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喝玩乐在扬州——周末出逃
(2009-07-18 22:04:05)
标签:
锅盖面扬州炒饭臭豆腐周末旅游 |
分类: 背着青春到处走 |
恩,园子既然有了,地不能荒着,种地,种地。
周五
烟花三月下扬州。我们五月。去看烟花过后的初夏。去吃东西。
火车上就已欢乐开怀。软卧车厢里相继闹出笑话,有找不着空调、音响开关的,居然还有找不着灯的开关的,在白热的光下使劲闭眼妄想睡着,未果。几个玩兴大发的人把拖拉机开到凌晨三点,正琢磨下一步换个什么花样,一个一直在上铺“安睡”的兄弟忽然悠悠开腔:如果你们不玩了把灯关上。这才一哄散去。
周六
车进扬州,坐上旅行车,一位同仁望着街景,心生感慨:一群吃货来啦。
果不其然。
第一站,富春茶社。这是早已在网上查好了的消息。哪个城市有什么名吃,最响亮的名号在哪里,最出色的菜肴是什么,一个都跑不了。十四人浩浩荡荡,挤挤一桌,眼巴巴望向邻桌,终于上菜。一屉屉小笼包层层叠起来,有六、七个品种,外表看不出区别,馅料中却大有乾坤。一样来一只,一一咬下去,虽分不出谁是谁,但有名的三丁包、蟹黄汤包,还是认了个结实,水晶肴肉、大煮干丝也的确味道上佳。
游个园。江南园林迂回屈曲,绿意荫荫,地方不大,但湖石叠翠,细水长流,睡莲安详,游鱼自得,庭台楼榭都安排得恰到好处。个园因竹得名,竿竿翠竹挺拔傲立,每一株有每一株的看处,连成林有连成林的风景。私家园林的设计里融入了古代文人的生活理想和巧思,以四季、以颜色,串穿起对自然的感悟。在薄、瘦、漏、透的太湖石中穿行,想象身着薄纱罗裙的女子在石间嬉戏,珠花摇曳,环佩叮咚;或登上木楼,倚栏而立,对镜贴花黄也好,因了什么事黯然神伤也罢,竟自在高大的古玉兰下,化作池中静静的睡莲,等待谁人勘破心事。砖石围就的窄巷里,门楼下高悬几串红灯笼,雨中的足音是否空灵?一片葱绿的树丛中,灿烂着一株红枫,深深庭院中可曾留下千古相思?木格窗棱下站立的不是望远的主人,是笑闹的游客;书斋的木椅上端坐的不是苦读的书生,是结伴的旅人。书香的悠远,古韵的绵长,只能在心里去慢慢体会。
大明寺。塔身的颜色是一种说不出的墨绿,衬以白墙,明快洗练的感觉。
瘦西湖。玲珑娇小的江南女子身着蓝底白花红盘扣的布衣布裤,稳坐船头,边摇橹边唱小曲,看似毫不费力,间或用家乡话与邻船的摇橹女孩说上几句,时而又口齿伶俐地回应游客的问题。几个人好奇,轮流上去摇橹,船倒也走,却是小姑娘坐在一旁,暗中帮忙。一船人叫闹着要对歌,见实在占不了上风,开始纷纷抛出家乡话。有人叽里咕噜了一番,谁也猜不出说的是什么,一翻译才知道: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嫁人了吗?
