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英博物馆——人类文明的记忆

(2016-03-10 10:36:08)
标签:

西葡英自由行

英国

伦敦

大英博物馆

分类: 游记
大英博物馆——人类文明的记忆

大英博物馆——人类文明的记忆

大英博物馆——人类文明的记忆

大英博物馆——人类文明的记忆


久违了。

最近一段时间疏离了博客,甚至根本就没碰过电脑。

没有什么明确的理由。

善始不能善终,老毛病了。

去年的奥匈捷、前年的俄罗斯、再往前的土耳其,都是写着写着就没了兴致,戛然而止,另开新篇。

新的一年,力图自新。

还是尽力将这次西葡英的旅行完完整整地记录下来,继而再把前几次行程遗漏的也补充完整,为了与朋友们分享,也为自己留下曾经的远方记忆。

 

自新从大英博物馆重新开始,因为它承载着的是遥远,是人类文明的记忆。

 

大英博物馆——人类文明的记忆

 

大英博物馆又名不列颠博物馆,位于伦敦罗素广场,成立于1753年,1759年初正式对外开放,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规模最大、最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

最为令人称道的是,博物馆的历史上,除1972年的几个月外,一直都是免费对公众开放。

博物馆收藏了世界各地大量的文物和图书珍品,藏品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在18至19世纪通过战争掠夺而来,受害者中尤以埃及、希腊以及中国最甚,其镇馆之宝也大多出自这几个国家。

 

 

埃及罗塞塔石碑

这件藏品是拿破仑溃败埃及后英国获得的一批埃及文物中最珍贵的一件。

石碑制制作于公元前196年,高1.14米,宽0.73米,用希腊文、古埃及文以及当时使用的通俗文体镌刻着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的诏书。由于刻有三种不同的语言版本,使得考古学家可以通过文字对比,解读已经失传千余年的埃及象形文字,对研究古埃及历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英博物馆——人类文明的记忆

 

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的埃尔金大理石雕塑

这批雕塑是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的部分雕塑和建筑残片,迄今有2500多年历史,是博物馆最著名的藏品之一。

19世纪初,英国外交官埃尔金伯爵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手中买下这批文物,切割后运回英国,英国王室斥重金买下并收藏于博物馆内,此后的200多年中,这批雕塑就成为了博物馆最具代表性的藏品之一。

大英博物馆——人类文明的记忆

大英博物馆——人类文明的记忆

大英博物馆——人类文明的记忆

大英博物馆——人类文明的记忆

 

中国《女史箴图》

为东晋时期顾恺之的作品,是当今存世最早的中国绢画,是尚能见到的中国最早专业画家的作品之一,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目前,世界只有两件摹本。其一为宋人临摹,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其笔意色彩绝非上乘;另一则是藏于大英博物馆的这幅唐代摹本,其更能体现原作画风,原为清宫所藏,是乾隆皇帝的案头爱物,后收藏于颐和园。

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英军大尉基勇盗出并携往国外,1903年被大英博物馆收藏,成为该馆重要的东方文物,藏于馆内的斯坦因密室之中。

大英博物馆——人类文明的记忆

 

 

流连于浩如烟海的藏品之间,仿佛穿越到另一个时空。

 

大英博物馆——人类文明的记忆

大英博物馆——人类文明的记忆

大英博物馆——人类文明的记忆

大英博物馆——人类文明的记忆

大英博物馆——人类文明的记忆

大英博物馆——人类文明的记忆

大英博物馆——人类文明的记忆

 

大英博物馆——人类文明的记忆


大英博物馆——人类文明的记忆

大英博物馆——人类文明的记忆

大英博物馆——人类文明的记忆

大英博物馆——人类文明的记忆

大英博物馆——人类文明的记忆

大英博物馆——人类文明的记忆

大英博物馆——人类文明的记忆

大英博物馆——人类文明的记忆

大英博物馆——人类文明的记忆

大英博物馆——人类文明的记忆

大英博物馆——人类文明的记忆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下午茶的时间,太阳透过博物馆中庭的2千多块三角玻璃,投射出异于初见时不同的光影。

六个多小时的参观,虽说只是走马观花,却也仿佛是一次人类文明的巡礼。

博物馆的导览词有句大致这样的话,文明不仅在于发现,更重要的是分享。

在分享其他文明的同时,面对那些来自我国的文物,百感交集,五味杂陈。

一方面为这些流失的珍品感到惋惜、痛心、甚至耻辱,另一方面又为它们能完好地呈现在世人面前而庆幸,为古老的中华文明而骄傲。

 

今年是文革肇起50周年,文革期间大量珍稀文物毁于一旦,有些情形就发生在自己的眼前,至今历历在目。

有资料介绍,据民间初步统计,仅天津一地,文革期间被毁文物字画就达220万件;宁波地区被打成纸浆的明清版线装古籍就有80吨;上海刘海粟珍藏的字画当街烧了5个多小时......至于全国,十年混沌,已无从记录。

我不知道,大英博物馆的这些中国文物如果没有流失,能否躲过那场浩劫。

文革结束已经40年,现在依然有人为其招魂,且不说那些戕害人命、令人发指的反人类暴行,仅就文物损失而言,这场运动的操纵者就是货真价实的中华文明的千古罪人。

 

 

大英博物馆——人类文明的记忆

大英博物馆——人类文明的记忆

大英博物馆——人类文明的记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