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不信教,对我来说,这也不过是个普通教堂。但对教徒们,这里可是一个神圣的地方——耶稣诞生地。

刚一走进教堂,好家伙,好高大、空旷的空间。两排大石柱,中间高悬吊灯。游人们都在右侧的石柱外侧排队,好长的队,走得好慢,怎么走着走着停了呢。照片正中间的那个人,在维持秩序,他不时挥手让人们退到柱子后面去。他身后的那片灯火通明,很吸引人的目光。

喔,正在举行什么仪式,大概是在做弥撒吧。

这个是主教?一脸的严肃,很威严的样子。

等了10多分钟,仪式终于结束了。众人排成的长队此时才开始继续向前挪动。一个一个的,人们从一个很窄小的入口,钻进一个地洞——诞生耶稣的“马赫德”山洞。洞长12.3米,宽3.15米。

地洞里的这个地方,已经被人们围满了。只能看见上半部分,围幔和壁画的色调,是大红配着金黄,感觉还蛮亲切、蛮中国的哈。图画正中是头顶光环的天使,两只小马驹,他们都在围着一只马槽。它下面还有一排共6幅的小画,都是在讲耶稣诞生的故事。
耶稣因圣灵成孕,由童女玛利亚所生的。神派遣使者加伯列在梦中晓谕玛利亚的未婚夫约瑟,叫他不要因为玛利亚未婚怀孕而不要她,反而要与她成亲,把那孩子起名为“耶稣”,意思是要他把百姓从罪恶中救出来。玛利亚快要临盆的时候,罗马政府下令所有人务必到伯利恒申报户籍。约瑟和玛利亚遵命到达伯利恒时,天色已暗,他们没能找到旅馆住宿,只好暂时在一个马棚里落脚。就在这时,耶稣要出生了,玛利亚只能在马槽上生下了耶稣。

它的下面到底有什么呢?人头攒动啊。人们弯腰俯首,探手摸索。我等啊等啊~~

喔,原来是这个!一个半圆形的大理石壁龛,地面正中有一个齿轮状的星星,在烛火的照耀下闪闪发亮。它正是用来标识耶稣诞生处的“伯利恒之星”。银星上镶刻着拉丁文字:“在这里,圣母玛利亚诞生了耶酥”。此星始刻于1717年,但1847年被盗,1853年又用一几乎乱真的复制品代替。
“伯利恒之星”的对面,再下三个台阶,又是一个小小空间,这就是当年的那个马棚吧。

网栏里边,描画的还是诞生故事。

在那个地洞里,人挨人,人挤人,虔诚的人们跪地祈祷,用手触摸银星正中那个小洞。教堂里、地洞下,尽管处处悬着大灯,放着光明,但一团一团的灯火,仍难掩整个空间的幽暗。

出来以后参观的、紧挨着主诞教堂的另一个教堂,清雅的颜色,感觉舒服些。

恩,透口气,在这个好象城堡一样的教堂下面,再仰望一下圣母吧。
更多的以色列——

巴勒斯坦:隔离墙的那一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