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那儿,我的青春与童年交融,
在那儿,被自然和幻想抚养,
我体验到了诗情、欢乐和宁静......
——普希金 《皇村》
皇村,17世纪时叫“萨利兹果夫”,意为“山地农庄”。
在18世纪初的北方战争中,俄罗斯得到了这块土地。
作为礼物,彼得大帝将其送给当时还是皇妃的叶卡捷琳娜,成为皇家的夏季庄园。
1711年叶卡捷琳娜加冕后,这座庄园开始形成行宫风格。
彼得大帝的女儿伊丽莎白女皇当政期间,授权圣彼得堡最优秀的建筑师对庄园进行大规模改建,新建了宫殿,扩建了花园,始称皇村。
叶卡捷琳娜二世登基后,又按照自己的审美情趣,对皇村进行改造。在园林设计中,引入以自然为本的古典主义理念,使得皇村柔美浪漫,卓尔不群,处处散发着艺术气息。
1788年,亚历山大一世当政期间,宫殿北翼建起了一座古典主义风格的四层建筑,即著名的皇村贵族学校。
(资料摘自网络)
皇村建筑群的主体——叶卡捷琳娜宫(日后专题介绍)


池塘边的浴室

微型宫殿——艾尔米塔什
皇室单独消遣的场所
据说底层设有机械装置
可以将布置好的餐桌抬升到上层的主厅
通常在舞会高潮时
让客人惊诧

“海军部”,英国哥特风格
专门存放船只
锯齿形顶塔,拱形窗,装饰性砖砌
呈现另一种艺术方向 
为俄土战争胜利而建的切斯玛纪念柱
柱顶的鹰,象征俄罗斯

巴洛克风格的晨厅
为划船时小憩之用
去的时候,正赶上唱诗
悠远、空灵,宛若天籁之音


土耳其浴室
灵感来自东方清真寺
室内装饰着从土耳其运来作为战利品的喷泉
上有阿拉伯铭文:
用自己全部慷慨做善事的人
会得到宽恕与怜悯

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皇村已然成为“俄罗斯光辉的万神殿”
叶卡捷琳娜女皇对艺术有着极高的鉴赏力
按照其“希腊罗马狂想曲”的创意
建筑师卡梅隆建造了被普希金称为“进入云霄的巨大建筑”——卡梅隆柱廊
堪称俄罗斯古典主义建筑的经典


柱廊的一端设有造型流畅的旋转式楼梯
两侧分立古希腊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和花神芙罗拉的青铜雕像

走廊中装饰着包括哲学家、将军、古希腊英雄等54尊青铜半身像

卡梅隆柱廊构思巧妙
它将玛瑙厢房、冷浴室、空中花园等不同功用的建筑单元融为一体
成为皇村建筑群中的独特景观




大坡道
采用古罗马地上引水渠的建筑风格
将卡梅隆柱廊与叶卡捷琳娜花园有机地连接起来


拱门
左手,叶卡捷琳娜宫
右手,皇村贵族学校
被誉为“俄国诗歌太阳”的普希金
是皇村中学的第一期学生

如果每个人心底都有自己难泯的乡情
那么,皇村就是普希金的精神家园,心灵原乡。
1815年初,少年普希金在一次升级考试中,朗读了他的抒情长诗《皇村回忆》
得到俄国大诗人杰尔查文的赞许
从此走上诗歌创作之路,最终成为俄罗斯文学之父。
皇村是普希金永不枯竭的灵感源泉
六年的学习生活,滋养着他全部的创作生命
1814-1836的22年间,诗人创作了包括《皇村回忆》、《致同学们》、《皇村》、《10月19日》、《回首往昔:我们青春的节庆》等十几首直接涉及皇村的诗歌
描写皇村的美
回忆同窗的情
评说历史,讴歌英雄
抒发对皇村、对祖国的殷殷衷情。
无论命运会把我们抛向何方,无论幸福把我们向何处指引,
我们——还是我们:整个世界都是异乡,
对我们来说,母国——只有皇村。
普希金《10月19日》




皇村的美是具象的
宏伟的宫殿
精巧的庭廊
栩栩如生的雕塑
自然天成的池塘、树丛和草场......
林林总总,美不胜收。
皇村的美又是抽象的
精心的雕砌浑然于醇美的自然之中
氤氲着一种难以言表的艺术韵致和文学气场。
皇村,“美丽的北国天堂”
像一泓止水
像一首情歌
抑或是一曲幽婉的长笛
低诉着丝丝郁悒和淡淡忧伤。










注:
标题借用了普希金《皇村回忆》中的诗句。
密涅瓦——古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
一不留神,整了篇貌似攻略性的东西。
用了整整一个晚上。
如此勤奋,自己都被感动了。
盘点下来,忽略了许多,其中包括一些重要景点。
旅途中,不在于看到什么,重要的是感受到什么。
以此,聊以自慰。
旅行即人生,有得,有失,有邂逅,有错过。
欣喜之余,难免会有缺憾、有失落。
缺憾,往往孕育着新的企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