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选择葡萄汁,因为他在现实中从不喜欢喝酒,而且作为企业家而非职业作家的他,及时地捕捉和整理出思路和观点而利用即时交流的网络与大家分享成为一种需要;而另一位现代女作家陈染的情况是生活中不喝葡萄汁,只喝醇质的葡萄酒,制作“葡萄汁”违背了她写作的初衷,因为,她认为自己的写作就是用文字酿造“醇质葡萄酒”, 哪怕是越来越少的“葡萄酒”,哪怕是最终拒绝或者销毁写作,带着谦逊销声匿迹。
我想到了我们的股市。对股票和对文字的取舍很有点异曲同工之处。
我观察过许多炒股的股民,也有二种截然不同的倾向,但象上面二位那样的都是优秀的典范。有一经选定优质目标公司长线持有酿造陈年“醇质葡萄酒”留待最后品尝芬芳的;也有迎合快餐文化的潮流搞现榨现喝果汁快速满足即时生理需要的。只不过酿酒的讲究选材得当,制作、保存有方;榨果汁的必须重视新鲜度和即时品尝,如果一不小心喝了隔夜的,不但口感不佳,可能还要伤害身体健康。
当然一定也有一些人是象我这样,生活和炒股可能会更复合和中庸一些,绝大多数的时候,为了忙碌而健康的生活,我们或许草草地在早餐后或午休时喝一杯果汁了事,既解渴又补充了身体必须的维生素。
不记得是在哪一本小资杂志上看到过一位国际著名的品酒师讲的话:“新鲜的葡萄,纯靓、剔透、清新,是植物中的小仙子,而当经过压榨发酵之后流淌的那些汁液,已经带有了动物的灵性(大意如此)。”我不太喝酒,也不胜酒力。但是,如若不是为了佐餐,也不是泡吧行的酒令,而是有一天情致所至,有机会品一杯优质的醇酒,如果酒的灵性和人的性情在瞬间融合,也许会生出很多的精彩和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