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股市随笔 |
大盘在千三的关口前已经“缠绵”了一段时间,该涨不涨,看跌也跌不下去,给人存量的多空双方力量相当、棋逢对手的感觉。几番争夺,有惊无险,下面对这些存量的多空力量做个分析,这种状况就变得不难理解。
存量空方:
一些专业文章认为目前的股市平均市盈率基本与各界普遍认同的开放市场港股接轨,大部分股票的估值水平现在比较合适,如果靠存量个股带动大盘上涨,市场又会面临估值压力,保险资金对开放式基金的赎回信息就是崇尚价值投资资金套现离场的信号,这是存量空方的一股力量;
另外,一些先期进入有色金属等大幅炒作的热门板块的资金,在获利巨大及国际金属期货走势趋软的情况下,大阶段性的获利回吐、保全收益的行为也很明显,其为存量空方之二;
第三方看空做空的主要是技术派人士,面对几年形成的千三上方的重重阻力和积压筹码,认为不经过大幅的震荡洗筹,难成正果;当然也有人说有外资在打压筹码为了低价吸筹,这和上面的技术派类似,卖是为了再低一点的时候买;
对后面的IPO和限售G股上市的冲击看不清,要先退出来观望的,算第四方吧。
存量多方:
政策股改护航资金,显然是股改行情以来的多方主力,起代表性的风向标即中国石化,虽然阶段涨幅已经不小,但良好的行业和股改预期,同一公司H股的强势和高高的股价,如果考虑其A股的含权性,目前虽然技术走势不容乐观,但下性空间仍旧有限,何况另外的一些指标股如长电、联通、宝钢都还在低位尚未动用,它们每个股都有过急速上杨的试盘动作,跟风效应不会比中石化差到哪里去,这是存量多方之一;
一些底部初显,又有价值或行业前景支撑的板块,如近期的电力、钢铁、汽车、3G、水泥等,这些板块都有比较大的号召力和上行的想象空间,是一些时刻准备着发动的存量上行力量,算存量多方第二;
股改行程近半,对这波行情以来的准G股抢权的寻宝游戏尚未结束,有一批存量资金是专门在搜寻这一块宝藏的,宝藏未尽,他们也将继续,此为三。
但是接下来的问题是,从六七月份开始,源源不断的限售G股将要上市,有经济学家说,IPO新股不发,股改也不能算成功,OK,还有IPO的新股(被称为时间未定的第二个靴子)也一定要择时落下,这时股票的供应量急剧膨胀,而需求方面的扩容主要是新获准进入A股市场的外国资金,他们中的大部分是因为看好人民币升值预期和优势行业的产业整合。
新老划新的IPO恢复股市融资是高悬在楼上的第二只“靴”,这只重磅的“靴”真正落下时引发的声波到底会多大、会震坏多少失眠的神经还真不好说。
但可以确定的是,到时候急于到期上市抛售的限售G股都是大股东急于套现的筹码,在再融资功能也同期恢复的话,这些急于套现的筹码可以基本确定的说是一些虽然通过讨价还价获得了全流通权,但一定不是那些连已有的上市部分也要回购的“紧俏商品”,而且也不具备各项指标达标可以用再融资渠道获取资金的优秀公司。那么,可以想见的是,这些目前限售的G股就会从前期的抢权演变为贴权。
那么,如果要保证股改稳定的局面继续,作为第二只靴的首批全流通的IPO新股必然在定价、尤其是公司质量上有示范作用,可以用作稳定并引领大盘走向“繁荣”的新动力,何况股市炒新的习惯也由来已久。
当然,这些新动力并不是为了带领大盘去创多大的新高,而是起到吸引外围优质长线增量资金入场,包括让前面分析的那些存量空方在即使指数没太大变化也能空翻多的一个好办法,冲抵限售部分G股上市贴权效应和对大盘冲击的负面影响,如果IPO新股能够持续演绎新的财富效应,那么,很多人期待中的大扩容伴随大牛市可能才会真正实现。
结论是,相信我们的管理层,只要全流通的IPO新股的质量和定位得当,存量指标股的控盘得当,大盘将波澜不惊地平稳完成股改大任。
另外,全流通的IPO新股上市极有可能与首批限售G股上市的时间相近,即在今年的六七月间,而且首批IPO新股的“优秀度”很值得期待。
在这些情况明朗之前,股改的成功与否、大盘今年的整体走向都难下断言。
呵呵,等“靴”的时光不好过,那个靴子怎样下来的情况不明,多空的心里都没底,忽上忽下都正常,少操作来多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