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析汪曾祺作品的“人性美”

(2006-12-27 18:24:30)
分类: 我的论文

浅析汪曾祺作品的“人性美”     

摘要:关注人性,是文学永远的主题,好的文学作品理应给人“美”的情感体验。汪曾祺的作品字里行间始终闪烁着一种“人性美”,本文从汪曾祺作品的发表背景入手,分析了形成“人性美”特色的题材、风格、语言等元素,以及作者生平对作品的影响。

 

关键词:汪曾祺  作品  人性美  背景  题材  风格语言  作者生平

 

上世纪80年代,汪曾祺以一篇《受戒》将小说从冷硬的氛围中带入温馨的人性世界,继而又连续发表小说《鉴赏家》、《大淖记事》和《湘行二记》、《紫薇》等散文名篇后,中国文坛产生巨大震动,人们欢呼这种充满理想人性追求和温馨柔婉艺术风格的作品的出现,,在汪老营造的那种缥缈迷人、如梦如幻的氛围中,读者的心弦缓缓地被拨动,人性之美在不断升华。

一、    汪曾祺作品“人性美”特色元素剖析

1、作品题材

汪曾祺的创作取材自由,小说多描写平凡人物的平凡生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情调,自有一种行云流水的洒脱之美;散文写生命本体,写人作画体验,致力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向艺术本身回归,文学创作处处关注人性,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审美理想。

 作为中国近代“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一生都弥漫着杨毓珉他们所说的书生气、士大夫气,汪曾祺的一些鲜为人知的剧本创作、甚至书画作品中,人性美也是他孜孜追求的终极目标。

汪曾祺的作品远离重大题材,没有性格复杂的大人物,小人物往往是主角,也没有强烈的戏剧矛盾冲突,这些特点正如他的散文《七十书怀》中坦言的,是我的生活经历,我的文化素养,我的气质所决定的

汪曾祺作品中“小人物们”鲜活生动,处处展现人性之美。他对待这些人物,并不是像鲁迅写阿Q那样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或者像《祝福》那样揭示其凄惨的悲剧命运。也不像十七年的小说那样反映他们的革命性和英雄精神,而是拨开压在他们身上的层层阴云,发掘蕴藏在他们内心的美质和情操,张扬他们生活中的美和欢乐。《晚饭花·三姊妹出嫁》中的皮匠、剃头匠和卖糖郎,《鸡鸭名家》中的陆长庚、余老五,《故里三陈》中的陈小手、陈四、陈泥鳅……这些下层劳动者的生活并无多少光明可言,但他们的生活充溢着一种生命的欢愉,他们都在各自微贱庸常的营生中以出色的劳动创造出了一种美的境界。

汪曾祺非常明确地说: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美和人性是什么时候都需要的。《受戒》是汪曾祺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他在作品中为读者展开一幅幅旧时代风俗人情的浓泼重彩的长桢画卷. 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他那故乡田园风情的深深眷念和旧日生活情景的缅怀.《受戒》写了明海与小英子的初恋,但《受戒》的价值不在爱情本身,而在于那种僧俗之间奇妙和谐的人性美。明海当了和尚,却又在此时与小英子相爱了,并且爱得那么自然,健康,美好,圣洁。明海的和尚生涯与其爱情发展并行不悖地向前推进,他的受戒之日,也正是其爱情发展到高潮之时。这在通常的意义上是非常荒诞的。中国的和尚是与爱情不相容的,而汪曾祺向我们展示的 是一个任何道德说教都无法规范,任何政治条律都无法约束,甚至连文明、进步这样一些抽象概念也无法涵盖的自由自在的境地,这里充盈着旺盛的生命活力,和谐美好的爱情在这种自然原生的文化形态中能够得以实现。儒、道、佛三者为了人性的和谐都可以圆通与整合,汪曾祺在他的小说中所要表达并极力推崇和赞美的是一种充满诗意充满美好的人生境界。

2、作品风格

汪曾祺的文学作品风格清新秀逸、宁静致远。微弱抗议、温热的悲悯、逍遥的妄想、超脱的情思、浑朴的画面、淡雅的意境、浪漫的风俗……这一切构成了现当代文学天空中一道亮丽奇异的风景线,有着非常重要的审美价值。

汪曾祺在叙述上也突出一个“美”字,他的一个突出特点便是以平等的视角对环境、风物、风俗、风情的细致描写。他的小说,很少采用“开门见山”的写法。作品的开头总有大段的关于环境、植物、风俗、典故等的描写或考证的文字。比如:《职业》中关于文林街从早到晚各种吆喝声的描写;《戴车匠》中关于戴车匠那间小店所处的方位及其左邻右舍的描写;《异秉》中的那些生意经的交待;尤其是《大淖记事》的开头,从对字的考证,写到淖中的沙洲上的茅荻和四周的炕房、浆坊、鲜货行、轮船公司、码头……然后又写到西边的锡匠和东边的挑夫,而人物的出场还在后边。汪曾祺把这些东西写得形神兼备,引人入胜。不仅增加了作品的文化性、可读性,而且平添了艺术上的真实感。对世间生活怀有热情和肯定,使汪曾祺对现实的一切怀有极大兴趣去描绘,去欣赏,去表现,使他们一无遗漏地、全面地、丰富地展示出来。他不管什么中心人物、主要线索,写到那里都是洋洋洒洒,精勾细画,交待得详而又详,给人一种丰满繁实的美感。

沈从文说,现代作家必须懂得人事在一定背景中发生。汪曾祺深通此道。他总是通过环境,尤其是通过人物的谋生方式表现人物。他善于从多侧面去开掘找寻人物性格的基础,确定人物存在的空间,给人物展开广阔的生活天地,从而使人物左右逢源,处处触到生活,不容置疑地宣告自己的真实美。正是在这种背景与人物关系的基础上汪曾祺成就了自己独特的叙述方式。他的人物总是融汇在作品中诸多风俗画所构成的背景氛围之中,洋溢着浓郁的乡俗风情和生活气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