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加万里行】蒙特利尔:尖塔之城&闲适之都

标签:
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自驾游杂谈 |
分类: 游记 |
蒙特利尔位于加拿大魁北克省的西南部,曾经是加拿大的经济首都,是当下加拿大的第二大城市。


蒙特利尔自1642年建城,迄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漫步街头,到处是极富年代感的老建筑,转过一个街口,不经意间又会遇见一幢前卫意识的现代楼群,2006年,蒙特利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设计之城。

这座银色圆顶貌似教堂的建筑是著名的邦斯库尔市场,位于蒙特利尔老港,1847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是当时蒙特利尔主要的商品贸易场所,还一度作为市政厅和立法议会使用。现今,这里主要经营当地出产的手工艺品和珠宝饰物等。

Habitat67,位于圣劳伦斯河畔,1967年设计建造。
蒙特利尔又是座双语城市,法语是其官方和常用语言,是世界上仅次于巴黎的第二大法语城市。
早年间,公差路过,来去匆匆,印象已相当模糊。
故地重游,第一天就有故事,而且,与双语有关。
卡尔加里至蒙特利尔3500多公里,跨了两个时区,中午的飞机,4个小时的航程,落地时,当地时间已经傍晚6点多了。
酒店是预先订好的,是Booking提示的“外语不灵者慎订”的那种虚拟前台酒店。
这类酒店的OFFICE与客房不在一处,酒店管理人员通过视频验证客人身份无误后,告知客房、停车场地址和房间钥匙盒密码。
找到酒店的OFFICE已经晚上8点多了,点开视频,屏幕里出现一黑女人,出示护照、订单后,对方滴里嘟噜一串法语,稍一迟疑,视频关闭了。求助旁边一位金发碧眼美女,她俩没交流几句,黑女人又关闭了视频。小姑娘不甘心,电话打过去,换成一位男士接待,才最终搞定。
结局还算圆满,客房相当不错,三间卧室加一间客厅外带一个造型别致的小露台,坐在那里,尽可以一边吞云吐雾,一边看街边风景。
像欧洲大陆的其他城市一样,蒙特利尔也有着众多教堂,每隔一、两个街区就可以看到一座,据介绍,其哥特式教堂的数量甚至超过了古城罗马,被誉为“尖塔之城”。
诺特丹圣母大教堂建于1829年,双塔结构,建筑风格与巴黎圣母院堪称姊妹篇。
教堂的塔高近70米,可容纳5000人,是北美最大的教堂。
教堂后面还有座小礼拜堂,当地人称其为结婚礼堂,加拿大著名歌手席琳·迪翁的婚礼就是在这举行的。
教堂内部金碧辉煌,宽敞的大厅,彩绘的玻璃窗,阔如天幕的蓝色穹顶镶嵌着无数纯金打造的星星,置身其中,仿佛进入天国。


教堂内有架由5772根管组成的管风琴,每年这里都定期举办音乐会,我们进去的时候,正值唱诗班唱诵,优美、庄重的琴声伴着纯净、空灵的歌声,宛若天籁之音。
圣母圣心礼拜堂,毗邻蒙特利尔老港,17世纪时只是个朝圣点,18世纪重建,被称作“港口之母”。
圣约瑟大教堂,始建于1904年,几经翻修、扩建,至1924年开始兴建目前的教堂,历经40多年于1967年完成。
教堂建在蒙特利尔著名的皇家山顶,巨大的圆顶高达97米,分上下两层,有4000多个座位,是仅次于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的世界第二大圆顶天主教堂。
圣约瑟大教堂是世界著名的朝拜圣堂之一,教堂内供奉着创建人安德鲁修士报告的许多奇迹,大多与治疗疾病有关。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相信这些奇迹的真实性,1982年安德鲁被教廷列为位阶仅低于圣人的真福品。
据记载,安德鲁修士有着高超的医术,他经常免费为人看病,一些拄着拐杖前来求医的人,经他治疗,离开时已经不需要拐杖了。
教堂的一面墙展示着在此治愈的数千人的拐杖。
蒙特利尔自1642年建城,迄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漫步街头,到处是极富年代感的老建筑,转过一个街口,不经意间又会遇见一幢前卫意识的现代楼群,2006年,蒙特利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设计之城。

这座银色圆顶貌似教堂的建筑是著名的邦斯库尔市场,位于蒙特利尔老港,1847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是当时蒙特利尔主要的商品贸易场所,还一度作为市政厅和立法议会使用。现今,这里主要经营当地出产的手工艺品和珠宝饰物等。

Habitat67,位于圣劳伦斯河畔,1967年设计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