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雨牛津

标签:
西葡英自由行英国牛津丘吉尔牛津大学 |

英国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却阴晴多变。英国人常说,“国外有气候,英国只有天气。”
天气是英国人最热衷的话题。
那天去侏罗纪海岸,早上从伦敦出发的时候细雨霏霏,到了韦茅斯就变成了疾风骤雨,在杜德尔门汽车营地吃了顿午餐,竟然天开云散,雨后初霁。
那天去侏罗纪海岸,早上从伦敦出发的时候细雨霏霏,到了韦茅斯就变成了疾风骤雨,在杜德尔门汽车营地吃了顿午餐,竟然天开云散,雨后初霁。
在牛津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天始终阴沉沉的,时而小雨纷纷,时而大雨倾盆。
丘吉尔庄园是牛津著名景点,下了火车,有公交直达。公交车代售庄园门票,不但方便省时,还可享受折扣优惠。
到了庄园,我甚至庆幸赶上了这种天气,重云如盖,应该更能体会出这处古老建筑的年代感。
丘吉尔庄园位于牛津郡伍德斯托克镇,最早建于1705年,是当时的安妮女王赐予马尔伯勒公爵一世约翰▪丘吉尔的,以犒赏他在对法战争中的赫赫战功。
二战时英国著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就是马尔伯勒公爵一世的九世孙。
庄园从开工到建成耗时17年,是英国最大的私人宅邸,人们常常将它与法国的凡尔赛宫相媲美。
丘吉尔庄园的中心建筑是布伦海姆宫,是英格兰最精美优雅的巴洛克式宫殿之一,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宫内装饰富丽堂皇,穹顶画均出自名家之手,大量的油画、雕塑、挂毯以及精美的家具令人目不暇接。
我是带着瞻仰名人故居的心情参观庄园的。
其实,庄园并不属于温斯顿▪丘吉尔,因为,他的父亲是马尔伯勒公爵七世的第三个儿子,没有继承权。
而这位改变20世纪世界格局三巨头之一的英国首相却属于这座庄园,1874年丘吉尔的母亲来此做客,丘吉尔意外地降生在一间原本是更衣室的房间里。
书房是个长55米的厅廊,一端是架巨大的管风琴,另一端安放着安妮女王的全身雕像。书房内书盈四壁,浩如烟海。
看过这间书房,似乎明白了为什么英国的贵族文化能够延绵上千年,为什么二战期间那篇振聋发聩,激奋人心的国会演讲会出自丘吉尔。
他曾不无幽默地说,我一生做过两件非常正确的事情,在“丘吉尔庄园”出生,在“丘吉尔庄园”结婚。
恰逢周末,走出庄园赶上了一场集市。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集市对我都有着极大吸引力。
或许与我的知青经历有关,那时县城的大集,成了枯燥生活的调剂。
在丘吉尔的老家赶大集,实在是一次难得的经历。
牛津离伦敦很近,火车大致1个小时车程。传说这里曾是古代牛车涉水而过的地方,随着历史的渐进,牛津已嬗变为享誉世界的学术名城。
牛津是与剑桥并列的两座英国最著名的大学城,没有围墙,也没有校门,街道穿过校园,城市与大学融为一体。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建筑相互映衬,给人一种历史的纵深感。
牛津大学1167年建校,是英语世界最古老的大学,也是全球十强学府之一。
有人说,牛津大学是世界上最牛的高等学府,拥有或培养4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培养出6个国家的10位国王,19个国家的53位总统、首相,7位圣人,88位大主教和18位红衣主教,如此骄人成绩,纵观世界,绝无仅有。
牛津著名的叹息桥位于牛津大学赫特福德学院,连接着学院新旧两个方庭。
对于英国人来说,牛津是一段历史,是一种追寻,是引以为傲的文化自信与传承。
作为异乡的游客,作为曾亲历文革那个荒唐年代的人来说,牛津虽近在咫尺,却像是遥不可及的彼岸。
一个民族的盛衰兴废系于教育,世界上最愚蠢的事,莫过于拒绝文明。
前一篇:侏罗纪海岸,英国最美的海岸线
后一篇:温莎堡——书写历史,见证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