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证券/理财 |
分类: 股市随笔 |

11月6日晚,香港铜锣湾繁华的时代广场,一向行色匆匆的香港市民停下了脚步,将目光投向广场的电子大屏幕。晚间新闻足足用了十分钟介绍阿里巴巴,一个刚刚上市的公司获此殊遇,在香港还史无前例。
当天,阿里巴巴以30港元开盘,较发行价13.5港元涨122%,融资15亿美元,创下中国互联网公司融资规模之最,而在全球也仅次于Google。阿里巴巴当天的收盘价为39.5港元,市值高达近2000亿港元。阿里巴巴还创造了香港当日交易量最大的记录,14万4千笔,超过工行。
阿里巴巴B2B业务预计2007年净利润将达到6.22亿元,以阿里巴巴现在的市值1996亿港元计,市盈率约为300倍,超过了百度和腾讯。目前,百度市盈率208倍,腾讯市盈率约为99倍。与全球其他几个互联网公司相比,阿里巴巴的市盈率显得更高。目前,Google市盈率为58倍,雅虎为60倍,唯一超过阿里巴巴的是亚马逊,其市盈率达350倍。
那么,300倍市盈率的阿里巴巴到底贵不贵?
豪言三年之内要成为世界互联网前三的马云当然不觉得贵,入盟仅一年就持股爆富的CEO卫哲也并不认为阿里巴巴目前的市盈率太高。而二大著名投行高盛和德银却一致给出了沽售的评级。其实,评价一个号称互联网第五大赢利模式的前景广阔的优秀企业,实在是件太难的事。
但是不是可以沿用一个经典而简单的方法呢?
比如用成长性看市盈率的“成长系数”。即,用增长率除以市盈率是否大于1来判断一个成长股大概是否合理。举例说,连续数年利润增长率为30%,市盈率30倍就是合理的;同理,连续数年增长100%,100倍的市盈率也不能算高。
业界有句话,史巨人说话象骗子,马云说话象疯子,让我们来看看疯人在2002年刚开始盈利1块钱时说出的“疯话”:第二年日收入100万,第三年日盈利100万,第四年日上税100万。不管同行或媒体如何质疑,因为当时不是上市公司,没有义务公开财务数据,最关键的是当地税务机关也没有任何正式否定意见,我们姑且认为是可信的。
按照业界统计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的利润率平均为32%(而美国的一些行业领袖,包括谷歌、eBay、雅虎平均利润仅有19%),按照阿里巴巴现在公开的财务数据显示,近年的税负也在30%左右,那么从日收入100万到日盈利100万到日上税100万,不正好是大概300%的增长关系吗?哈,那么如果使用“成长系数”估值法,300倍的市盈率是刚好合适。
注:
本篇无意给阿里巴巴做正式定位分析,只是为了通过这个案例介绍一个现在充分发掘成长股的时代可以参考使用的简单“成长系数”估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