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谁在网络上发明了潜水这个名词,真的是好形象。跟二个好朋友说起过我做论坛斑竹的事,她们一致骂我是疯子,说不但现在投身BBS是不合时宜,还有这样会完全失去潜水的乐趣:我看风景处处在,我看好戏连连台,众人沉迷我独醒,来去无踪逍遥行。
是啊,潜水真的很快乐的,这是一种沿袭了对过去传统媒体象书本、报纸、电视等的参与方式,即所有的参与都是单向的,只是把自己放在欣赏者和观众的角度。看到好的东西醉心地笑一笑或者感动一把,有价值的甚至收藏起来慢慢品味和学习研究。我来金坛以前,也一直处于这种状态,潇潇洒洒,把网络当成一个图书馆、资料库,搜索寻找着自己喜欢、欣赏的作品和作者,就象书店里找书,频道中挑自己想看的电视节目,可能有失望,但绝对没有压力,没有需要“应酬”的感觉。
可是,在一二个自己经常去的地方潜水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慢慢也有了烦恼。因为经常光顾,对一个地方的比较活跃和优秀的作者都已经很熟悉了。有时候,看到作品的一些问题或作者的一些低落或不良的情绪,又或者看到了一个特别精彩的作品比以往的有了很大的超越,这时候作为自己,心目中对那些人已经很熟悉了,可是这时候对于对方来说,以一个陌生人的身份发言有时候是十分唐突的。人际的交往因为不同的关系有着不同的安全距离的准则,同样的话出自一个亲密的朋友是最坦诚、最善意的提醒,出自一个陌路人会让人警觉,出自别人心里厌恶的人会深有抵触,人非圣贤,这些是正常的心理反映。所以,那些唐突的真心话就会永远地留在了心里,好象看一个旧时代名作家的系列书,对其思想情趣都已了然,对不解的、意外的、格外出彩的篇章最多也就是只能心里或书页里挂个问号或写个大大的“好”!有的时候,看到有被人冷落的华章,真想跟帖说,我能读懂你,我领悟了其中的精彩,我感受了其中的禅意!可是还是觉得太突然。还有,用一自己也写帖的心情去体谅,要做FANS也很需要持久的,你这时候那么欣赏和倾情回复,作者也会因了这一份欣赏和共鸣而多生一份期待,一想到自己未必有时间会不间断地去看那最新篇,就往往放弃了出水面露脸的念头。
看论坛上,从最冷门的帖到跟帖最踊跃的帖,回复数和点击数之间都有着巨大的差距,那就是数量惊人的潜水大军!大部分我判断可能是被动潜水,就是觉得自己没法参和,故而看过算过,少部分是主动潜水,有的是顾虑一冒泡就需要面面俱到(这种多数为谦和型的),有的是觉得不值得冒泡(此类多为清高型的),有的完全是节约时间。。。
可是,很奇怪,我来到谈股论金论坛,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参与者。想起来,一方面就是所谓的缘分吧,一个在网络上一贯沉默(潜水)的人,不由自主的开了金口,哈,开始突破传统媒体的单向性,往水面上吐一些时而理性时而荒唐的泡泡,发现了到水面上透气的感觉真好!可以对自己喜欢的大声叫好,让作者知道,我就喜欢你;可以对不明白的疑惑问个明白,不至于积小愚成大笨;最美妙的是,可以和朋友们在即时的谈论中碰撞出许多思想和灵感的火花,开拓思维;自己写帖,一些粗浅的想法,有时仅仅是一个灵光一闪,因为有了大家的补充和修正,从而完整、完善了对一个事物的认识;有时候哪怕就是一些无主题的交流至少也是一种紧张和压力的缓解,彼此得到一些娱乐、理解或关怀。
在一个瞬息万变的股票市场作为主要谈论对象的论坛,个人认知的局限和市场信息的庞大使得这种双向的互动变得那么可贵,这些都是仅仅潜水所完全不能体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