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养车成本就会让穷人生活得更好?
(2010-09-13 01:49:19)
标签:
交通运输中国运输价格公共交通停车费杂谈 |
最近我看了篇文章,题目是《只有富人开车有什么不好?》。有兴趣的网友可以自己在网上搜来看,这里我就不逐一反驳他的论点了,只是谈谈停车费,油费,进城费,XX费等一切与汽车税费有关的,可能对穷人造成影响的问题。
停车费贵了,纳税的钱就能分给穷人?普通百姓的生活就好过?把收费来的钱建更多的楼?建设更多的公共交通?这几个问号来自对《只有富人开车有什么不好?》及同一作者的《北京的停车费应该涨三十倍》博文观点的怀疑。当然他的愿望是良好的,但我对此所持的态度是悲观的。
首先,你不要痴心妄想某些公共财产收入多了,实惠的会是老百姓。中国的GDP不少吧?但你有没有在新闻里看过没钱医病而惨死在医院门口的人间悲剧?你有没有在新闻里看过,或者就是你邻居的孩子没钱读书而不得不辍学?开着私车的医生没钱吗?还是我们的教育局长比那些学生还穷?不缺钱与最缺钱是相对存在,甚至如一对仇人般水火不融。你不要天真地以为谁谁有钱了,就是我们有钱了,我们是主人。有人这样想,我们可以一笑了之,因那是你的幼子,但你这样想,那你是幼稚了。拥有收费定价的既得利益部门当然希望有人鼓吹涨价的论点,因为他们可以顺势把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收费部门做大成一个庞大的垄断集团出来(某大城市的自来水公司就是榜样)。建公共交通就能减轻穷人负担吗?以我所在地方为例:自从以“加强公共交通建设,维护运输市场轶序”为由而把很多参与到市场竞争的私人运营汽车踢出局后,现在的公交公司因一家独大,已把运输价格提升到历史最高点,而记录还将会被不断的打破。没有最高,只有更高,是这些所谓公共单位对价格的不断追求。承担着高车费而低质服务的普通老百姓投诉无门,也欲哭无泪。
《只有富人开车有什么不好?》把只能买得起10万左右私车的人也定性为穷人,这是作者所处的优越环境的原因,使你无从了解真正的穷人。而真正的穷人是现在买不起汽车,将来也可能买不起汽车的人。他们的运输出行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靠运输公司或私人运输车来解决。但运输成本(停车费、燃油费)的增加必定会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受苦的还是最基层的老百姓和穷人们。不要以为收费部门会返还多支出的成本给穷人,因为到时候可能又有人跑出来说:你没有钱就不要学做什么生意到处跑,没钱就更不应该学人家去旅游,这不是你们穷人玩的,你们穷人最好就呆在家,等着有救灾多好,还环保!这是理想主义者的思想,现实是:没钱?那就等死吧!还有,别呆着,最好滚远点。
以上事例或许感觉有些太恐怖了,会引起不安,那么说些现实点的,那说说与汽车有关的收费吧。《只有富人开车有什么不好?》引经国外事例来证明中国的养车成本过低,但我认为收费部门的收费不是低了,而是太高。有些搞运输的货车为什么要超载呢?那是因为税费太高,跟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相差太远。养一辆货车每天的成本要多少钱呢?你们可以自己算一算,如果把所有证件办齐,就放在家,不上路,恐怕也要一百几十块。开上路还要另算油费、桥路费,还有汽车的损耗和保养等费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运输价格要顾及大众消费水平(只有收费部门才忘却了这个重点),每件(或每吨)物品都会随它的体积、重量和价值有它的运输价格定位,收费部门盲目地把养车所需的收费项目定价高于市场,必然会产生超载保本的现象。可以说汽车的超载之源,收费部门才是最终祸首,因为如果不超载,每件物品摊分的价格必然会提升,在富裕地区,影响可能不大,但占了人口更多的,穷人比例相对更高的农村,他们可能因无力购买必需的生活用品,生活将会更艰难。如果因消费不起而丧失了广大农村市场,将会引起骨牌效应,很多的工厂会倒闭,使更多的人加入到失业队伍来,贫富会拉得更大,最终会激化社会矛盾。这里我不是鼓励超载行为,因为超载会造成公路损害,也直接危害到交通安全,但不是司机们不知道超载所带来的危害,是他们不得不为之,他们也要养家糊口啊!想到司机们甘愿冒着被查被罚的风险在挽救我们最基层的商业市场,使商品流通到千家万户,使很多穷人活得还算体面。在这点上,或许我们要说声:司机大佬,你们辛苦了!
所以,为了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为了让穷人活得体面,有尊严,我们应该是思考怎样去降低各项费税,让市场能走在正常的轨道上,而不是本末倒置地大谈加费,让真正的穷人们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