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庄周还是蝴蝶,《欲念游戏》在虚实迷雾中寻找答案

《庄子·齐物论》中有一段妙语:“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历史上庄周梦蝶的典故,早已传为一段佳话,后世也出现大量关于这段内容的解读,其中清人张潮写的《幽梦影》,就做出了一段比较有趣的解释,就是“庄周梦为蝴蝶,庄周之幸也;蝴蝶梦为庄周,蝴蝶之不幸也。”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部《欲念游戏》其实可以告诉你答案。(本文全无剧透)
郭涛演而优则导,其处女作选择了一款相对难以驾驭的近未来题材,这部《欲念游戏》令人眼前一亮,因为故事角度新颖,且内容独辟蹊径,其实该片可以从题材和内容上“一分为二”。
首先来说题材,算是悬疑犯罪类型。郭涛饰演的男主角郭实在家中意外邂逅了一名女子,随后却发现该女子死亡,郭实莫名沦为“杀人逃犯”,从而惹祸上身。从故事推进的角度,可以看做是大卫·芬奇的《心理游戏》与《电锯惊魂》以及西班牙悬疑片《极限空间》的结合体,模式都是与幕后一位操控主角行为乃至生死的幕后势力有关,但故事是不一样的,因为本片在前半段密室电影的基础上,后半段加入了“不可回头”式的叙事,将角色逼到绝境之后,迎来山雨欲来的逆袭。
而内容方面则是另一种模式,男主角郭实是叱咤智能科技领域的风云人物,他发明了一款虚拟现实智能仪器,成为炙手可热的商业法宝,然而他在经历丧女之痛后决定远离尘嚣,终日与智能机器人相伴。这样一来,本片的内容就进入到了科技智能对人类影响的环节之中,题材与内容的结合,成就了本片在华语电影中独创性的特色。
就在虚实相结合的层面上,进入“不可回头”式的叙事,不到电影结束那一刻,观众根本不知道主角所经历的事件,哪些是真实经历,哪些是虚拟现实。
对于“不可回头”式的叙事,同类电影不少,比如韩国的《走到尽头》,奥利弗·斯通的《不准掉头》都是类似的结构,这些电影都是建立在角色自己犯错误的基础上,一步错,步步错。而《欲念游戏》大致要如此,男主角因为忽略了对女儿的照顾,导致造成无法弥补的悔恨,乃至自暴自弃,终日在虚拟现实中荒废时光。而另一方面,因为一次意外,他成了“杀人犯”, “无法回头”的故事进入到新的层面,矛盾和冲突呈台阶式递进,一级更比一级高,事件越来越大,牵扯的人物也越来越多,最后将主人公逼向悬崖之巅,《欲念游戏》的故事结构大致也是如此。
而在这个冲突不断累加的叙事模式中,电影塑造了多位不同的身份和形象的角色,去一同丰富这个故事,比如失去挚爱的女儿的男主角郭涛;因为疏于沟通与陪伴而自责的妻子梅婷,因为极端的控制欲的合伙人范伟,因为从小失去家人,流落街头的张子枫,还有男主角的徒弟,表面风光无限但有着不可告人秘密的姜潮。
这些角色很有特点,因为在他们的人设中,每个人都缺少一个必要的东西(元素),有的缺少关爱,有的缺少生活空间,有的缺少家庭环境,有的缺少伙伴,而男主角的虚拟现实“化蝶系统”能够解决每个人的所欠缺的那一环,至此,电影中出现的所有角色,每个人身上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构成了该片的悬疑特色。这一切,成为他“不可回头”的动因。
后半段是解密过程,主角从被动引导变成了主动出击。这部分同样被编导设计的噱头进行了二次“误导”。每次本以为“坏人”主角最终会反击成功,但偏偏不这样做。每当谜底(是谁设局)将要揭开的时刻,情节峰回路转,马上将矛头指向另一个人。
其实这样做的目的只是导演设计得过山车般的观影体验,虽然不免有些刻意之嫌,但好处就是观众会感到情节如如来佛手中的孙悟空般,使出七十二般武艺折腾,在骗局-游戏-骗局-游戏之间的转换,最后的结果跟最初的预想反而最接近,通过一个游戏使人领悟人生的真谛,改变生活的冷漠和乏味。
其实纵观全片,《欲念游戏》就是一个用虚拟来反映现实的过程
影片中郭涛饰演的郭实在现实构架的防御体系,被带到了虚拟的生活之中,正说明了他还没有解开那个结。电影的结局,在千回百转的故事中,是庆祝他重获新生?还是有着更足够的动力去沉溺于虚拟世界里呢?
作为导演的郭涛在结尾抛给观众一个答案:在科技影响人类生活的今天,人类情感无法被替代。当男主角经历风浪醒来之后,切身能感悟人间真情,庆幸已拥有的一切。
回到开篇,庄周化为蝴蝶,从喧嚣的人生走向逍遥之境,是庄周的大幸;而蝴蝶梦为庄周,从逍遥之境步入喧嚣的人生,恐怕就是蝴蝶的悲哀了。但是庄周梦蝴蝶是他渴望的境界,渴望的选择,就像电影中前半段的郭实一样,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向往逍遥之境,蝴蝶梦庄周,这是蝴蝶的选择,蝴蝶的向往,他选择醒来,卸除掉在长期生活中铸就的铜墙铁壁般的自我防御体系,然后轻装上阵,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