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愿景看企业

标签:
杂谈 |
分类: 百草圆 |
心有多大,世界才有多大。
愿景决定着最终的平庸、出色还是伟大,无论个人还是企业甚至国家。
作为投资人,主要谈谈企业和企业家的愿景。
10年企业靠人、50年企业靠制度、100年企业靠文化。
愿景是人们脑海中所特有的意象或景象,它是人们对未来的憧憬、是渴望实现的愿望、是毕生为之奋斗的梦想。愿景因人而生。当亨利·福特在一百年前说他的愿景是“使每一个人都拥有一辆汽车时”,当时都认为他是一个疯子,但在今天的美国社会,他的梦想已经完全实现。
人的生命是短暂而有限的,只有以高不可攀的目标来激发人的无限潜能,人们才能将有限的生命创造出无限的价值。曼宁·柯尔斯蒂提出十种企业领导力特质:愿景、能力、热情、稳定性、关心他人、自信、坚韧、活力、超凡魅力和正直。愿景排首位。
作为企业的领袖,企业家的个人愿景是他们不断奋斗的内心源动力,而且像指南针一样,牢牢地指向企业的愿景。当企业家把“个人愿景”放大成与员工共享的“共同愿景”,企业就有了灵魂,就明确了“企业在未来将成为什么样的企业”。也就是企业长期发展的方向、目标、理想、愿望以及企业自我设定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当愿景独特、清晰、持久,且富于服务精神时,才能够绝对深入人心。
一个好的企业愿景,它必须具有前瞻性、想象力、震憾力、清晰度。
我们来看一些熟悉的著名企业的愿景:
微软:从“要使全球家家户户都有个人电脑”,到“透过功能强大软件服务,让每个使用者无论在何时、何地,以任何装置都能够实时取得所需要的信息以达事半功倍的效果。”到最近“让全球的人们以及企业充分发挥潜能。”
沃尔玛:使平民大众有机会购买富人购买的商品。
阿里巴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百度:提供最好方式,让人们找到需要的信息。
另外,如:索尼“娱乐全人类”、联邦快递的“使命必达”,迪斯尼的“生产快乐”,麦当劳的“成为全世界每一个社区的最佳雇主”,盛大的“网上迪斯尼”。
再来看看A股中的著名公司:
招行:做时尚的、有品位的、阳光的银行(定位明确,高度和震撼力不够)
工行:成为最盈利、最优秀、最受尊敬的国际一流商业银行(想做老大,但比较抽象?)
平安:以保险业务为核心的世界领先的多元化金融服务集团(还就是老马的价值最大化)
国寿:“成己为人,成人达己”(这个内涵是很好很丰富的,可惜清晰度不够)
苏宁:打造中国最优秀的连锁服务品牌(明确、清晰,但好象还少点什么?)
————看到差别和差距了吗?!
再来看一些企业家:
柳传志不断为联想设立愿景,“造出机器”、“10年10倍”、“让每一个中国家庭拥有一台电脑”、“扛起民族产业的大旗”、“率先圆梦世界500强”、“高科技的联想,国际化的联想”,这些愿景,在不同阶段以恰当的表述方式,激励联想人一步步走向成功;
任正非带着一群青年员工,工作、吃饭、住宿都挤在一起时,就大谈“以民族产业为己任”。在《华为基本法》中,“世界级设备供应商”成为明确的愿景。
大家崇拜的老巴:给忠实的股东以最好的回报(这个是我自己乱总结滴)。
老巴比较特别,是个人英雄主义,企业失去他,个人认为将天壤之别。所以,尽管伟大的不会是他的企业,但他的方法已经给天底下千万有心的投资人所分享,老巴毫无疑问还是伟大的。不过,老巴的最新愿景已有改变,你知道老巴现在这个年纪他对成功的理解已经是什么了吗?据最新的《滚雪球》中所述,他老人家说只要有一些真正关心你的人,足矣!
盖茨在其著作《未来之路》就曾预言未来的科技世界,人类生活将建构在宽广的信息高速公路上,《数位神经系统》也指出,知识工作者将取代员工。从重视物(电脑)的普及到重视人的潜能的发掘,是微软愿景的一大跳跃,也让更多的人们感受到在未来社会里,人才、多元能力、重视各种创新、长期眼光及拥抱变革,是取得成功、长期增长的要素,而人又是第一位的要素。
“伟大的公司为员工提供适当的工具,以便他们可以做伟大的事。”
愿景的意义不是“你能成为什么,所以你想成为什么”,而是“你想成为什么,所以你能成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