赶到镇江,傍晚游金山。寺门西开,名字不叫金山寺,叫做“江天禅寺”。游人已少,一行人在一个已还俗的实习和尚的带领下,向佛,向寺,合掌参拜。夕阳中佛塔金黄,禅寺静默。禅学院出身的导游给人看相,说动了某些人的心事,天机不可泄露,还需到静僻处细解端详。
华灯初上。美食家们开始满街找美食,寻寻觅觅,有名的去处已被婚宴占领,原来这里的习俗婚宴是在晚上的。随便找到一家餐厅,一问,这家最有名的招牌菜是烤鸭。不吃烤鸭,再吃另一种做法的干丝,吃镇江版的扬州炒饭。同事的同学恰在镇江,而且是女同事的男同学,而且是十三年没见面的同学,这里就有了些意味。早在金山就把同事接走用晚餐,现在发来短信,说要请我们吃夜宵,麻小。
夜色四合。饕餮客们酒足饭饱,散漫地向江边走,不为别的,为去找到一家热闹的大排档,接着吃。不善辣的、不喜熬晚的,有三两个同事掉了队,其他人兴致盎然,斗志昂扬。同事的同学热情好客,张罗了两桌,一盆盆鲜红的麻小端上桌,众食客胃口大开,大把抓虾,大口喝酒,一边满头流汗,一边山呼不辣不辣。从没吃过的人也破了戒,从剥虾开始学起,从不辣的吃向辣的,生活处处皆学问。
所有人吃了个肚儿圆,又一次沿江边散漫地走。这次是为消食,实在撑得有些难受啊。有人高兴了,走着走着,抱住路边的一株小树深情款款地唱:我和你吻别……随手拣起一片树叶,双手捧着,说,我把它献给你。有人手机响,一路走一路接电话,渐行渐慢渐远,又是在“腻”了。晚风正好,意兴阑珊。按同事的同学的说法,从这里走路回宾馆只需十五分钟,走了一个十五分钟又走了一个十分钟,还没看出希望。回头望望,同事和同学一路谈笑,恍然悟出,再远的路,他们也会觉得相聚时间太过短暂。于是打车回府。
周日
食客们今天早上的目标是锅盖面。我都奇了怪,一个路边不知名的小店,居然也被他们打听出来,指挥着南京的司机师傅,在镇江的街道上乱转。锅盖面太有趣了。一口在农村才能见到的大锅滚着沸水,水面上居然飘浮着一只木头锅盖,俨然就是谁家自用的普通锅盖一不小心掉进大锅,连锅盖带面条一块儿煮了算。据说,正宗的锅盖应是楠木制成,在大锅里浸透各种香料、吸收各种美味,越煮味越浓。有臭豆腐爱好者往面条碗里加上一块臭豆腐,香喷喷地吃。
北固山上甘露寺,刘备相亲的地方。书写得有板有眼的寺名竟是莽汉张飞的手笔,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这里似乎有三个天下第一,第一泉,第一寺,还有个什么第一忘记了。只记得路边成片的紫色小花,是蝴蝶们追逐起舞的热闹场。
玩兴一起往往收不住。一共两天的行程,一行人又直奔南京。
可惜了中山陵,烈日下游人如织。全不对,应该是细雨霏霏,人影稀疏,才能感受中山陵的庄严吧。入眼的,只有去时路上,两排高大的法国梧桐,叶片宽大、干净。皇帝陵也好,伟人墓也罢,青山绿水古城墙,南京是个有故事的地方。
坐缆车去紫金山天文台。那些或天文或地理的仪器谁也不认得,往天地间那么一摆,就有了一些灵气,加上蕴含的些些古义,让人起敬。
赶往夫子庙吃小吃。不是饭点,居然难找开门营业的店家。在“四大碗”落座,吃“四大碗”,吃南京版的扬州炒饭。迤俪到秦淮河,河道两边酒家接踵,红灯高悬,掌灯时分想必十分闹热,可惜我们等不到了。臭豆腐爱好者又有新发现,据说吃到了最好吃的一种臭豆腐,之一。
返回扬州所剩时间已经不多,什么搓脚、什么去茶楼都只能在心里想想了。兵分两路,一路拿上行李径直去火车站;一路冲到街上再去采购些吃食。在扬州的一条美食街上,大家分工合作,有买水果的,有买酱菜的,有买茶叶蛋的,最神的是派往街口一家饭店去买扬州炒饭的。大家汇合时,他们正在店里津津有味地喝鸭血汤呢。以至两三人共用一把勺,共用一只碗,最后干脆扔下勺端起碗来喝吧。
笑啊。
春光无限,时光有限。兄弟姐妹们,时不我待,下个周末,咱们去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