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逗王牌》最佳拍档,熟悉的味道,不一样的配方

当看到这部电影片名和主创阵容时候,我脑子里立刻想到另一部电影。当年新艺城的贺岁喜剧——《最佳拍档》。囧探与侠盗的组合,配合高科技大战以及插科打诨的笑料,一股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没错,这就是非常典型的“王晶式”喜剧。
作为一个脱离了高级趣味的人,对于王晶来说不算喜欢,但以前看总是他的电影,用他在《珠光宝气》中自黑的一句话来形容:“因为看是王晶的电影,快跑(进)就行了。”正因为这样,看王晶的电影都是特别轻松,基本上可以边打麻将边看,所以看得多,在豆瓣俺“看过的电影”中影人标签里对“王晶”的统计分析,我看过的电影中竟然有106部电影与王晶有关,包括他导演和监制的作品,不包括《天水围》《古惑仔》这些担任出品人的电影,位列自己影人标签中第一位,自己都感到惊奇。
这件事会让人有些不好意思,好比生怕被对方发现自己的肤浅一样,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王晶作为一名电影导演,首先其实是一名商人,他的一句话:“我绝不拍赔钱的电影”,道出了他商人的本质。但在市场上,能让商人吃得开的,就是交易的进行,有买有就卖,都在吐槽王晶,但他的电影一出来,捧场的照样层出不穷。三部《澳门风云》累计票房26之多,而这部《王牌逗王牌》在《我不是潘金莲》撤退之后,也成了同档期唯一一部喜剧片,估计又会赚个满钵。
然而我们看王晶的电影,一边看一边吐槽,很不幸的吐槽的内容与十年前没什么两样。当刘德华与黄晓明在“上帝种子”追查中好似当年的许冠杰与麦嘉,甚至神枪手与智多星,王祖蓝神经质一般的表现好似当年的曾志伟,你大概能想到娱乐这回事。
电影中的笑料有点王晶90年代喜剧的影子,插科打诨风格在部分情节中回光返照,略有咸湿,但还是不够彻底,玩的不够疯。咸湿没有充分发挥,只能算是咸而不湿。电影中的笑料很多地方颇具港式味道,让人笑起来很放松,也很主动,桥段设置也偶见巧妙,而不是如某些内地电影中靠拿鸡毛挠脚心那样的被动方式带动观众,让人笑起来很生硬,或者根本笑不起来。可以说,王晶这部《王牌逗王牌》有一种看老港片的味道,但只有一半。剩下的部分只能说是胖子有所保留,部分桥段还是能看到大陆电影的风格,没办法,谁让本片登陆内地院线呢。
海陆空追逐大战,高科技道具甚至忍术的运用,都如当年《最佳拍档》那样。而且在片中很多桥段中,我们看到了《火影忍者》、《生化危机》等电影的知名段落,甚至有情怀的观众,片中还能看到《神探亨特》《粉红豹》等相关电影的感觉。电影确实称得上闹剧一出,并且带了典型的王晶特点,以胡然为首的大把的嫩模美女三点式上阵,镜头多数在两点之间左晃右晃,养眼。再看一帮明星们插科打诨,刘德华、黄晓明这就不用说了,王祖蓝、谢依霖再次大耍活宝,欧阳娜娜、毛俊杰这些小美女大身段,还有沈腾触电般的神经质,当然少不了一个大团圆的圆满结局。
其实,纵观喜剧片在内地的发展,就是没有冠冕堂皇的水准,又不准一味的插科打诨到底,你粗俗到底也能体现某种群体的特征,而且可以自行发展套路。王晶在这几年内地的发展之后,大概把握到了内地喜剧电影的一个脉络,一招鲜的模式,屡试不爽。
后一篇:《爵迹》:郭敬明,算你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