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几位80年代财富新贵想到的

(2006-06-04 21:40:56)
分类: 百草圆

从几位80年代财富新贵想到的

 

记得那次《对话》节目的三位嘉宾,李想、高燃、茅侃侃都是我国80年代出生的最年轻的亿万富翁,他们的学历和经历各不相同,但都是在当前有着日渐成熟的创业环境的IT互联网界迅速崛起的后生代。

 

他们有着超越固有年龄的成熟和自信(这和他们目前取得的成功和所需要面对的问题层面的磨练有关),还有着比老一代企业家更坦率、直接、无惧的表达和实践,让人想起一句“年轻没有失败”的豪言。然而在这个节目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他们的截然不同的性格和思维、做事的模式,决定着他们二十年以后的天壤之别的职业、事业方向、归属和可能的成就。

 

内敛而执着的李想,高中毕业就明确不参加高考,迷恋电脑和网络,创建一个不算怎么太有创意的电脑数码信息服务的泡泡网至今,对薪水、车、名牌衣服都没有什么特别需求的他,奉行先做事再言商业的他,业界的评论更象前辈丁磊,甚至他们一股独大的资本模式也是那么地相似。他明确得让人不容置疑,二十年以后他还在继续着这个目标在做大做强。“因为一个人可以找到一个自己想要去做的一个目标,并能全力以赴真的太难了,所以不愿意放弃这样一个目标。”

 

高燃就太不一样了,自称理想主义和霸蛮的他,有着超出一般人的勇气,也也是三个人中唯一受过高等教育并做过财经记者,非技术出身投身网络结合传媒的视频直播MYSEE从他先找人找钱再做事的理论和抓住与杨致远、张树新等名人的一切机会展开公关的老练,喝酒间坚决开除创业功臣的用人文化上,我已经品出了他超越一个“做事”的企业家的应有内涵。果然,通古博今的他在被问及二十年后在干啥的时候,毫不犹豫地说出了“大学教授、著书立说”。

 

茅侃侃又是一种风格,一切从实践中来,不断地跳槽和更换尝试所有从技术、销售到管理、包装、推广的职位,行动力与思想力的高度结合,凭借一个手机和移动后台结合创造真人实景游戏的创意搞出MAJOY并获风险投资。永远追求新的更有挑战的东西,永远追求商业和自己有着最好结合点的那一份“创业工程”,首席架构师,可以想象以后在任何一个新新领域的开幕式中看到他的身影都不为怪。

 

今天为什么又突然很想写这个主题,一是这三个新新人类给一直关注这个领域发展的我太大的触动,他们不象老一代新浪、搜弧、网易搞门户阵地战,也不是与后来的盛大、携程、TOM网搞与传统产业的结合,他们的行业细分更具体,他们更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另外,很大的原因是股票市场的一大波行情过来之后,看了一些论坛中的朋友对自己操作的总结和他人得失的点评,我深深地觉得,和所有的不同风格的企业家未来所要面对的路一样,性格造就的取舍,也成就着我们投资人截然不同的赢利模式和最终收益。

 

性格决定命运。不断的目标实践和模式体验强化着我们每人的“投资性格”。

在这三个特别有代表的财富新生代身上,您是否看见了自己和身边的朋友的投资路径和影子?

 

不知道有没有80年代的年轻投资家浮出水面,期待着有这一天。呵呵,题外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