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网友博客诗人友情散文 |
分类: 友爱亲情 |
博园邂逅,结识梦然已六年。她的博文,多姿多彩,诗歌写得非常出色,散文和小说也写得很好。梦然低调,几年后我才知道,她是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她的博客平均每月更新十次,诗词多发表于诗刊、报纸,小说散文常见诸文学期刊和新浪首页,当属高产作家。
我是粗人,不会写诗,只是喜欢欣赏。梦然的诗,富于联想,意境优美,寓意深刻,即便不懂诗的人读了,也会感到有滋有味。譬如她的那首《夏日黄昏》,写得真是妙不可言:
诗界同行对梦然的诗评价很高。宁夏诗人王武军先生对这首《夏日黄昏》如此解读:诗人把晴蜓、莲花与风巧妙地组合,营造出“莲花静美”的氛围;把禾苗、蜜蜂与田地组合,营造出“勤劳耕作”的田园风光;把黄昏、炊烟与云朵相组合,营造出“渐行渐远”的思乡图 ……
一个远离村庄的女子,在夏日的黄昏,与莲花低语,和田野对视,在母亲点燃的黄昏里,把一缕淡淡的相思情化作了“炊烟”,萦绕在自己内心的天空,静默成一朵美丽的“云朵”。诗人用众多的意象,创造了一幅凝思重美的夏日黄昏图,用优美的意境突出了“思乡”的主旨。
前几天,我读上海“甲秀又一村”老师一篇文章,有了去九华山拜佛的想法。行前网订一张苏州至铜陵的高铁票,但总觉得山上庙宇众多,有个当地朋友详述一下行走路线才好,于是想到了梦然,因为她博客里曾说家乡在九华山附近。发纸条请梦然“编程序”,没想到她非常热情,问了电话号码,直接拨打过来,执意要我延伸一站到池州,说她会安排合适人选做我向导。
那天下午,车到池州,梦然丟下手头工作,亲自打车接站。然后,把我带到一个古色古香的茶楼,品尝当地名茶
——
文友相会,一见如故,我们边品茶边谈论写作,更多的是讨论诗词。梦然对写诗的感悟令人惊叹,她说,写诗靠灵感,捕捉那一瞬间的思想火花。那种突然闪现的好句子,是枯坐灯下怎么苦思冥想也寻找不到的。她举例说,我写小草,会坐下来对草凝视,幻觉中我就是一棵草,我在乡村长大,虽进城多年,但本质还是草根,这么一想,就把自己完全溶入了小草的思绪情怀。
原来写诗需如此投入,真让我长见识了,难怪梦然的诗写得好。交谈中,梦然的多才多艺更令我吃惊。她不仅擅长文学创作,对书法和绘画也颇有造诣。应我要求,她取来几幅自己的书画作品供我欣赏。很难想象,那么老到的书法和精妙的画,出自一位年轻女作家之手。池州朋友告诉我,梦然的先生是当地文化名人,她的成就,一半靠天赋,一半凭“缩小文化差距”拼劲。
腹有诗书气自华,书卷熏陶文墨浸润的人,就是与众不同。那梦然,身材窈窕气质佳,穿着足可引领时尚,两只美丽的大眼睛仿佛会说话,她那略带黄梅调的普通话,说得清润婉转煞是好听,大有马兰之风范。清辉介绍说,梦然妹纸秀外慧中,是公认的“池州一枝花”。我说,是的,很难想象她的孩子己上大学了。梦然笑着说,老了,你咋不早几年来看我年轻的样子呢?
晚上,梦然设宴款待。她点了一桌皖南特色菜,那鱼,足有半米长,是刚从太平湖水库打捞上来的,味道异常鲜美。还有那荠菜和糯米粉做的小饼,吃得人满口生香。每上一道莱,梦然都亲自给我夹菜舀汤,那种厚重礼节,足见皖南人热情好客,也尽显梦然老师谦逊恭让之人品。
餐毕,孙先生带我出城,安排我在九华山下一宾馆下榻。第二天,他又推开公务,亲自陪我上山,这庙那殿地转了大半天,令我很不过意。孙先生却说得实在,他说自己只是在完成梦然老师交待的接待任务。哎呦,可以想象,梦然的为人为文,在当地文化圈威望真是了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