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瓜苏的巴西式自助餐,蔬果种类很多很多。这只是其中很少的几种。金黄色的是红薯,似乎沾了蜜,极甜。下面绿色的那个三角,是牛油果,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水果,但食之无味。还有几种红色、白色、黑色的豆,巴西人很爱吃煮的豆类。红色的不认识,甜菜?
这是马瑙斯水上餐厅的巴西式自助午餐
看风光,品美食,体味风土人情。吃,自然是走到哪里都不会遗忘的永恒话题。
在巴西,最富盛名的当然是巴西烤肉,而雨林城市极具特色的就是全鱼宴了。这两种已在前面都介绍过了。这里再拾遗补缺,介绍一下当地家常餐吧。
arroz是白米饭,巴西当地的米饭一点儿也不好吃,饭粒干、硬,而日本米比较好吃,也贵。
这图里的东东,是炒饭。可能硬的饭粒就是比较适合炒着吃吧。
又一种主食,Farinha,它是树薯或木薯粉,淡黄色,颗粒状的粗粉,也很硬,很干,也不好吃。
Feijao是豆子,很常见的食物,豆子煮得很软烂,在巴西餐中很多,它与猪肉、米饭、一些蔬菜一起煮成的饭,被称为国菜。
水上餐食嘛,自然少不了鱼。有好几个品种和做法,这是其中的两种,叫什么名字来着?忘记啦。
蔬菜几乎都是生的了,最多用水煮一下。有西红柿,土豆丁,水煮圆白菜,深红色的甜菜,胡萝卜。生的青椒圈,一口咬下去,又脆又多汁,青椒味非常浓,很好吃。
在月亮湾的海边中餐馆,坐在窗边就能看海看沙滩,一盘家常豆腐26巴币,馄饨白菜汤12巴币,排骨50巴币。边吃边观景,各色人等是流动的画面。
这次出游是参团,团餐安排的最多的是中餐。在巴西吃到的中餐,那叫一个好吃哟,虽是家常菜,菜量极大——当属巴西特色,口味地道——保留中餐原味,一点儿也不输给国内餐馆,是此行回来以后,最让我们念念不忘的。吃过的几家中餐,老板有福建人,山东人,上海人。
在餐馆里看到中文,感觉很亲切哈。看见这个,觉得真好玩儿,赶紧拍下来。放一次性筷子的纸袋子,背面教你怎么正确使用筷子。
圣保罗有30多万华人,有华人区。中餐馆很多,随便走进哪家,都不会差。
在里约热内卢有1万华人,10家左右的中餐馆,菜也做得地道、好吃。但是,肉多。记得有一餐是这样一桌子菜:酱鸭,鸡肉笋干蘑菇,洋葱牛肉,炒白菜,紫菜苦瓜汤。呵呵,给自己加个素菜吧,麻婆豆腐,20巴币。
阿根廷的中餐同样好吃,记得常去的这家是新开业的,老板上海人,为了拉回头客吧,加上遇上一个特别好的台湾导游,我们的团餐完全成了点餐。想吃什么提前告诉导游,导游一个电话过去,餐厅就照单准备了,那叫一个爽哦。嘿嘿,为了这个,替他家飘扬一下吧。而且啊,味道的确好哈。
在欧洲吃团餐,吃饭象打仗,翻台象冲锋,饭菜粗劣,吃半饱吃不好挺正常。南美的餐和那里比起来,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