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百草圆 |
上海咫尺之遥,可好几次了不是坐船坐飞机途经就是匆匆忙忙办完事见完人就走,这次去办签证由于需要提早一晚到达,又是一个人前往,忽然生出一些别样的感觉。
拜见亲友的时间不够,所以通过上海公司定了酒店,不过与过去不同的是那是一间全球连锁的小型商务酒店。没有大而华丽的大堂,没有商务中心、小卖部,房间里的陈设简单到没有茶几、沙发、衣柜和矮柜,小巧的空间只容下一个壁挂的电视在床的对面,但洗浴设备却是超五星的绝对一流,温度湿度都可调节的中央空调。最繁华方便的地段,最基本的出差生活,房价只相当于一般的青年旅社。看到前几天锦江的连锁酒店赴港上市的消息,想想国内绝大多数超豪华硬件、门面超高消费的大酒店,这也许会是一个潮流吧。
酒店离外滩很近,如果没有突然降临饱含凉意的秋风,或者穿着暖衣、牛仔裤和球鞋,我一定会去吹吹黄埔江边的风的(尽管家乡的西湖那么美、苏堤那么迷人,几年中除了陪工作生活不顺心的同学偶尔去夜晚漫步外,也从没发兴去过,实在是浪费资源啊!人为什么总是学不会珍惜日常所拥有的好呢?)。
电视里很多的频道都在播房产信息,听听那房价,静安区小时候外婆家那一带的七成新的高层二手房价格都在2万7以上,还不带装修,一个一居室的单身公寓都要上百万的总价。难怪听说,现在上海内环以内基本是老外住,内外环之间是讲普通话的高级白领住,真正讲上海话的本地老百姓早就被赶到外环之外了。如果加上堵车的时间,很多人上班族单程就要一个半小时以上,杭州过去也到了,哈,所以听说比杭州更近的嘉兴房价也在高速补涨,说不定会向国外那种一个中心城市外有很多卫星小城的模式靠拢。
可惜咱那老房子已经没处可找了,听表哥们说过那里已经是大路的中央,说不定那里街心花园的哪棵大树下还会有老房子的一块砖一片瓦?所有的小伙伴、老街坊也早已消失在茫茫人海。
酒店是国际连锁的,聘用的人还是上海典型的小市民的(对不住啦小老乡们),因为第二天早上下起了雨,气温也降了很多,我穿的是一身怕沾水的比较古典的裙装,向前台打听附近哪里可以买到雨伞和风衣,我明明听到她们用上海话说“噶要好看穿得噶少,酿伊去。”然后跟我说抱歉她们也不熟悉什么的。服装店不会这么早开,但估计一下繁华地段的24小时超市的布局我在不出100米的街拐角处就买到了伞,吃了对面热热的KFC早餐,还能抵减十几分钟路上的秋风吧,哈。
各地代表在上海公司集中后,一同派车送我们前往。完全没想到的是,一个富裕的北欧国家的驻华领事馆竟然就是在一幢写字楼的某一层里租了一间房间,连上海公司在来福士广场的办公楼的一小半都没有。接待室只有十几平米,除了门外挂着的国徽和值班保安提醒大家进去前关闭手机不要喧哗外,真的普通得太意外了。由于有对方知名企业的邀请函,我们一行的商务签证都比较顺利。相比之下,一些探亲访友语言不通的上海人有多个遭到拒签,因为听说高社会福利国家对精明的上海人的移民倾向还是防范大大的。
早几年去上海,总是抓紧一切时间逛街买衣服,现如今但凡是大牌的服装各地专卖店的货品都差不多、价格也一样,考虑本地消费更坦然还有消费积分所以先排除了,其他的普通服装自从杭州渐渐成了华东地区最大的女装集散地,很多上海的精品店也是去杭州龙翔桥和另外几个市场进的货,襄阳路的市场又拆了,于是还是怀旧地去逛一下淮海路。几个大商场早已今非昔比,雨渐大,风更冷,我还没有坚持走到红房子西餐厅,就开始想念温暖的家了。
来回的火车上终于完整连续读完了在床头放了N多时间却从来没看完的薄薄的《大学、中庸》,先古那凝结着智慧的明明德的大学之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修身步骤;不可片刻离开的率性至诚的中庸之道,给了我无限的感慨(对股票的选定和持有也很对的呀,哈)。那个编者也很有意思,说这些思想整整比著名的古希腊亚里思多德的《伦理学》早了一个多世纪呢。
我也真算无知透顶了,这么好的书我觉得应该让中学生就读的呀!前一段看了一个韩寒的访谈节目,他的“要真正的学习,而不是学校的那种读书”很有道理,我们这些孩子都读书了自己受过高等教育很多都有高级职称的人们,现在才读这么有用的祖宗留下的成年前的启蒙读物《大学、中庸》,实在是太可笑了些。当然,我们从小学习的是老毛的老三篇,以及他老人家那一首浅显易懂的歌曲:三大纪律大项注意,几个典范:白球恩、张思德、雷锋、王进喜就能规范起一代人的思想行为模式的“大道”。
出了火车站,居然只有排着长队的人而看不到应该排更长队伍的出租车,管理员解释说,今天几家大商场都在搞促销,车流都集中到那里去啦,铁路分局不愿意交出租呼叫台的管理费(皇帝女儿嘛,不知道为什么我想到了大秦铁路),没法调度。因为规划太落后,杭州的火车站在市区的一流地段,我问过停车场的收费,是按小时计算的,比机场更贵几倍,在寒风中慢慢等吧。这时候,又想起了不出火车站就能换乘地铁,不出地铁站就能到达写字楼的上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