新区产业局官员向记者确认,创智科技确曾向开发区寻求资金帮助。

创智科技一位高层表示,目前创智科技面临重组的可能性很大。他表示,在违规担保爆出之后,创智科技随即以创智软件园的名义,将创智集团及关联方所持有的创智科技6093万股冻结。

在5.589亿元违规担保中,该高层表示,按照相关法规和此前的判例,上市公司并不能为关联方提供贷款担保,如果承担责任,只在50%。也就是3亿元左右。

而创智集团所持的股权有2亿元。“若银行要起诉,将连带责任解除到50%,另外50%则用创智集团所持的股权来抵补。”

“届时,现任大股东创智集团就必须退出,可能会面临市场化重组。”创智科技高层说,“创智集团如何归还,是否还有别的资产,现在都在等证监局的结论。”

天一证券收购兼并部总经理尹军平分析说,创智科技借壳上市之后问题不断,若要保护所有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则必须将所有盖子揭开,接受市场化重组。

文章引用自:http://stock.163.com/05/1231/14/26ACA5P600251HHD.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