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见识晓舟同志

(2018-11-13 11:00:00)
标签:

作者:悠扬琴声

网友

友情

神交已久

散文

分类: 友人评介

【转载】见识晓舟同志


晓舟按语】博客江湖,读文识人,见者甚少。日前北上办事,我了网友悠扬琴声,增进彼此的了解,回来写了一篇《卖瓜姑娘》,对她的风雨人生作了介绍,俟后她写了这篇《见识晓舟同志》。的晓舟,并没有笔下那么完美,只能说文中有我的影子,权友好鼓励了。历来坚持博客原创,但悠扬这篇是专为的,不转不近人情。也好,转载于此,让朋友们欣赏她的写作艺术,顺便见一晓舟的影子。 



                             识晓舟同志

                                                                 

                                                                        悠扬琴声  


    那天上午,我在家里收拾阳台,打理着那些花花草草,忙完这些便打开手机看信息,只见文友阿明老师发来一条微信,告知苏州“晓舟同志”手机号,并让我赶快与他联系。经联系,得知晓舟已经在北上的火车上,中午一点半到达北京。晓舟与我曾同在一个文友圈,彼此经常博客互访印象很好,他来北京,当为稀客,我很开心,便主动表示将去“北京南”接站。

       晓舟是我在东瑞老师主持的“文字舞会”上认识的,知他从事新闻工作多年,多篇文章刊登于人民日报。读博客知人品。晓舟不但文笔厉害,做人也是很令人敬佩的,助人为乐是他的美德,出手相帮过无助的大学生,挺身而出为下岗职工鸣冤叫屈,他还是个坚持正义的勇士,曾亲赴省城和北京反映企业改制中集体财产人为流失问题,并将“老东家”告上法庭,坚持不懈打了四年官司,终于依法维权讨回公道。他的文章既饱含深情又正气凛然,深爱广大博友的尊重。

       他还是一名多产作家,博客多姿多彩。正义的呼唤、朋友的聚会、人生的阅历、儿时的记忆、孙辈的童趣,信手拈来皆入笔下,写得有滋有味与众不同,驾驭文字轻松自如,体现出他对人生的理解与感悟及追求。由于在文字舞会时养成的互相观摩交流、彼此鼓励的习惯,我们逐渐成了博客里的好友。我有时手懒,发文不勤,晓舟便会发纸条来提示:琴姐,你该上菜了。虽是一句玩笑,但那是对文友的一份惦记,也是对我写博客的鼓励与鞭策,我很珍惜这份情谊。

       我怕误点,草草吃了点东西就出发了。家门口有直达南站的公交车,不巧的是等了半个小时才坐上车,真担心晚了影响接车。还好,十二点五十就到了南站,着急忙慌的进行安检,刚好不远处有位服务员,询问从上海方向过来的旅客从哪个口出站,服务员非常热心,告诉我在三号到达口出站,又告诉我三号口的位置,我找到之后为万无一失,拍了一张照片发给了晓舟。

      虽在博客里与晓舟神交己久,但是他从来没有在博客中发过本人照片,只有博客头像,有点像马英九似的。为了便于找到,我只好把自己的衣帽特征告诉他,并戏称形同相亲。他嘴不饶人,称我是美女进宫,他是来访亲的。时间一分分过去,来自上海方向的动车,几乎十分钟就是一趟,高铁的速度了,运能加大了,运量提高了,让我这个干了一辈子的老铁路惊叹不已。

       晓舟坐的那趟车到站了,我目不暇接地张望着每一个出站通道,注视着过往的每一位乘客,正眼花缭乱时,忽然听得一声呼唤:“卖瓜姑娘!”一位穿着黑色羊绒大衣、手里提着大包的中年男子,微笑着向我走来。嘿嘿,是他,没错,亏他还记得我博客中写过当知青时在延安卖瓜的事情,姑娘已成老太,逗得我哈哈大笑。他对我的这个称呼,真是既风趣又倍感亲切呢。

       我们一见如故,大有老朋友相逢的感觉。晓舟告诉我,他这次来北京不是旅游,是来办事的,自己已安排好了住处。我原本想尽地主之谊,让他住在我家,请他吃烤鸭(在博客里说来北京请他吃烤鸭,不知闹笑了多少回)。晓舟谢绝了我的邀请,他说要办点正宗烟酒,让我带他去超市,其实南站周边我不熟,经打听一位北京老乡,我们打车去了附近一家家乐福超市。

      走出超市,街边有个小花园,晓舟提议坐那儿聊一会。他男人气十足,从容不迫地点燃一支香烟,一本正经地说要对我进行釆访。呵呵,我暗笑,这人是不是当记者养成的职业毛病啊?不好直说,只好应答他的提问,作了约二十分钟的“答记者问”。他主要问了我当知青后的工作和生活状况。他为啥问得那么细,我不是很理解,但又不好意思问他,只好认真接受釆访。

       没有想到,晓舟老师回到苏州的第二天中午,便写出一篇题为《卖瓜姑娘》的长文,发在他的博客上。大约过了二十分钟,这篇文章就赫然出现在新浪博客首页,隆重向新浪网友推荐阅读。哎呀,常听阿明他们说晓舟有两把刷子,果然名不虚传呢!我读后惊喜不已,那是我五十年前插队在延安生活的真实写照啊,还有我后来工作和生活的枝枝叶叶。哦,我这才明白,他那采访,为的是要向人们展示那个年代的真实知青生活,告诉人们“卖瓜姑娘”后来的命运旧宿。

       难得一见如此重情义的博友,很感谢作家朋友亲自为俺写下这篇洋洋大观的“人物传记”。现将晓舟写的《卖瓜姑娘》一文附录于后,请朋友们共赏,与我分享这份快乐。



                 悠扬琴声老师这篇原作,被选用在2018.11.12新浪博客首页。链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e1fa76c00102yt1y.html#cmt_5BE71FC3-3148C4B9-44DE63BE-872-86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