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约会之夜》:角色扮演的平淡泡沫

(2010-07-16 00:03:27)
标签:

约会之夜

娱乐

分类: 狐看电影

文/梦见乌鸦

 

    平凡的生活是否需要从天而降的刺激来激荡起少许的涟漪,而这些微澜的死水能否把原本寡淡无味的婚姻重新推向久违的激情。《约会之夜》就是这样一部教你如何在平淡的夫妻生活中寻找一点当年激动的感觉,不过在一系列阴差阳错的琐事中造就的激情只有在美国俗套电影中会出现。

《约会之夜》:角色扮演的平淡泡沫

    如果没有看过《约会之夜》的简介或者预告片的话,也许观众根本不知道何为“约会之夜”,其实这个词的含义就是一对儿女满堂的夫妇保持着一周一次的约会去重温当年相恋时的感觉。不过从电影的开场种种迹象表明,福斯特夫妇这种在婚姻多年后的霸王硬上弓般的约会已经处于名存实亡的崩溃边缘。原因很简单,中年危机遭遇到了婚姻危机。其实电影的主题就是讨论双重危机下的已婚男女的问题,很可能会发展成如《克莱默夫妇》那样描写婚姻问题的家庭电影,但本片随后的发展却步入了好莱坞式无厘头的猫鼠游戏。

 

    好莱坞的编剧们可不是吃素的,这些抽筋不菲的编外人员懂得去以往任何类型电影中去挖掘可用素材以及大量桥段以至于将其拼凑成一部看似完整的电影。相信本片的剧作者们看了不少有关家庭题材和警匪题材的电影,将其二者糅合起来,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福斯特夫妇一次看似平常的约会之夜阴差阳错的卷入了贪污警察们的案件中导致被追杀,于是婚姻危机到此摇身一变成为了生存危机。于是电影的目的到此清晰起来,在二者生存受到威胁的时刻,一定会排出万难来为自己小命努力,当有能力搞定一切的时候,那些所谓的什么婚姻危机也就成了小菜一碟,就像《超人特工队》那样,超人家庭团结起来,世界再一次的被拯救了,那些什么的婚姻问题算个屁?这就是开头提到的那个平淡生活中的涟漪,也是好莱坞电影万变不离其宗的本源所在。

 

   可惜福斯特夫妇不是超人,手无缚鸡之力的二位面对道貌岸然的反派也只有缴枪的份。可是电影的编导们也不含糊,为了让电影看起来有点深度,在主演HP被大幅度削弱的情况下,反派的智商也被降低到学龄前儿童的水平。电影的后期算是一部动作喜剧,这个“动作”是指嘴部动作。让毫无手段的二位摆平凶狠的反派,让一个原本具有家庭味道的电影马上变成脱离实际的白日梦。本片有点像《史密斯夫妇》和《特工插班生》的结合版,不过后两者是建立在与实际脱节的基础,纯属超级娱乐产品,而本片有点像一个地上行走的人突然被拽到了宇宙,所以本片的故事显得相当突兀,让平凡的夫妇与罪犯正面交锋本来就是梦话一出,可电影竟然在反派智力被强势的剥夺后,竟然成了正义与邪恶的交锋,所以本片在情节方面尽可能的低龄化、幼稚化,不紧张不刺激不煽情不搞笑,成了一部“四无”电影,别看电影里两位夫妇使出浑身解数与反派周旋,可观众早已困意涟涟。

 

    看到导演肖恩李维和主演史蒂夫卡瑞尔的名字,就知道本片绝对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电影。两位擅长喜剧的主创在《糊涂侦探》后的二次联手并没有给我们带来期望中的惊喜,反而用了一招“角色扮演”的方式整了一出特工夫妇的把戏,让人感觉索然无味。让一对平凡夫妻“角色扮演”史密斯夫妇的角色本无可厚非,但电影最大的问题就是在一个正剧的前半部分上去完成一个搞笑的故事,使得后面的故事情节完全跟不上趟。《约会之夜》虽说名为喜剧电影,但片中的搞笑部分乏善可陈,也只有奥迪R8与出租车如胶似漆的场面和结尾那滑稽的钢管舞有点看头,其余部分均是像客串的马克沃尔伯格和詹姆斯弗朗哥华丽打酱油一般,碌碌无为。其实电影原本可以拍成像《特工插班生》喜剧,但问题在于片子始终在讨论着严肃的婚姻问题,与实际生活脱不开干系,导致本片不伦不类。

 

    好莱坞的电影就是把生活中的不可能搬到荧屏上让观众们好有机会YY下,《约会之夜》结尾之处夫妻二人成功在平凡的生活中激情一次挽救了婚姻,也证明了美国商业流水线作品的作用,不求高尚只求娱乐。但你连最基本的娱乐都达不到那就是流水线半成品或残次品。别以为有了喜剧巨匠和喜剧名导外加一干明星客串就能掩饰电影的短处,观众雪亮的眼睛证明这种需要回炉再造的电影很多人实际上是不买账的。《约会之夜》就和国内某些大片一样,利用明星和制作来吹起市场的泡沫,但浮躁过后什么也没有留下,连一片云也没带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