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随笔人生感悟财经 |
分类: 职场扫描 |
我的外公是个精明的小老板。解放前,他在家乡小镇上有三个不同商号的店铺,房产也能连成半条街,生意做得很红火,日子过得挺滋润。解放后,他被革命成穷光蛋,发配在一个偏僻的农村种田。子女们都沾他成分的光,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小心翼翼地象走钢丝,就连我这个隔代外孙,在入团入党问题上也遇到不少麻烦,因此我从小就不喜欢老板这行当。
刚参加工作时别无选择,我在一个基层供销社上班,但对做生意半点兴趣都没有。后来经过几年努力,我终于离开企业进了机关。我登的那个“庙”,管辖着大小不等79个工商企业,有干部职工一万五千人之众。看到厂长经理们对咱这大庙里的小菩萨客客气气,我挺舒心滴。
改革开放后,私营老板又出现了,而且很吃香。有个与我从小一起长大的小伙伴,起先是个泥瓦匠,由于会公关胆子大,没几年成了搞建筑工程的新土豪,在我的积蓄尚不足
5万元的时候,他已拥有资产百万。许多人羡慕他,到处恭维声,我却没把这发小当回事,因为我知道他不懂管理,是在“走钢丝”,迟早会掉下来。
进入新世纪,国营和集体企业内部的分配制度越来越活络,机关干部的收入比企业干部寒酸多了。大企业负责人一年的年薪,相当于我在机关干三年,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家人劝我别死脑筋,领导也觉得某人在机关里清贫了近二十年,下去沾点油水也应该,于是我被空降到一家“国家中型企业”当了个“二号”。
专车跟着屁股转,年薪拿得挺过瘾,一人之下数百人之上的感觉也不错。几年后,改制风越吹越紧。主管部门悄悄征求意见,意思是让我们几个企业领导把这企业贱买下来。当老板发财的机会就在眼前,别人很兴奋,唯我不赞同,我说这种事我不做,我不当资本家。个人阻挡不了历史前进的步伐,后来企业还是卖给了个人。空降容易再飞难,替资本家打工的事咱又坚决不干,组织上只好出钱让我提前休息。
在经济主管部门工作多年,又在企业当过几年头儿,回家后时有土豪想聘用我,但我一概恳辞。让主人改行去做听人使唤的丫环,没有一定的脸皮厚度是不行的,在家有口饭吃就算了,我不愿委屈自己。后来有两位一直是好朋友的老板说,你权当帮朋友忙行不行?我这人讲义气,说到帮朋友忙,我没理由再推辞,因而当了他们企业的顾问,有大事去出出主意,或企业有了大型活动帮助策划一下。
前几天回老家,有电话邀我参加同学聚会,说是两个当老板的同学发起的,应邀参加的已有四十多人。我回答“不参加”。同学问什么原因,我实话实说:以往同学聚会见过这两位,我不想再去欣赏他们那耀武扬威的表演,也不缺这顿免费午餐。同时我表示,如果有本班的要好同学想小范围叙叙旧,我乐意参加并负责买单。妻闻言骂我太耿,说人家当大老板的总比你有本事吧,凭什么对人家不屑一顾?我说,老板未必就有本事,有些人如果还掉银行贷款,付清应付款,剩下的并没多少钱,做人还是靠素质。
我说这话是有缘由的。前面提到的那个发小,手上积攒了
600万元资本,后来做一单大生意时因不会论证盲目投资,结果不但自己的积蓄全玩光,还欠了亲友一屁股债,搅得众叛亲离六神不安。还有一位朋友,当初凭请客送礼和胆大妄为的本领起家办企业,十年前手上就有三千多万元资本了,号称一方大老板。后来他想买官,兼并了两个亏损的乡镇企业,换了个副乡长的头衔。不料烫手山芋接到手上不会玩,终因不懂经营管理亏损得一塌糊涂,加之资金链断裂,现在倒空500多万元,只好隐姓埋名躱在外省做点小生意苟延残喘。
一时投机成功不是本领,会管理稳扎稳打才是硬道理。时下许多人在做生意,只要安分守已精打细算,小本买卖也是可以养家糊口的。但如果一味动歪脑筋想发洪财当大老板,或压根儿不懂管理却偏要啃“大鱼头”,那无异于走钢丝,这几年从钢丝上掉下来“跑路”的老板还少吗?
商人也要懂点历史和政治才好。在我们这样一个国度里,注定了太有钱的人是没有好果子吃的。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亦如此。即使你生意做得顺风顺水,也会有人找你算账。远的不说,国美电器老总黄光裕、金螳螂装饰公司老总朱遂良都很有钱吧,他们现在哪里呢?在监狱里吃大锅饭。一批在企业改制中自买自卖、空手套白狼的新型资本家,现在过得很风光,然在我看来,终究有一天也会有人找他们算账的。
在人生舞台上,老板们很像玩杂技走钢丝的演员。人在空中行走不等于己成仙,稍有不慎就会栽下来跌得鼻青眼肿。走在钢丝上飘飘欲仙受人追捧,与“嘴啃泥”遭人潮笑,有时只在转眼之间。所以我觉得,老板不必自我陶醉麻木显摆,观众也没必要盲目地去喝彩,等戏演到最后再乐哈、再鼓掌也不迟。
前一篇:一次愉快的网友相会
后一篇:宝宝的一幕“救人”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