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洋彼岸的故事——(19)基督城,一座仿佛错过的城市

(2012-07-24 09:45:35)
标签:

澳新之旅

基督城

震后

端庄

典雅

温情

浪漫

自驾

分类: 游记

大洋彼岸的故事——(19)基督城,一座仿佛错过的城市
     

      基督城,自驾新西兰的最后一站。

    行前,对基督城知之甚少,只是听说这个城市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哥特式天主教堂。

    大教堂不仅是该城重要地标与精神象征,而且,由于当初建设教堂的人大多出自英国牛津大学的基督教会,以至人们逐渐淡忘了她原来的名字(克赖斯特彻奇),而称其为“基督城”。

 

    2010、2011年,基督城经历了两次强烈地震。

    我还是想看看那座著名的教堂。

 

    Barton带我们到了一条街,街道的一侧是民居式建筑,另一侧则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群,尖塔,角楼,回廊,极具特色。

    Barton指指那座支着脚手架的建筑说,“这就是大教堂。”

   “嗯,哥特式建筑,咋没有高耸的钟楼和十字架呢?”有些狐疑。

   “ 震倒了。”Barton的口吻不容置疑。

    赶忙拿出相机,煞有介事的变换着角度,心底还酝酿着几分虔诚。

大洋彼岸的故事——(19)基督城,一座仿佛错过的城市

大洋彼岸的故事——(19)基督城,一座仿佛错过的城市        回家整理图片,越看越不像那座传说中的教堂。

     再仔细看,两楼间巷道的门楣上赫然写着一行字:Arts Centre of Christchurch(基督城艺术中心)

     貌似敦厚的Barton,竟然也玩起指鹿为马、以羊易牛的把戏。

 

      陡然,一种莫名的失落。

     人的感觉有时很怪,错过的不过是城中的一栋建筑,意念中却仿佛错过了整整一座城。

     就像人生,茫茫人海中一次不经意的擦肩而过,往往错失一世的缘。

     其实,,那座教堂已不复存在......

 

     震后的基督城,满目疮痍。

 

     然而,废墟的转角处,依然端庄、典雅、空灵、俊丽。

     静心聆听,依稀,一首洋溢着温情的歌,伴着一曲亘古不变的浪漫旋律。

 
大洋彼岸的故事——(19)基督城,一座仿佛错过的城市
P1


大洋彼岸的故事——(19)基督城,一座仿佛错过的城市 P2


大洋彼岸的故事——(19)基督城,一座仿佛错过的城市
P3

大洋彼岸的故事——(19)基督城,一座仿佛错过的城市
P4


大洋彼岸的故事——(19)基督城,一座仿佛错过的城市
P5


大洋彼岸的故事——(19)基督城,一座仿佛错过的城市
P6


大洋彼岸的故事——(19)基督城,一座仿佛错过的城市
P7


大洋彼岸的故事——(19)基督城,一座仿佛错过的城市P8


大洋彼岸的故事——(19)基督城,一座仿佛错过的城市
P9


大洋彼岸的故事——(19)基督城,一座仿佛错过的城市
P10


大洋彼岸的故事——(19)基督城,一座仿佛错过的城市
P11


大洋彼岸的故事——(19)基督城,一座仿佛错过的城市
P12

大洋彼岸的故事——(19)基督城,一座仿佛错过的城市
P13


大洋彼岸的故事——(19)基督城,一座仿佛错过的城市

P14


大洋彼岸的故事——(19)基督城,一座仿佛错过的城市
P15


大洋彼岸的故事——(19)基督城,一座仿佛错过的城市
P16


大洋彼岸的故事——(19)基督城,一座仿佛错过的城市
P17


大洋彼岸的故事——(19)基督城,一座仿佛错过的城市
P18


大洋彼岸的故事——(19)基督城,一座仿佛错过的城市
P19


大洋彼岸的故事——(19)基督城,一座仿佛错过的城市
P20

      拍到一艘整修中的船,相信,很快它将再次杨帆远航。

     以此,祝愿灾后重建中的基督城。
大洋彼岸的故事——(19)基督城,一座仿佛错过的城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