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5难忘九月二日
这一天是我们下乡纪念日。47年前我们在“下乡光荣,不走不行”(佳木斯站内大横幅)的背景下,带着青春的迷惘和焦虑,来到了生产建设兵团60团23连。
第一次挥泪壮行。送行的场面空前绝后,一列绿皮火车两侧,簇拥着数以万计的送行者,车厢里满载的小青年发疯般的拥挤,中午12时许列车鸣笛启动,顷刻间哭嚎呜咽声大作,震天撼地,撕心裂肺。
第一次坐卡车长途跋涉。
我们在福利屯火车站下车,在附近饭店吃过晚饭,然后换上一辆解放卡车,又经过五六个小时砂石路的颠簸,深夜才到达漆黑一片(尚未通电)的连队。
第一个见到的荒友是阿杜。初秋的夜晚很冷,我们20多个青年和行李挤在车厢里,车开了一会儿冷得不行了,大家钻到一块苫布下,而接我们的副指导员阿杜,他靠在大厢护栏旁,没有流露出一丝冷意,留给我的印象是高大的!
第一顿饭是猪肝面条。炊事班知道我们要来,早早的给我们准备了夜宵——猪肝面。那半水桶有点糗的面条,无不包含上海人的情怀,还有老青年满满的心意。
第一次住进大草房。下半夜了,我们被领到拉和辫(木杆缠上泥草辫,外面摸上大泥的墙)大草房里,躺在已经烧热的大通炕上,呼吸着烧麦草的烟味,带着征途莫名的幻想,走进疲惫的梦乡。
第一次割大豆。团里在四连召开豆收动员现场会,其中安排割大豆比赛,我记得阿杜开趟子,时不时还帮我割上几镰,我紧跟快撵跟在后面,新老青年的差距可想而知。
第一次扛起150斤重的麻袋。开始扛装小麦的麻袋,直不起来腰、站不稳,没多久不但能扛起来,还能上两部跳板,然后把小麦倒在茓子里。
知青华年已逝,回味点滴片段,以向那个时代的人们致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