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跟鞋先生》:美少男逆袭佳偶 90后魔性订制

分类: 狐看电影 |
文/梦见乌鸦
这部电影乍一看很三俗的片名,其实内容也不太能够登上大雅之堂,似乎有点重口味中二的感觉。但这些其实有点唯心主义先验论,因为同类二百五作品实在太多,依靠假色情和段子集的片子不胜枚举,也是醉了。其实这么说的,就跟刮刮乐一样,遇到这种电影,只要期望不大,没准还会有点小惊喜。看完这部《高跟鞋先生》,倒是让我联想起前不久风靡全网的另一部作品——《太子妃升职记》,两部电影都是乐视出品,内容上二者差距很大毫无关联,但在格调和内涵方面倒是有些异曲同工之处。该片很符合次时代青年观众,尤其是90后女性专属观众的审美口味,且不糊弄事,一本正经的走魔性喜剧路线,有态度的娱乐片。
《太子妃升职记》前不久被有关部门勒令下线,无外乎内容有伤风化,重新上线之后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是阉割版。其实这套剧我也有在追。尽管设定奇葩,但一旦观众接受了这种无下限的设定之后,随后一路就停不下来的节奏,不知诸位是何种想法,反正小弟作为一个脱离了高级趣味的人,就是如此。因为该剧娱乐性很强,很爽、很雷,很奇葩。相较之下,《高跟鞋先生》口味比后者轻一些,但也只是“相对”的,本片的设定在国内电影中虽不是独一无二,但也属于比较特殊的一种,其实电影的临摹痕迹很重,因为国外这类作品不胜枚举。
电影最大的噱头就是作为主角的杜江为了接近因被渣男甩掉而不再相信男人的女神,而化妆成女性的搞笑故事。这个故事模板在西方一度很流行,早在上世纪,著名喜剧大师比利·怀德的《热情似火》就是此类,
托尼·柯蒂斯与杰克·莱蒙为了躲避追杀而男扮女装躲入女子乐团,与女神玛丽莲·梦露发生的阴差阳错的浪漫搞笑故事,几乎开创了这类错位性别喜剧的先河。随后更多同类作品出现,包括我们熟悉的《出水芙蓉》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在近20年,随着化妆技术的突飞猛进,这类性别错位喜剧逐渐上升为喜剧电影的亚类型之一,著名的《窈窕奶爸》、《绝地奶霸》等等反串、错位喜剧大行其道,其中模式类似,但风格相差甚远。
比起《窈窕奶爸》这类合家欢清新喜剧,《高跟鞋先生》其实更像另一部作品我非常喜欢的电影——《小姐好白》。电影口味相对有些重,因为本片原本就是一出爱情电影,爱情元素搭配反串、同性元素,将性别错位的功效发挥到极致。而《小姐好白》也是如此,虽然是一部警匪片,但加入了黑人喜剧和男追“女”的情节。
不得不说,杜江在电影里的扮相十足给力,高大的身材配上高跟鞋、长长的睫毛和烈焰红唇,整个人往那里一站本身就是一出喜剧。再加上浮夸、造作的演技,这里“造作”不是贬义词,而是角色定位本身就是如此,如此“妖娆”的形象,与女神薛凯琪之间的搭配竟然不分仲伯,片中的喜剧笑料也是由此爆发,再加上李媛、王祖蓝等人纷纷入列,电影继承了同类喜剧的精髓,这在华语电影中比较少见,或许是由于变装、性别错位等方面的缘故在追求传统的华语电影中题材比较禁忌,殊不知,纵观同类作品,在一个比较三俗的外壳之下,电影的内涵与主题,同时是对传统爱情甚至家庭的强化。
《高跟鞋先生》的故事发展模式也是如此,片中的角色在时刻用荤段子、性别错位造成的笑料令你开心的同时,也不忘整理衣襟后的传达给观众一个别致的爱情观以及生活的真谛。
还是那句老话,在接受电影的相关设定之后,电影中所渗透的爱情观便会呈现在观众面前。在杜江变装的前提下,观众看到的是一个男人不走寻常路,为追求爱情一心一意爱一个的人的传统爱情观念。在表明疯狂且三俗的设定之下,变装爱情博得观众大笑,但建立在这个谎言基础上的爱情就是突出一个人是否为了爱情可以改变的论调,杜江如此,而薛凯琪的女主角也是一样。
新颖外衣+传统内核的组合凡是,乃是90后次时代观众非常喜欢的一种方式,片中基情、腐女的色彩伴随着妙趣横生的情节,俊男变装,闺蜜话题等元素几乎是为了新时代女性观众量身定做的噱头,而疯狂搞笑之后,伴随而来的电影核心的爱情观主题,则更能被观众所接受。所以《高跟鞋先生》是一部根据新时代、90后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的审美趋势打造的一部传统爱情喜剧,有诚意和态度,小妞电影的外表变化多端,故事内核大同小异,《高跟鞋先生》也是如此。这样的电影,男观众可能会不喜欢,但女性朋友,一定会喜欢该片。
PS,片中我觉得最搞笑的就是霍思燕那段,扮演了一个女扮男装的保安,跟男扮女装的现实老公杜江插科打诨+调情,笑掉大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