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要毕业了,告别七年的大学生活,走向工作岗位
七年当中,我接触了相声,因为相声认识了各位好朋友
很知足,也很感动,大家给了我很多帮助
在离开校园之际,我校校报对我进行了一下采访,为了在校园里让大家记起相声,我接受了
虽然采访的内容个中有夸大成分
大绝大部分是真实的,是我内心的想法
自己水平当然有限,但心是真的
离校之际发给大家
绿太阳,李曙光,当我在电脑上敲下这两个词语时,不由得笑了。是啊,太阳与曙光,给人的感觉永远是充满希望,向往光明的。也许,太阳与曙光是密不可分的,又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命中注定吧。
太阳,在我们的想象中永远是金色的,可是,我们的前辈却想出了一个这么诗意却也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名字——绿太阳。在我莫名其妙的时候,曙光用他平和却又极具穿透力的声音告诉我:“无论绿还是太阳都是充满了希望的,绿给人一种春天般的生机勃勃的印象,而太阳永远远离黑暗,带给人们光明,因此,在我们的眼中,绿太阳就是快乐的意思,甚至于它就是快乐的代名词”。
李曙光,也就是我们这次采访的主人公,有着最平凡的相貌,最平凡的生活,可是在他平凡的外貌下却有着不平凡的理想与追求,那就是将他所钟爱的相声继续发扬光大下去,不仅仅是在师大,还要在石家庄,在河北,甚至全国,掀起相声热。每当谈及相声,谈及他在师大的相声基地绿太阳时,我们总能看到他不大的眼睛中放射出的夺目的光彩,仿佛只有这些才是他的世界,那种感觉就是——家,而他也总是笑称自己“嗜绿太阳、嗜相声如命”。
加入绿太阳,对曙光而言也如戏剧般,他是在进各种社团屡试不爽的境遇中加入绿太阳的,回忆起七年前时,师兄面色凝重,说道:“当时觉得自己很受打击,以至于对任何社团都失去了兴趣,而绿太阳则像一个避风的港湾,让自己受伤的心灵得到了些许喘息,在绿太阳,我重新找到了大学的乐趣与希望。”于是,一个社团甚至改变了曙光的人生意义与目标,他开始真正的接触相声,在意识到自己入门晚没有什么基础以后,他便开始恶补,他回忆那个时候,周末基本上都是在图书馆度过的,挨个杂志的找笑料,收集包袱,“当时有一本叫作《曲艺》的杂志,估计整个师大除了我再没有一个人会去看了”,当时的网络还不普及,曙光就一字一句的抄了满满几个本子,凭着曙光对相声的这份执著与孜孜不倦,他的表演终于获得了大家的认可,他也开始尝试着自己创作相声,并取得了一些成功。他说在自己大二的时候,开始不能满足于只是表演别人的东西,脑子里也有了一些想法,于是便开始独立创作,自编自导自演。
每年四月都是绿太阳在师大的专场时间,因此,每年的四月也是曙光最忙碌的一段时期,他的同学们称:“如果找不到曙光的话,那就去绿太阳工作室,他一定在。”正是由于他和他的同伴们携手努力,在度过一段吃饭想相声,睡觉想相声,连走路的时候满脑子都是相声是台词的日子下,绿太阳才茁壮的成长,释放光芒,在学校的地位也一步步提升,影响日渐扩大。也正因为如此,绿太阳的成员之间感情才更加深厚,曙光曾经无限感慨地说:“我们基本上两个月的时间天天在一起,感情可想而知,排小品促进了生活上的感情,生活上的感情又促进了舞台上的磨合。”
就像这次采访是写师兄的,可是师兄却一再要求:“不要写我,要写就写绿太阳吧。”直到采访期间,听到他说“离开绿太阳,就好像生命之中的一个与你朝夕相伴的一个重要的伙伴突然消失了,找不见了”我才明白绿太阳对他究竟意味着什么。
虽然是相声的缘故让曙光取得了许多的荣誉,但是曙光却从来没有将这些看的很重,他一直觉得自己是为了相声而写相声、表演相声,而不是为了取得荣誉才去写相声、表演相声的。当我问他,那么你最大的理想是什么呢?他说就是希望能通过自己的相声为大家带来更多的快乐,更多的笑声。我笑着问他,这个希望是不是有点太俗了,太客套话了,他却严肃地对我说:“也许有点俗,但这却是我心里最真实的想法,你想,我是一个研究生,但是我的论文究竟又会有多少人看到呢?我倒觉得不如写一段相声,大家都听懂,能为大家带来欢乐,这样的生活不是更实际吗?这样的想法又怎么能是很俗的、很客套的呢?”
师兄的一席话说得我很惭愧,可是他这一席话也让我对他,对绿太阳,对相声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笔者也多么希望在相声的世界里,真的没有纷争,也没有铜臭的味道,即便各派与各派之间会出现摩擦,那也是为了艺术,为了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欢乐。
曙光又很兴奋的谈起他2007年的新年计划,他准备适当的时候举办一场名为“希望在前”的相声专场,这场专场将是他在师大学生时代的最后一场演出,也是对他在师大七年相声人生的总结,但是,他又依然用他平静地语调,极富穿透力的嗓音说道:“虽然这场演出是我学生时代的总结,却并不是我相声生涯的结束,也不是我的绿太阳之梦的结束,我坚信,我一定将相声进行到底。”
详情请点击:http://www.cnquyi.com/news_detail.php?productid=33409&versio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