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只有芸知道》冯小刚镜头下的爱情:洗尽铅华呈素姿

(2019-12-17 22:44:51)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闷声发大财”,大概用在这部《只有芸知道》上再合适不过了。

作为一部爱情电影,该片并没有进行大张旗鼓的营销,但全国几乎人人皆知电影几乎要公映了。提前两周小范围电影,场均人次达到98人,上座率高达74%,提前一周开启大范围点映,我看的那场几乎全满,就是这样任性。观众都是慕名而来,因为这是在贺岁档,这部电影导演的名字叫做冯小刚。

个认为,冯小刚是一位一直走在中国电影时代前列的导演,不仅仅因为其拍摄过大量脍炙人口的大众级佳作,更因为冯小刚作为一名商业片导演,对华语电影类型片的探索,不要忘了,他是内地电影贺岁档的开创者。

只不过《只有芸知道》,是一部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冯小刚电影。

1997年,当时的冯小刚一鸣惊人,推出了《甲方乙方》,当时拿下了3600万元的票房(当年全年电影票房仅有数亿元),《甲方乙方》可谓一炮冲天,次年的《不见不散》,更一口气拿下了超过4000万的票房,可以说,两部电影的票房神话,成功开启了国内贺岁档的概念。

随后,1999年的《没完没了》、2001年的《大腕》、2003年的《手机》和2004年的《天下无贼》,每一部作品都是贺岁档里最引人关注的焦点。可见,贺岁档的形成,冯小刚功不可没,而“冯小刚”这个名字和“贺岁档”一直联系在一起,直到今日。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是他第15次征战贺岁档。所以《只有芸知道》作为一部冯小刚电影,再次出现在贺岁档,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节奏。

但《只有芸知道》相对于我们熟悉的“冯氏风格”,又是陌生的。这一点在2004年的《天下无贼》就有端倪,这部电影算是冯小刚电影的分水岭,拍惯了贺岁喜剧的冯小刚,用这样一部喜剧外衣包裹的现实题材,震撼了当时所有人。

随后的贺岁档,从描述五代十国时期宫廷纷争的《夜宴》,到在《集结号》中用惨烈的战争回应建国后退伍军人境遇和不公的待遇,再到《唐山大地震》中用灾难描写情感,还有《一九四二》中尘封的历史。这些都是冯小刚在新世纪功成名就之后,在自己用娴熟的叙事能力征服观众之后,开启了对中国电影类型片的探索。

不要忘了《我不是潘金莲》,一套横跨10多年的中国民间与官场纪要,凸显出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思想下一个难以言表的现实,人情世故、方圆百态。还有拿下15亿票房的《芳华》,青春的热血涂洒在特殊年代,用来映衬每个人都会经历过得人生,无关于年代;而以不同形象的个体嵌入历史的方式,才最能体会到对逝去时光的珍重与叹息。

这是冯小刚,这位从拍摄《甲方乙方》《不见不散》等非常符合中国观众口味的影视作品开始,一路走来的导演,最懂得观众口味,如今正在拍摄的是,不但适合大众观看,更能在代表电影品质和艺术水准的作品。用句俗话来形容,这叫商业与艺术的合璧。

说回到这部《只有芸知道》记得之前看过一则报道,冯小刚谈这部电影的拍摄初衷:“用这部电影来纪念我的好朋友张述和他夫人相濡以沫的爱情,想在这个岁尾年初的时候给观众温暖,让人想起这一年的闪光时刻和幸福瞬间,再把这份温暖传递给身边的亲人、爱人。”

没错,《只有芸知道》是一部爱情片。

以往冯小刚导演在《天下无贼》之后开始了对华语类型片的探索,包括《芳华》《我不是潘金莲》等作品,都是在一个相对小众的题材下,在冯小刚导演娴熟的叙事能力和对角色的把控中,将这些作品拍得非常好看,且别有一番韵味,这是导演对不同类型片的驾驭手段。

但轮到大众级别的爱情片,你以为就简单了?错,越是这样被大众反复咀嚼都嚼烂的题材,越能考验导演的叙事功能。好比一道名菜——开水白菜,把极繁和极简归至化境,成为国宴上的一道精品。这部《只有芸知道》也是如此,越是简单,越能考验导演功底。

两个人的爱情故事,从相识到相知再到相濡以沫,直到这个世界上被留下一个人。单线程的故事线索,导演冯小刚选择了“倒着拍”。很大胆的打破了时间线索,从女主角罗芸的遗愿开始,隋东风一直把妻子的心愿记着,带着“她”走遍了自己生活过的地方,从老房子,到树下,再到林太太的庭院,最终带着罗芸去看到了鲸鱼。

通过对男女主角不同时间段的故事描写,冯小刚拍透了中国人的爱情观。中国人的爱情不是奔放外放的,而是含蓄内敛的,不会一天说一万遍我爱你,没有九千九百九十九朵玫瑰,而是是忠诚的相伴相守。

这里不能忽视冯小刚导演的身份:他是第五代导演。虽然“第五代”只是对电影学院同期毕业的张艺谋、陈凯歌等导演的特定称呼,诸如冯小刚、姜文这样不是在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导演,似乎不怎样用“第五代”来形容他们。

但作为同一时代的导演,无论是冯小刚还是姜文,他们的风格与作品的主题却是与“第五代”导演相符的,甚至更加明显。因为他们都一个共同点,就是善于描写“不同时代下人物的心态特征”。

所以对于两位主角不同时期不同年龄状态的诠释,冯小刚拿捏的最为精准,尺度把握的也非常得当。看似平淡的叙事,因为时间节点的巧妙结合,让整个故事更加充满浪漫主义的色彩,再加上音乐与摄影的运用,恰如其分,和剧情形成最完美的统一,令人心旷神怡。

看到最后,我们才发现,原来我们希望的爱情,不是那种轰轰烈烈,而是这样润物细无声的相濡以沫。甚至是可以在我走后,你依旧过得幸福。所以,那见证爱情了的一棵大树前的长凳,铭记着爱情最真实的表达,有你的地方就是家。

也许在我们的爱情世界中,我们可以是隋东风,也可以是罗芸,更可能是看着他们在一起的林太太。虽然是虚构的故事,但就因为真实,所以才能引起共鸣。

这道“开水白菜”,就是一个在不同类型片中历练多年的导演最好的积淀,用这样的方式来映衬每个人都会经历过得人生,以不同形象的个体嵌入时代的方式,才最能体会到对逝去情怀的珍重与叹息,是洗尽铅华之后的感叹。

这就是冯小刚的《只有芸知道》,一位名导演在自己最熟悉的贺岁档,给不同年龄段观众的一份礼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