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80后“小朋友”何时才能长大

标签:
儿童节小朋友独生子女育儿 |
分类: 友爱亲情 |
六一儿童节,宝宝被他们的父母带去逛公园了。好不容易闲下来的几个爷爷级老伙计,聚在馆子里喝酒聊天拉家常。在他们眼里,那些已为人父母的“80后”,还是些没长大的孩子。
说到带宝宝,80后不会带不肯带,因此家家大同小异,都是爷爷奶奶一揽子承包。吉君家那宝宝四岁了,从生下来就没离开过奶奶。说到做家务,80后们似乎没这个概念,全是父母在打理。年近七旬的易公头发全白了,家务事却几乎都是他包揽,还负责去幼儿园接送宝宝,放学后的“课外兴趣”活动,学琴学画练跆拳道什么的,也是他负责交通护卫,既做家务又“赶场子”,成天忙得像只陀螺。
说到用钱,老人似棵摇钱树。老本掏空为孩子买房子,子女买汽车时还得捐上一笔。没听说谁家子女给“老保姆”发工资的,不倒贴钱买菜就蛮好的了。至于人情往来,80后没亲情很反感,可父母不能暴露自家孩子不通人情啊,每当亲戚家有红白喜事,自掏一份还得带上子女一份,当了“雷锋”却不好意思跟外人说。说这些“孩子”抠门也冤枉,网上淘宝理发焗油,甩出-叠百元大钞眼睛眨都不眨。
出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这批80后,是特定环境下育出来的“畸型儿”。他们是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后的新生一代,绝大多数是独苗一株,唯我独尊,从小娇生惯养。祖辈父辈的过于宠爱,使他们养成了懒隋、无情、自私、任性等一身坏毛病。加之他们又成长于思想教育弱化的社会转型时期,既没受过封建礼教教育,又没受过革命思想洗礼,既不懂三纲五常礼义廉耻,也不懂得饮水思源自力更生,处在社会道德滑坡年代,他们所见到听到得最多的,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追求一切以我为中心。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家庭的未来。不愿担当不知忠孝唯我独尊的一代人,很难想象将来如何承载建设国家的历史使命,如何承当家庭瞻养老人哺育孩子的道义责任。当下社会,没几个年轻人心甘情愿去当战士保家卫国的,更没几个安安稳稳从事躬耕农田之类艰苦劳动的,这种状况如不改变,将来谁为守卫国家冲锋陷阵,谁来供应我们赖以生存的粮食,轮到他们当爷爷奶奶时又有谁来做家庭“保姆”呢?
中国以文明古国著称于世,孔孟之道至今在日本韩国乃至美国都很有影响,思想教育更是我党的强项,希望规划我们国家未来的执政者,雕塑人们思想品行的教育家引起重视,要对这些似乎还没长大的80后、90后乃至世纪宝宝,很好地补上思想品徳与责任意识教育这一课,否则国将不国家将不家恐怕绝非危言耸听。对已走上社会的年轻人来讲,组织教育、舆论引导、社会氛围的引领走向,应该比年迈父母的“唠叨”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