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CNMARC书目记录头标“oam2”的著录

标签:
记录头标数据元素层次字段区字符杂谈 |
分类: 编目 |
CNMARC的书目格式依据ISO 2709和GB/T 2901-92将每条CNMARC数据记录分为四部分,即:记录头标区、地址目次区、数据字段区和记录分隔符。记录头标区由24位定长数据元素组成,由固定的字符位置标识。在记录头标中,需录入的元素共有6个,就是5、6-8、17-18这6个字符位的值在编目时需要编目员填写,其他字符位的值可由计算机自动生成。其中字符位置“ 5”,表示记录处理状态的代码如下:
c = 曾修改的记录
d = 被删除的记录
n = 新记录
o = 曾发行较高层记录
在分层体系中,低于已发行的最高层记录的各层新记录, 用“O”表示,(参见字符位8,层次等级取“2”)。[注意:在这里并没有说明“O”是最低层次记录,可为什么要与最低层次的“2”对应呢?]。
p = 曾发行不完整的记录或出版前记录
字符位置“8”,表示层次等级,其代码如下:
层次关系未定或不采用层次结构。 # =
无层次关系 0 =
最高层次记录 1 =
2 = 低于最高层次的记录(所有低层次记录)
……如果字符位“5”为“O”,则字符位“8”应取值“2”。代码“1”和“2”仅用在其他级别的被连记录事实上已经存在的情况下。
关于上面的字符代码和数据元素,引自国家图书馆编的《新版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第12页和第14页。在另外我读的几本有关专业书中也是上述类似说法,即:对于多层次图书的分册(最低层)著录,要将“O”与“2”对应,记录头标一般录入为“Oam2”。 《新版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第15页的例子:
•
丛书《叶永烈自选三部曲》中《名人悲欢录》一书的新记录的头标。其结构如下: •
#2200457###450# 01824oam2 下面是下载的全国联合编目中心的数据头标中也是“oam2”对应。
但是在下面这两条数据中,却是另一种情况,如:上海联合编目中心的数据,用头标取“nam2”
全国联合编目中心的数据,头标取“nam2”:
在这方面的著录中,我认为应当有明确的著录规则,著录应当是一致的、标准的,因为头标在著录中是必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