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西葡英自由行西班牙斗牛弗拉门戈国粹 |
分类: 游记 |
就像京剧、国画之于中国,斗牛和弗拉门戈是西班牙享誉世界并引以为傲的国粹。
由此,现场观赏,自然是这次西班牙之旅的重要内容。
先说说斗牛。
文塔斯斗牛场位于马德里市区东部,土红色的外墙,古罗马剧场式建筑,古朴、壮观,格外气派。
斗牛场外以斗牛为题材的雕塑
斗牛场直径60多米,可容纳25000名观众,其规模在西班牙现存300座斗牛场中首屈一指。
西班牙斗牛源于古代一项宗教祭神活动,13世纪演变为赛牛表演,现代斗牛则始于18世纪中叶。
在西班牙,斗牛被视为一种高贵的艺术,斗牛士备受尊崇,甚至他们红黄两色的国旗都隐含寓意。有人说,红色代表的是碧血,黄色代表的是黄沙,碧血黄沙象征着西班牙人酷爱的斗牛运动。
海明威、毕加索、戈雅、比才等众多艺术家对斗牛都深感兴趣并从中获得创作灵感。特别是海明威,对斗牛格外痴迷,他认为,“斗牛是唯一一种使艺术家处于死亡威胁的艺术”,他的许多作品都与斗牛有关。
每年的3-11月是西班牙的斗牛节,经常会有斗牛表演。
在现场观看一场斗牛,或许是理解这种“屠戮的艺术”,乃至理解西班牙这个崇尚激情、奔放不羁国度最感性的视角。
五月的马德里正好提供了这种机会。
西班牙斗牛有着其固定的程序。
序幕拉开,鼓乐齐鸣,斗牛士率领其助手,由穿着16世纪装束的骑马者引导入场。
打开牛栏,重达四、五百公斤的非洲公牛冲入场内。
斗牛士助手挑逗公牛令其满场飞奔,耗其最初的锐气。
手持红布、利剑的斗牛士在观众的欢呼声中登场,施展闪躲腾挪十八般武艺,最终将利剑从背颈部刺入公牛的心脏。
再聊聊弗拉门戈。
弗拉门戈意即“流浪的农夫”,是吉普赛文化与西班牙安塔卢西亚民间文化结合的产物,是集歌、舞、吉他弹奏为一体的特殊艺术形式,带有明显的社会底层的流浪气质。
据说1492年天主教在西班牙的光复运动胜利后,对异教徒实行严酷的宗教迫害,大批摩尔人、犹太人和吉普赛人逃到安塔卢西亚山区避难,这些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和当地的原住民一起,共同创造出融合吉普赛、阿拉伯和拜占庭教堂音乐等诸多文化元素的崭新艺术形式,以此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
当今,弗拉门戈是世界最富感染力的流行舞种,难怪有人说,“曾有一个声音,曾有一个精灵,当它无意成为艺术的时候,它曾是境界最高的艺术。”
塞维利亚是弗拉门戈的发源地,街头巷尾散落着大大小小众多的弗拉门戈表演场所,而
未经艺术加工、最原生、最正宗的弗拉门戈,大多在咖啡馆和小剧场。
网上有人介绍,“吉他之家”(CASA DE LA
GUITARRA)的表演原汁原味,最具腔调。
这里没有豪华的演出阵容,60分钟的表演就歌者、舞者和吉他手仨人。
现场观赏弗拉门戈的确是一次难忘的体验,或许它所表达的悲怆、苍凉,正好契合了我的情绪底色,以至整场演出我都处于激亢的共鸣之中。
歌者叫做戈麦斯▪莱昂,年过花甲,出自五代弗拉门戈世家,在当地颇具名气。
演唱的照例是弗拉门戈特有的曲式——深歌,它才是弗拉门戈的灵魂。
歌者通过自由的节拍,黯哑的音色,表达关于上帝、女人、悲苦与死亡等主题。
歌者“把心撕碎了的唱”,是否懂得歌词已无关紧要,因为,这会儿是灵魂在聆听。
弗拉门戈舞极富野性的诱惑,舞者表情冷峻,昂首挺胸,一举手、一投足、一回眸、一转动,无不充满激情与张力,似乎在诉说内心的挣扎与往事的沧桑。
西班牙真是个神奇的国度,竟然将斗牛这种血腥的杀戮演绎成高贵、优雅的艺术,同时又将弗拉门戈这门纯粹的艺术,表现得如此激越、铿锵。
或许,这就是西班牙。
或许,这才是西班牙。
前一篇:塞维利亚,给世界讲故事
后一篇:坝上:天高任鸟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