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被马明哲800亿利差损的诉苦吓到

(2009-12-21 12:35:57)
标签:

平安

800亿利差损

股票

分类: 行业与个股

这个消息在年末大盘这样的敏感区域和平安收购深发展的关键时刻“隆重”推出确实有点雷人。

 

其实,利差损保单是招股说明书中就明确揭示的一个风险,纯粹的历史遗漏问题,只要不是盲目跟风购买的投资人,即使不能准确估算其规模包括其具体险种的分类,但一定是投资前就作为投入评估的一个因素的。

 

这次对普通投资者(也许也包括那些具有大散户性质的资金雄厚的机构投资者)具有直接杀伤力的恐怕是报道中的这句话:“翌日(指11月中旬保监会召集各保险公司老大开会商讨一年前财政部就说即将发布的保险业实施《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老马诉苦800亿利差损),各保险公司紧急下令其投资总监抛售中国平安股票,平安股价开始连续数日大幅下跌,成交量成倍放大”。

 

我目前对这句话还保留个人看法,外行怎么说都正常,参会的各保险公司老大对平安的这点家底“心中无数”感觉意外而下令手下清仓,倒让我非常“感觉意外”,杨超万峰们会这么做?不太相信。

 

这些高内涵利率(当时有相当一部分是惊人的8%)保单的产生有二个原因,一个是当时本身高市场利率的背景,更重要一个是保险这种金融商品作为新理念推出时的市场化营销需要,那个时候要让从计划经济中刚过来不久一切都由国家或单位担待没有丝毫个人保险意识的国人迅速接受这个新生事物,“晓之以理,动之以利”的手法,是必须的。

 

如果没有记错,平安的高利率保单主要是少儿险和养老险,偿付周期相对很长,在业务规模良性发展和后期低内涵利率(2.5%)新保单(占总保单2/3)大量对冲中完全可以平稳过渡。

 

当然,新会计制度中一个“以15年期国债利息加风险溢价为基准,约4.17%-5.25%之间”的调整,与平安近年使用的虽然已经连续调低但仍有6%的评估利率相比,差距是显著的,记得以前在对比中国人寿和平安二家投资价值优劣的时候也提到过平安的激进和人寿的稳健。但是,这毕竟是账面的数字游戏。以保险业内普遍使用的20年久期的精算假设去看,未来二十年可能存在的通货膨胀和加息周期的确定性,哪种评估利率更具有前瞻性现在还很难说。

 

不是说财政部调一个数字,平安这样优秀的企业就要垮掉了对于直接的经营、现金流没有任何的影响,只是账面利润和净资产的确认(对再融资或并购)也许有重大影响。另外,账面利润一次性的下降,还能争取到巨额的税收减免,这倒是真金白银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