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他乡奇遇老邻居

(2016-02-11 10:24:12)
标签:

叙事散文

友情

邻舍

女教师

分类: 人在旅途
                                   他乡奇遇老邻居

 
      
老家返城的长途汽车上,一位同样已在苏城侨居数年的乡党告诉我,国勤一家也来苏州安家了。苏州是个好地方,近些年来此寻求发展或“天堂养老”的外地人越来越多,某个熟悉的故乡人也过来了,往往成为先期漂泊在这里的老乡感兴趣话题。
    老实说,我有点另类。
天生性格内向,且有几分迂腐,
不善交际,通常对此类事不太关心。我总觉得,
即便在外地,遇见某个称不上志趣相投好朋友的家乡熟人,话不投机半句多,彼此打个哈哈也没有多大意思然而,得“国勤在苏”的消息,我却为之兴奋了,因为我们两家曾做过好邻居。
    国勤是我刚参加工作时那个单位领导家的“二公子”,我和他不满二十岁就相识了。后来我们又多年在本市同一个行业系统里做事,工作上或多或少有些交往。国勤的妻子姓陈,与我家那口子也是同行,三十五年前,她们同在一所乡村学校里教书,是宿舍门挨门的“紧壁邻居”。
   这三十五年里,我过七八次,要说相处亲密值得留的邻居,当数国勤家。那时我家属和陈老师都是刚生下孩子的青年教师,她们均为心地善良的好女人,互帮互学互照应,相处得像亲姐妹一样。我和国勤分别在两个小镇上工作,晚上下班后蹬着自行车,各自带上一撮小菜到女人身边汇合,两家聚在一起吃饭喝酒谈天说地,从不分什么吃物是谁家的。他家孩子未满周岁就认我为“干爹”了,不是一家酷似一家。
    好邻居做了两年多,后来因工作单位变动各奔东西。事隔十六年,我从市里去国勤工作的那个单位
办事,他们单位的领导挺当回事,准备选几个与我熟悉的人陪吃饭,我没有反对,且指名国勤参加。电话打到国勤家,不巧,他出差了。饭后,我看望了陈老师,并送给上高中的“干儿子”一支派克金笔。
    再后来一晃又是十几年,时而听说国勤和陈老师离开家乡到盐城去发展了,时而又听说他们上海帮儿子料理家务带宝宝路远迢迢,天各一方,音讯渺茫,每想起他们都有些许留恋与伤感。
    这次听说国勤一家也移居苏州了,我非常高兴,急切地跟乡党索要了他们的联系电话。这位乡党是我多年的好友,深知我不爱交际,却不知我和国勤两家的这段渊源,故好奇地问我怎么会一反常态如此在意。我告诉他,国勤和陈老师都是既热情又实在的人,我们曾经做过邻。我妻子的同事和闺蜜若干,曾经的老邻居也有十户八户,唯有对他们家印象最深,尤其是陈老师的为人,我是认可的,为人正派处世大方
    回到苏州当天,我便拨打电话。陈老师接的,我故意讲普通话,让她不知谁。她精得很,知道定是熟人在逗她,可怎么也听不出是谁。我只好用乡音说了一句:“我是你家小的干爹。”谁知道他们家这么多年随口认了多少个“干爹”,但陈老师还是听出了是我。我问,听说你们家也搬到苏州来了?她说是的。我问住哪个小区,她如实相告。我问她住几号楼,她也回答了。我乐了,却故意装生疏,问这小区在市区什么位置哪条路上,她在电话那头认真地介绍着,我憋不住笑了:“我们家就在你们前面这幢楼,走过来三分钟
    天下竟有这样的奇事啊,三十五年前的好邻居,如今在离老家三百多公里的偌大苏城,竟然不知不觉地又成了同一小区三分钟路程的新邻居有缘哎,四个老友高兴极了,当晚便互访“认门”,一聊就聊了个半夜。他俩人缘好朋友多,现分别在市区两家园林的茶社里帮友人管理事务,第二天我们夫妇应邀去他们上班的地方去坐了一个下午,喝茶观景拉家常。晚上,在好客的陈老师一再坚持下,四个老友在她家聚了一餐。
    男人沽酒女人说话。陈老师记忆力好,也很健谈,孝敬父母、关心兄妹、同事友情,别后的一件件往事娓娓道来,为人处事令人折服。我家那口子也在说往事,可说着说着“滑边”了,冒出个奇怪问题,问陈老师可记得早年俩一起去镇上找我办事,见到一个女子在我办公室里说笑。陈老师很敏感,随即回答“没有印象”,并示意她打住。同为女人,捕风捉影令人不快的话题,陈老师的素质修养可见一斑。
    往事扯了一大篓,高度白酒喝掉大半瓶,国勤还说不尽兴,意欲干个瓶里空,好在两个“当家的”阻止,我们才没有“一醉方休”。久别重逢相见欢,年长我们三岁的陈老师乐得像个孩子,竟然即席自编自唱了一首
儿歌:小弟弟小妹妹,大家来开故事会。天助两家续前缘,从此他乡不寂寞

    同在他乡为异客不期而遇似神助。且不说苏州新区园区绵延
百里,仅姑苏城池里外新盖楼盘就多得数不清,我们两家都是经过多次筛选,无意中择居到古城运河岸边这个小区来的。我家入住新宅不到半个月,国勤家搬过来也只有一个月。人道“他乡遇故知”为人生难得遇见的一大乐事,昔日的老邻居好邻居,几十年后又成了新邻居,恰似老天眷顾我们的精心安排,怪哉,快哉!

 

     

        本文被选用在新浪网草根名博首页   2016.02.15    选稿老师:雨云

他乡奇遇老邻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