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希夫妇与Barton夫妇
 
  
 
 
南希回国期间,我俩曾见过两次。虽移居海外多年,可仍保持着天津女人的底色,古道热肠,善解人意。
 
  在奥克兰,我们住在她家,北区,一栋滨海的别墅。



 
  
 
  南希是那种素面朝天的女人,日常生活中也从不矫饰。
 
 
她说,自己是个苦孩子,父母早逝,小小年纪不但要自食其力,还要照顾久未成家的兄长。
 
 
她说,她的夫君奥斯卡是个率真、快乐的人,他们经营着一家冰工厂,虽没有坐拥万贯家财,却也过得幸福、简单。
 
 
她说,奥斯卡喜欢潜水,喜欢海钓,喜欢橄榄球,喜欢球赛后的彻夜狂欢,她没有觉得被冷落,她认为,越是相爱的人,就越应该给对方足够的空间。
 
  她还说了很多很多......

 
  她也做了很多,7天的时间,陪我们逛北岛、游南岛,这在国外,难能可贵。 
 
  
   
另一个女人就是小W,我俩曾共事5年,应该算是同事+朋友。。
   
她出身知识分子家庭,土生土长的北京女人,全然没有皇城根的优越感和浮傲腔,为人低调,处事平和,不温不火,宠辱不惊。
   
小W早年离异,只身拉扯个孩子,多苦多难从不抱怨。
   
凭着自己的努力,她从一个普通文员干到了公司的部门经理,有着体面的工作、优厚的待遇和美好的前程。
   
后来,她恋爱了,对方是个小她9岁且居无定所的“北漂”。
   
后来,她提出辞工出国,理由:为了孩子。
   
后来,我知道,她认为她俩的爱不会有归宿,她说,“我还是非常感谢他,因为,他给了我一段那么真实的快乐。”
   
应该说,她的出国,更多的是为了给对方一个冠冕堂皇的分手籍口,她不想让自己爱的人负累那么多的世俗压力和道德责任。
   
小伙子被感动了,他不忍心自己爱的女人背井离乡,独自承担精神和谋生的重压。说服了家人,毅然决然来到那个陌生的国度,他要凭着自己的打拼,让他的女人过上体面的生活。
   
被这段执着的爱所感动,为此,曾写过一篇博文(送给远方的祝福),为他们祝福。 
 
  他们结婚了,并且,有了自己的小孩。
 
 
到奥克兰的第二天,专程看望了他们,男人下厨,做了一餐鲜美的鲍鱼捞面;女人抱着新生的宝宝,脸上洋溢着甜蜜和幸福。
    
     记得,自从下乡时看了大仲马的《基督山恩仇记》,港湾、帆船便莫名的成了意念中的图腾,似乎它们负载着一种寄托,一份企盼。
 
  奥克兰素有“风帆之都”美誉。
 
  真心祈愿我所认识的两个女人,在这座自然与现代完美融合的城市,扬起风帆。
 
  彼岸,幸福的港湾。
P1

P2
 

P3
 

P4

P5
 

P6

P7
 

P8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P18
 

P19
 

P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