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在路上最爱你》:纯爱路且行且珍惜

(2014-03-27 23:36:59)
标签:

娱乐

分类: 狐看电影

文/梦见乌鸦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就这句著名诗句的归属问题几乎成了悬案,有人说是泰戈尔说的,有人说是张爱玲说的,倒是在张小娴的小说《荷包里的单人床》里出现过。不管那些争论,反正这句诗已经成为文艺青年最爱嘚瑟的台词之一,当然很多电影也从这个很令人纠结的角度出发,去展开一段恰到好处、意犹未尽的爱情故事,比如《甜蜜蜜》、《晚秋》等片。这部《我在路上最爱你》也是这种主题,尽管题材不算新鲜,但渗透在其中的情感和两个人潺潺的交集却是屡试不爽的。

《我在路上最爱你》:纯爱路且行且珍惜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瞬间脑补的电影就是《晚秋》,两部电影真的很像,从题材到故事。两个偶遇的人,两个不同国籍、身世复杂、孤独漂泊的人,近在眼前的对方,咫尺天涯的心灵。电影拍得很文艺,很多爱情故事往往都是讲述一段爱情的开始,但这部电影却是从分离开始,所以可以参照《晚秋》。黄圣依是一个舞厅女郎,她想要一段纯真的情感,迎接她的却是无边的物质;池珍熙是一个文艺大叔,他想要一个美满的家庭,但迎接他的却是痛苦的深渊。这两个不同国籍的人,说穿了其实追求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对幸福生活的渴望,所以才能让两个人经过一次偶遇之后,心灵越来越近。

 

   关于这部电影,争议肯定会很大的,因为本片的节奏很慢,剧情略显空洞,也是文艺与商业之间的一次正面对话。其实仔细揣摩片中的细节,就会发现这是一部有内涵大于表象的电影。片中细节极为丰富,大量与两位主角有关的细节:滤镜、莲花菜、油菜花、红舞鞋,这些细节道具的出现并不是任意堆砌,而是缓缓的带出两个人的心境和故事。电影采用插叙的方式带出在火车上偶遇的两位,而且每一段插叙之前,都会出现一样很有寓意的物品,比如池珍熙那杯莲花茶,有很多特写镜头,象征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扶”的品质,随后的故事就是在叙述黄圣依的过往,一个身处物欲横流世界的舞女,与文章饰演的富少之间的情感,一个看似绿茶婊的故事,但莲花茶体现出了不一样的感受,在唯美的镜头下,随着水中莲花的盛开,让这个充满庸俗和物质的回忆体现出了不一样的视角。还有池珍熙交给黄圣依的那张滤镜:“透过他世界可以看得更加真实”,彻底让黄圣依从之前的往事中走出。从这一点中可以看出,片中大量的细节有着引导和解读的作用,假如观众可以理解出片中细节的内涵,那么就会对整体故事走向有个大概的了解:池珍熙凭借着自己身上的文艺气质甚至一些嗜好,潜移默化的让黄圣依走出了泥淖。返回头来,黄圣依也在不知不觉中让池珍熙摆脱了往事的重压:妻子的逝去带给自己的内疚感,随着那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和丽江美丽的风景,随着那首《解脱》,逐渐走出了昔日的牢笼。

 

   其实,两人此行穿越大半个中国长途跋涉的目的只有一个:解脱。两个本来很远的心灵随着相互的影响,在一致的目标下逐渐走到一起,电影最后提及的莲花灯象征着这一切,黄圣依之前曾说过,莲花灯是商家炒作的,当时她还处于沉溺于往事的阶段。在我国中元节放灯的本意是游荡的鬼魂们都期盼能寄身在亲人放的里渡过阴暗的河流去投胎,好像通往阳间的路很黑需要灯光照亮才能找到方向。回到这部电影,两人之间的遭遇不正如在世间游荡的无主孤魂吗。电影的结尾有些“缘分天注定”的意思,随着张惠妹的《解脱》,在一盏盏莲花灯的指引下,从黑暗的往事,走向光明的前方,也找到了自己归属的路。结尾小女孩用CD换了他们的照片,并拿走了黄圣依的舞鞋,池珍熙跟随着莲花灯,回到之前的地方,一个在等待,一个在找寻,镜头定格在相遇的那一刻,结束。

 

  所以说,《我在路上最爱你》别看有着一副商业电影的皮肉,但骨子里面却是非常文艺的,很内涵很难懂。电影的画面相当精致,摄影也美轮美奂,问题出在剪辑方面,让电影有些松散,给人一种有佳句无华章的感觉。所以说这部电影需要细细品味,导演想要说的内容很多,大部分极为隐晦,走唯美的路线,画面清新,文艺质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