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鼠年快乐!

(2008-02-09 21:22:03)
分类: 百草圆
鼠年快乐!鼠年快乐!吉祥如意! 
 
这个春节由于“春姑娘”的降临而过得特别,每天除了去医院,竟然回家连刚买来期待阅读的《激荡三十年(下)》也一捧上就眼皮发涩,就如同当年的英语课本;元旦时选好想看的一些好牒也没有下决心整块的时间去找出来放;还没帮什么忙呢,怎么就成这样?哈,真的是年纪不饶人啊。
 
看了一些订阅的文摘小文,转帖几篇分享一下吧,例行更新,免一些人的挂念。
 
 
 
————————————————————————————————
走过,路过……
《你和你的路》。在海宁那里,她所想的,就是关于邂逅——

  走近一个与自己完全不同的生命,观望、欣赏,然后离开,继续自己的路。

  人生,不就是这样一个走过、路过、经历过的过程吗?

  如同城市里的单行道,人生也是这样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一旦踏上,再也不能回头,即便某一瞬间有了回到原地的恍惚,也已是“物是人非”。我们总会羡慕他人的生活,飞鸟想做鱼,而鱼却想做一只鸟,“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于是,有人嫉妒,因为“得不到”;有人后悔,因为“已失去”;有人狂喜,因为自己的高高在上;有人黯然,因为自己的卑微渺小……平常心和博爱似乎只能出现在“心灵鸡汤”里,“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也仅限于宗教的说教。

  我们关注别人,更多的,是在对比——与自己的对比,与他人的对比,横向比,纵向比……比来比去,却发现自己越来越累,生活之路,崎岖艰险,且平坦无望。

  为什么,不能以走过、路过的坦然去看待每一次相遇,以经历过的豁达去回味每一次亲历?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冷漠处世,而是说,面对我们不能介入的种种,让山自去高大,让水自去浩渺,而我,自去经历。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我们能欣赏沿途风光,欣然于与他人的每一次相遇。

  即便苍凉如张爱玲,认为人生是在“千万年之中”,“时间无垠的荒野上”的艰难跋涉,也依然心动于“你也在这里吗”的会心微笑。


  是的,有了路途上的相遇、相识、相知、相伴,哪怕一程,也会让我们的心多了些许温暖,让我们的人生更完整。

  然后,我们会,活着,并想念。
 
——————————————————————————————
感受加拿大人的“一根筋”
 
初到加拿大的大学任教时,我发现每一个系的办公室里都备有各种办公自动化设施,电脑、复印机、传真机……同时包括纸张,全部免费供教师和学生使用。师生们如有需要可直接上手操作,无须任何登记,没有时间规定,也没有任何人监督。加拿大的教科书通常价格不菲,为了省钱,大多数学生总是舍不得买新课本,而往往是从上届的学生那里淘到打折的旧课本。我注意到,几乎所有大学的书店都有这样一条规定:购买的课本如果七日内不满意即可退掉。有了这条规定,按照我的思维逻辑,我可能就会想:既然眼前有免费的复印机和纸张,也没有人干涉,为什么学生们不干脆连那打折的钱也省掉,先从书店里把课本买来,再到这里复印下来,然后再把课本完好无损地退还给书店——一分钱都不用花!可据我观察,来来往往的学生中,没有一位是拿着整本的教科书来复印的。一些大宗的复印内容,也往往是公共活动的资料。我曾向一位加拿大的女学生提出我的疑问,我希望得到的答复是:节约公共资源。可这位女学生,似乎被我弄糊涂了,她想了想,问:“可是也并没有对书不满意的地方,怎么退啊?”“对啊……”我这转了几根筋的脑袋竟然一下子被这“一根筋”的脑袋问住了。


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是“一根筋”的行为。在一个没有任何行人和车辆通过的路口,红灯亮起,一定要等15秒钟才通过依旧没有任何行人和车辆的路口;过马路一定要走人行横道,哪怕要绕一个很大的圈子才能到达近在眼前的目的地;开车遇到老人,一定会刹住车,不按喇叭,耐心地等待老人迈着小碎步挪过马路;嘴里嚼着口香糖,手里拿着废弃的包装袋,如果没有垃圾桶,就会一直拿着,直到丢进垃圾桶里;垃圾没有按照分类装好,一定会有热心的邻居不厌其烦地帮你重新分类;搞错了收垃圾的日子,一定会有人帮你把大包小包的垃圾重新拎回来……

    我想,就是这些“一根筋”的加拿大人,用透着“傻气”的执著来遵守着身边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着自己的信誉,更维护着社会的有序与和谐。
 
——————————————————————————————————
一项特别的测试
 
这是美国一家大公司总裁招聘员工时亲自出的题目:


   你开着一辆豪华轿车,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经过一个车站。有三个人正在焦急地等待公共汽车的到来。一个是快要病死的老人,生命危在旦夕;一个是医生,他曾救过你的命,是你的恩人,你做梦都想报答他;还有一个是你一见倾心的异性,如果错过了,你一辈子都会后悔。但你的车只能坐一个人。


  


别人会怎样选择?你可以猜一猜。


   老人快要死了,应该首先救他。然而,每个老人最后都只能把死作为人生的终点,他们怎么也逃不过死亡的追赶;先让那个医生上车吧,因为他救过你,这应该是个报答他的好机会。不过也可以在将来某个时候去报答他,也许他会有更需要报答的时候;应该先把一见钟情的异性带走,否则会终身遗憾。也许今天是上帝安排的机遇……
   你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没有人会责备你。不过,当你做出一个决定后,自省一下:我这样做是最好的吗?请解释一下你选择的理由。



   在200个应聘者中,只有一个人的答案符合总裁的要求,他被雇用了。他并没有解释自己的理由,他只是说了以下的话:“把车钥匙给医生,让他带着老人去医院,我留下来陪伴一见钟情的人等候公共汽车!”
 
嘿嘿,你想到了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