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作文本


来到人间走一遭,保存一点痕迹,才对得起自己,也是对后人乃至对历史负责的交待。所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我想大概就是这层意思。本着这一认知,我先后建了四个作文本。
来到苏州以后,我着手整理自己在老家职场上留下的印痕。过往的职业生涯多与“写作文”有关,因此我把自己在报纸上发表过的那些新闻作品,以及别人在媒体上叙述我的几篇文章翻找出来抄录,这些“我写的”和“写我的”文字,构成了我身边的故事。2010年,我在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我身边的故事》。
2012年后我虽已改行,仍然喜欢写作文,将写博客当着休闲练笔场。以前写消息、通讯,那是我混饭吃的职业,写博客则是自愿而为。博客文章讲究故事性、可读性、文学性,我写新闻的“童子功”用不上,只好半路出家学着写散文。我的先祖是当年被“洪武赶散”离开苏州的,我来苏州后一有空闲便往阊门那边跑,然后写写寻访故里的作文发到博客上,2015年我汇聚这方面的文字,在天津的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姑苏寻梦》。
感谢新浪提供博客练笔场,伴我一路前行,有了不断提高写作能力的机会。在博客写了十年后,我又将博客文章中抽出一些来筛选打理,先后在团结出版社出了《沧浪烟雨》《怡园语丝》两个“作文本”。其中,《沧浪烟雨》的书稿请著名作家范小青审读过,她欣然为此书写了序言。
遗憾的是,进入2022年,美篇、抖音、公众号等自媒体异军突起,新浪博客终呈停摆关张之势。是年5月,我带领我的博友团队,在江苏众声网支持下创建了卯酉河博客平台,吸引了众多不舍丢弃博客的写手,大家又在这里度过了三年欢乐时光。
创建卯酉河博客,是我对新浪博客的眷念和感恩,意在让她以另一种形态浴火重生。创建卯酉河博客,也是不忘初心,为曾经和我一起踏浪多年的博友们提供场所——大家继续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